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3413500000034

第34章 官衔职务:帝王将相,争雄首问官几何(3)

“主席”一词是中国人发明并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在清末又由留学生引回中国。西方国家古代在宴请或开会时,特别是宫廷,主持之人处于显赫位置上或坐于高背大椅上,其他客人分列于长凳,同中国的主席客席吻合。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翻译这个位置时,也就称为主席!

我国古时候很多书籍中都记载了“主席”一词:宋朝彭乘的《续墨客挥犀·上元夜张燕》说:“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即主持的意思。明朝叶盛在《水东日记·乡饮酒礼》:“有粮长者,粮长为主席,无粮长者,里长为主席。”这里主席便是主筵席。主席还有寺观的主持的意思,见《金史·食货志一》:“寺观主席亦量其赀而鬻之。”到了近代,又成为国家的政府机关、党派或团体某一级组织的最高领导职位的名称。赵树理《邪不压正》三:“晚饭后,还是这四十来个人,开了布置斗争会。元孩是政治主任,大家推他当了主席。”

据传,中国筵席萌芽于虞舜时代,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历史。据《礼记·曲礼》记载,周代时期一般四人为一席,长者居首。此外,对坐姿上,是盘腿而坐。跪坐和两脚前伸,都是不恭的举动。筵席直到唐代才使用几案,宋代才有桌椅。清刘献廷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句流传于世。今天“主席”也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名称。

编制外的首领:

春秋时的诸侯霸主扩充军首领称将军

我国三代时期并没有将军一职,那时设三公九卿,其中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每军的统帅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级),大夫以下叫士。将军成为威风凛凛的统帅,是春秋时候的事。

三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拥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但在编制上又不允许诸侯突破三军,且只能设三卿。但是这时候的周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诸侯王就想了一个办法,把扩充军的统帅另称作“将军”。将军即为“将领一军”的意思。《墨子·非攻中》:“昔者晋有六将军。”孙诒让解释道:“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可见此时的统领军队的“卿”渐渐被“将军”所取代。到了魏晋,卿也可表达为一种尊称了。

战国时期,随着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又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级别也非常高。大将军、骠骑将军,是汉武帝时所封,位在丞相之列,实际权力比丞相还大。《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汉武帝以大司马为大将军,先是卫青,其后霍光、王凤等均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成为权倾一时的中朝官领袖。其中骠骑将军是汉武帝时霍去病设立的,同为大司马的卫霍二人,实权在握,位在三公之上。蜀汉马超曾任过这一职。武帝时还有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列上卿。以后,各朝代将军的名衔虽不完全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可见,在封建社会,军队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起初将军本是统领三军外的军队,到汉朝,将军的权力一度扩展,位列三公之上。晋朝时则有骠骑、车骑、卫将军,有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准开将军府的位、禄从公,不开府的秩二品,三品将军秩二千石。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时期,大将军和将军无实权,有战事则出征,战争结束则免。清朝时将军也是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我国古代其他军衔:

元帅、校、尉、士官职设置由来

在中国,汉语“元帅”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其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谋元帅,赵衰说郄縠可以,“乃使郄縠将中军”。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的军事统帅,是在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屡立战功的晋国名将先轸,不过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尊称,还不是正式官职名。到了南北朝,元帅才成为官职名称。北周宣政元年(578),宣帝宇文邕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之后,元帅一职开始常用。元帅多在战时用,征程结束后立即收回,复原军衔。李渊入关后,设有左右元帅。唐代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统帅。宋靖康时,封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抗拒金兵;金攻打宋时也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虽权位极重,但也不是定职。元代开始,元帅一职有所变化。元代外省和边疆常设有都元帅、元帅府等,作为地区军事长官。明代在枢密院之下设元帅府,有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战。不过,元、明两朝的元帅职权已经被削弱,仅为二、三品官职。

“校”在春秋、战国时有官职之意,多指下级小官吏。《周礼·夏官》记载中,“校人”指“马官之长”。春秋时,鲁国也有此官职,《左传·哀公三年》有:校人乘马、命校人驾乘车等。直到战国时“校”才开始成为一种下级军事职官,如《商君书·境内》:“军爵,自一级以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士。”又如《墨子·迎敌词》:“校自门左,先以挥,木石继之”。孙诒让注:“校,盖军部曲吏。”

春秋以前,“校”是作为一般小吏的通称。到战国后期,“校”成为军队步兵的编制,是军事编制之一。在《通典·兵叙》中记载:“十人为一火,五火为一队,二队为一官,二官为一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禆,二禆成一军。”秦朝时设校尉一职,汉朝时级别仅次于将军。在现代军衔中,始设校官于尉官之上。

“尉”作为军事职官大约出现在春秋时期,已用作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也称军尉,主管发兵使民。这时的军事长官“尉”仍然是文武不分的。战国时赵国设有“中尉”,主“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后来各国在将军之下多设“国尉”、“都尉”。秦国曾以国尉为武官之长,“尉”才成为专职的军事武官,由武官担任,不再任命文官。

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军官称“尉”见于史籍的有:国尉、太尉、将尉、军尉、都尉、郡尉、县尉、校尉、中尉、廷尉、亭尉等。从高级武官到下级武官,是有不同层次的。

早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中便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官名,职位在卿大夫之下。秦以后各朝皆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士官名称沿用至今。现代军衔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官、士兵6等,上士,是多数国家军士军衔中的最高衔称。

皇帝身边的机要文人:

唐玄宗时选拔优秀文人称翰林

“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在《晋书·陆云传》中:“辞迈翰林,言敷其藻。”这里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

翰林又是我国古代官名,称翰林院。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特别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专掌由皇帝发出的命令,为皇帝参谋、撰文,并直接发出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天下大赦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掌有较大实权,因而历史上又称为“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成为正式官员,官从正三品。此时通称“翰林学士院”。明代时,翰林学士院正式定名为翰林院。翰林学士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并备皇帝咨询,翰林学士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的翰林学士贵极人臣。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史书、起居注,为皇室解经讲史,以及充当科举考官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从二品,设满、汉各一人。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当之。

翰林院初始时是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由唐玄宗将其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起草诏制在唐以前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于是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有时也撰写些诗文。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建翰林学士院,居住在此的称翰林学士。初置时无员额,不久便依照中书舍人之例,仅设学士六人,资历尤深者一人称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以至于分割了宰相之权。至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能晋升为宰相。翰林学士院与中书舍人院有什么分别呢?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

中国古代的翰林,充任者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省长的由来:

黎元洪改袁世凯时期的巡按使为省长

省,起初并不是行政区域划分,古时候指天子所居之所,王宫禁地。魏晋时开始设置“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现在的“省”便由此发展而来。

明清两朝各省的行政长官称为巡抚。辛亥革命后,十八省宣布独立,各省成立军政府,集军政于一体,最高长官称为都督。都督之下设立民政部,以民政长作为行政长官,处理一省行政事务。

民国二年,即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要求已设民政长之省份以民政长为该省之行政长官,未设民政长之省份以都督兼任民政长,为该省行政长官。公署内设总务处及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个司。接着对各省地方行政作了统一的规定:各省行政长官称民政长;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各省设民政长1人,总理全省政务,由中央政府任命。1月10日,袁世凯公布命令:各省民政长由都督兼任。后来,陆续任命了一批文职人员担任民政长。1914年5月23日,袁世凯为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并为其帝制活动做准备,制定并颁布了《省官制》。《省官制》把省行政长官名称由民政长改为巡按使,一律由大总统任命,不许地方保荐,行政署改为巡按使公署,使各省的行政长官名称和清朝的名称相仿。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和混战开始。黎元洪于同年7月6日下达命令:各省巡按使改称省长,巡按使公署改为省长公署。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省长的名称。此后,虽然各省行政长官名称在军阀时期各有所不同,但省长这个称呼一直保留下来了,为新中国所沿用。

省长这一名称自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出现,初称民政长,袁世凯又改为巡按使,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正式改为省长。由于军阀专横,省长虽为民政长官,但实权有限。国民党统治时期,改省长为省主席。

古埃及的大房子:

法老的最初涵义并不是国王而是宫殿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