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巅峰大宋
3420600000033

第33章 初试(2)

盯着台子上的火枪良久,看到与我想象当中的仍差较远。但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能做成这样子,也是十分不易了。

“试枪了没有?”我问郭敬明。

“比以前的火铳好多了,打得又准又远,还可以连发。”郭敬明明显很满意自己的成果。

“都是工匠们一点一点钻出来,再手工打磨出来的。真是辛苦他们了,但是,射程和稳定性仍有缺陷,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最好的了。”范伟松连忙补充道。

“继续努力吧。仅凭马上功夫我们是无法与蒙古人抗衡的。以后我们复兴大宋,就全靠在座的各位了,你们的担子不轻啊。”

“臣等决不令皇上失望。”众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范伟松托起枪支,瞄准了几十步开外的几只飞鸟,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几只鸟扑愣愣地飞走了,只见烟销之处,掉落几片树叶,树枝仍不断晃动着。

房子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闷起来。不要说,我也知道大家有些灰心:“不要担心,人的目标比鸟的大,瞄准了打,一定会打中的,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大大改进的。”我给大家打气道。我现在感到,虽然我们有范伟松带着穿越而来的步枪作对照,范伟松也曾经无数次教导我们的工匠们拆卸,但受制于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我们仍只是依葫芦画瓢。如今我们是多少的需要车床,电力,而这一切,目前都只能靠双手来进行。每一天都不能耽误。

看着灰心不己的郭敬明,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气馁,就按目前的样子,抓紧制造100支出来,另外再造20门山炮,20门舰炮,争取30天内完成,将士们还等着带这些东西出海。”

“是,皇上”郭敬明双腿并拢,举起右手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自从我和范伟松来到这里,我们坚决废止了下跪的礼,男人膝下有黄金,只会下跪的男儿,是不能挺起中华的脊梁的。

事不宜迟,我马上和范伟松进行了分工,火器局和冶炼局由他专门负责,至于动力局和新材料局则就我担纲了。

感谢大宋的开明政策,许多新的创意和主意投很快地投入应用。因而,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明创造最多的一个时代。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远不仅仅是大宋全部的智慧结晶。但在材料和化学方面,如今的大宋仍停留在炼铜铁和炼丹的方面,留给我要去做的事情很多。

随行的张公公不无担忧地说:“皇上如今年幼,龙体要紧,还请皇上凡事需三思,诸多的琐碎小事,可以吩咐众匠人去做。”

我也不能浪费人家一片好心,只好说:“朕的身体朕自会珍惜,公公还请不要费心。”

冶炼局和火器局如今已初具雏形。但新材料局和加工动力局却仍在草创之中,在河的上游,一群人正在加紧筑坝,水力,是目前我们的优先考虑。

这时,一个身着身衫,头发零乱的老者,正伏在一方,吆喝一群木工,赶制一台水车。

“吴老,过来歇歇先。”和郭敬明不一样,吴新元是世代相传的木匠,因此对于如何运用木材制作各种器具是他尤其擅长后。当初那种改装了的打稻机就是他的杰作,“你老年纪也不小了,不能事必躬亲,得要培养年轻的一代了。”范伟松边走边冲着吴新元说。

“犬子正在那边帮忙,现在的年轻人哪,干活总是毛毛躁躁的,不盯着不放心哪。”吴老语重深长地说。一转身看到走在后面的我,连忙就要过来见礼,被我毫不犹豫地打住了:“大家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你不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怎么能成长得起来呢。”

“皇上说的也是,小臣自会放手让他们去锻炼。”又转向了人群,“二愣子,过来见过皇上。”

“一个精壮的青年快步跑了过来,就要下跪,被我一把拉住:”不是早和你们说了吗,除了天地祖宗父母,我们不能对任何人下跪,须知男儿膝下有黄金,记紧了。”

青年有些手足无措地站立当地,很不自然地应了声是。

“你叫什么名字,读过书了没有,令尊的手艺如今学到几成了?”

“小子草字文明,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跟私塾的先生学了两年。父亲的手艺也基本上教给我了。”

“混小子,就会吹牛。”虽然嘴上骂着,但看样子,吴老对这个儿子还是蛮满意的。

山坡上,一座水泥砌的高炉正在加紧施工,看着逐渐往上长的高炉,张公公有些不无担忧:“砌那么高,会不会蹋下来?”

“不用怕,照这样子砌上去,砌个十几丈都没有问题。要是以后炼出这么粗的钢丝的话。”我用手比划了一下,“我们可以炉子或楼房修到几十丈,上百丈高。”

张公公或许被我的话吓呆了,好久没有任何反应,直愣愣地站在原地。

已经不炼有炼好的焦煤送过来了。当初范伟松提出炼焦的时候,众人皆是不信。后来出给那些铁匠一试,果然火力大了许多,大家这才信服。

将六七百年之后的知识带到现在,让这个时代的人理解并接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好在大家都比较好学,而且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流浪战乱,那些只会空谈的大儒们大多选择了“择民主而伺”,留下来的多是有血性有尊严的人,因此,大家也比较好沟通。

一群人正在使用滑轮组往高炉上吊运砖头其实很多技术在民间早有应用了,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把它归纳为理论,再推广应用罢了。吃到了甜头的众人,也因此对范伟松更加崇拜。

如今要想造出更好的枪炮,首先要炼出更好更纯的碳钢以及各种合金钢,还有车床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铜线,电线,目标太高了,起点又低,但我们必须尽早开始,早做打算的好。

白天我就在各个工土上转悠,时不是地叫上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一番,然后我又给他们来个新鲜的词予以概括。妆时他们都是一愣一愣的,后来仔细一琢磨,便越想越觉得贴切。因此,一些后世的术语很快被大家认同并牢记。晚上,我就和范伟松各自带下几十个人,坐在昏黄的油灯下,一起探讨一下白天的收获和难题。有时候一讨论就到了深夜,可大家仍不自知。急得张公公直在一边跺脚,又不好过来打岔。

有时,我们也会给他们讲一些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常识,比如各种化学反应,能,光学,电等。这些东西在我们生活当中都能遇到,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但要运用起来,却还要做不少尝试。

我们也越来越感到人才的匮乏,我们这流亡南洋的两万多人中,可谓多数是各方面的精英,但如今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工匠太多了。我们很多工匠其实都是一个人在顶两个人之用。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我一次又一次的催促:大船,枪炮尽快到位。

时势,让我们不得不提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