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3413500000025

第25章 良辰佳节:吉时美景,每逢佳节喜事多(2)

伍子胥为春秋时代楚国人,由于父亲和兄弟都被楚平王杀害了,所以投奔了吴国,得到了吴王的器重。后率兵攻打楚国,大获全胜,对楚平王鞭尸三百,报了杀父杀兄之仇。吴国越来越强大,吴王开始变得骄傲,伍子胥十分担忧,力劝吴王,惹得吴王很不高兴。有一次,吴王听信了谗言,令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体装入皮革袋中投入了钱塘江。伍子胥冤死,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涛,传说是他变成了“波涛之神”。从此,吴国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举行“迎涛”仪式来纪念伍子胥的。

后来,才慢慢变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个说法最早出自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得知后马上划船捞救,可一直划到了洞庭湖,始终都没有见到屈原的尸体。那时,正下着雨,很多小舟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小舟上的船夫们听说人们正在打捞贤臣屈大夫时,也都冒雨出动,争相划进了茫茫的洞庭湖。后来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人们常常荡舟江河之上,便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为了保护屈原的躯体不被鱼虾损伤,又纷纷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就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唐代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都说明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有关。

端午节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也叫香包、荷包、香袋,是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是用碎布缝制而成的,内装有各种香料。传说,端午节戴香囊可以避邪,但佩戴香囊也是有讲究的,小孩一般佩戴动物的,如老虎、豹子。老人一般戴菊花、桃子、苹果、荷花等形状的;而在热恋中的女孩,更加讲究端午节送香囊,她们会精心制作一两个香囊送给自己的情郎,来保佑情郎健康平安。

中秋月圆夜:

中秋节是帝王祭月节还是百姓庆丰收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它的被重视程度已经堪比元旦了,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由帝王祭月节演变而来,第二种说法是源于百姓庆丰收节。

中秋祭月的习俗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之一。据记载,周朝时期,帝王就会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祭祀活动的场地分别是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今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月的场所。《礼记》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其中的夕月之夕,便是指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起初只被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传到了民间。

而另一种说法中谈到了“丰收”,即与农业生产相关。“秋”字其实也指庄稼成熟,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叫做“中秋”。这时,各种作物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寄托美好愿景,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丰收节,而八月十五又包括在“中秋”之中,因此又叫“中秋节”。看来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中秋节应该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因为文化总是不断地在融合的。

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据记载,古代帝王在农历八月十五祭月,正好是三秋之半,所以叫做“中秋节”;又因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因为此节日有全家团圆之意,因此也称“团圆节”、“女儿节”。还因为中秋节与“月”分不开,故又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到了唐朝,中秋节又被叫做“端正月”。

中秋节有赏月的风俗,此风俗也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活动才盛行起来,在很多著名的唐代诗人的诗中都可以找到咏月的诗句。宋时,真正形成了赏月的中秋民俗,并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宋人赏月多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无尽伤感。不过中秋节对于宋人来说却是欢愉的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有:“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市通宵营业,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的一个最重要习俗是吃月饼,据说“月饼”以前叫“胡饼”。在一次中秋节,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边吃胡饼,一边赏月,玄宗觉得“胡饼”二字不雅,恰巧贵妃举头望月,脱口说出“月饼”二字。从此“月饼”取代了“胡饼”的名称。北宋皇家过中秋,也喜欢吃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十分普遍了。心灵手巧的饼师,开始给它加上好看的艺术图案,使得月饼更加赏心悦目了。清代月饼已经品种繁多,制作工艺也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饼象征着团圆和祥瑞,至今也是中秋节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

桓景除瘟神:

九九重阳节,登高最初是为躲避瘟神之祸

“重阳节”的名称最早见于三国时期的史书中。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所以,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由于“九九”的谐音是“久久”,因此常在这天进行祭祖和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和除、清、盂三节是中国祭祖的四大节日。传说最早的时候,重阳节是为了躲避瘟神。

古时候,汝南县住着一户姓桓的人家,他们的儿子叫桓景。一次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了瘟疫,死了很多的乡亲。桓景听说,汝河里有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祸害人间。为了除害,桓景拜东南山叫费长房的神仙为师。

费长房送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很快一年就过去了,有一天,费长房对正在练剑的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我给你一包茱萸叶子,一瓶菊花酒,让你家乡父老带上它们登高避祸吧。”说完,便挥手招来一只仙鹤,将桓景载回了汝南。

桓景回到家乡后,把茱萸叶子分给了乡亲,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便让他们登高避祸去了。只有他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了村中,等待瘟魔。不一会儿,汝河上狂风怒吼,瘟魔出来了。它看见人们都在山上欢聚,便冲到了山下,可一闻到酒气和茱萸的香味便吓得向后退去。这时桓景抽出了宝剑,和瘟魔展开了战斗,几个回合下来,瘟魔顶不住了,转身就想逃跑。桓景“嗖”地一声射出宝剑,将瘟魔钉死在了地上。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有了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

重阳节,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到了唐代,就被正式定为了民间的节日,并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二九相重,所以称为“重九”。儒家阴阳观中,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所以重九也叫做“重阳”。此节日人们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称“登高节”。民间认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因此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为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因此后来民间有了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又称菊花节,历来有赏菊的风俗,节日当天会举办菊花大会。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在三国魏晋时期就已经成了时尚,古时菊花象征着长寿。此外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因此也叫茱萸节。

由于重阳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重阳节的野游活动,叫做“辞青”,正与三月“踏青”的说法是相对应的。这也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称。

七夕情人节:

牛郎与织女天河隔两岸,年年七七得相会

七夕节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去这是姑娘们最重视的日子,传说这天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在白茫茫的银河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牛郎父母死得早,哥嫂只把一头老牛分给了他。这头老牛是由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因为触犯了天条才被贬下了凡间。老牛看他善良老实,决定帮助他娶位仙女,它将牛郎带到了东山脚下的湖边,告诉牛郎这里是仙女每天洗澡的地方。到了黄昏时刻,仙女们果然来了,牛郎藏在了湖边的芦苇中,老牛帮助他拿走了一个小仙女的衣服,其他的仙女都惊惶失措飞走了,唯独剩下了没有衣服的织女。牛郎恳求织女做自己的妻子,织女答应了。织女心灵手巧,两人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十分幸福。织女还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快要死去了,便叮嘱牛郎把它的皮留下来,到危机关头可以披上它。老牛死后,牛郎按照老牛的交代留下了牛皮。

几年后,织女和牛郎的事被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他们命令天神抓回织女。情急之下牛郎想起了老牛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上两个小孩追去。在快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顿时银河变得浊浪滔天。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后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被他们的真挚情感感动,便准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这天,人间的喜鹊会飞上天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并在七夕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他们的脉脉情话。民间女孩们会在七夕的夜晚,摆上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爱情婚姻的美满幸福。

而据说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中写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我国古代关于七夕最早的文献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给人以时间感。古代又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与“吉”又是谐音,所以“七七”有双吉之意,很吉利。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的月。而七十七岁又被称为“喜寿”。

圣诞节的由来:

圣母玛利亚圣诞日在马槽中生下耶稣

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重要日子,它在许多国家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受重视程度相当于我国的春节。那耶稣真的诞生在这天吗?耶稣是如何出生的呢?

《圣经》上记载耶稣诞生于犹太的伯利恒城市,关于他的出生,书上还有一个故事,叫“圣母玛利亚纯洁受孕记”。圣母玛利亚做了一场梦,在梦中怀了孕,神派遣加伯列为使者晓谕约瑟,不要因为玛利亚没有结婚就怀了孕而嫌弃她,不和她结婚,将来孩子出生了,还要给他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让他把人们从罪恶中救出来。

在玛利亚临盆之前,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让全国人民马上到伯利恒申报户籍。当玛利亚和丈夫到达伯利恒时,天已经黑了,他们到处找旅店,却未能找到,只好在一个马棚里暂住。可就在这时,玛利亚肚子剧痛,马上就要生了,当时已无其它办法,最后玛利亚就在马棚生下了耶稣。

耶稣的生辰其实是无法考证的,后人就把公元一年这个划分世纪的一年定为了他的出生年。到了354年,基督教的多数派,将罗马帝国密司拉教的纪念太阳神诞辰的节日,12月25日定为了圣诞节,表示耶稣是“正义的太阳”。圣诞节是宗教节日,人们就将它当做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所以又名“耶诞节”。圣诞节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这天也是世俗的农神节,它在农历冬至左右,开始昼长夜短,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开始变多,于是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予人类之福,就在这天欢庆,向太阳祭拜。而将这天定为耶稣的诞辰,为的是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圣诞节时,西方人会以红、绿、白三种圣诞色来装饰屋子。红色是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是圣诞树,圣诞树被认为最早出现在德国。红色与白色相映的是圣诞老人,自从圣诞庆祝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和圣诞老人神话就出现了,他成了最受欢迎的人物。大部分人所熟悉的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赠礼物,都是基督教传教士从早期Asatru异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学来的。而对冬至的庆祝要比对圣诞节的庆祝早很多,早在基督教到达北欧之前就在那里非常盛行了,如今圣诞节一词在斯堪的纳维亚语里,还依然是异教的jul(或yule)。

从日见一上:

元旦佳节的日期在秦朝时竟为十月一日

“元旦”是合成词,把它拆开来看的话,“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而“旦”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这表示的是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就是早晨的意思,所以元旦指的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元旦也被称为“阳历年”,指国际通行公历纪元的1月1日。但在1911年之前,“元旦”就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夏历的新年。它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

我国汉代以前,每个朝代元旦的日期是不一致的。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变为十二月初一,周代又是十一月初一,到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又变成了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朝汉武帝时期,恢复了夏历,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才固定了下来。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以西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把公历的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宣布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因为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好在农历新年前后,所以改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元旦又叫做“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就是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所著的《介雅》诗也写道:“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