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解禅
这天晨起,入秋的第一场雨终于停了。可能是因为连续几天的阴雨,河水涨了起来,山谷中的雾霭也比往常要多,空气中湿漉漉的,阿薰不是很喜欢这种天气,因为在这种天气里,它爱吃的香就不再酥脆了。
昨天老人家离开之后,它和小壁虎玩了一整天捉迷藏。阿薰没法藏,自然是小壁虎藏,然后阿薰找,玩得比较累,所以它睡得比较熟。
阿薰睁开眼睛,发现天色大亮,老人家已经坐在蒲团上,慢慢地品尝施主送来的上等铁观音。这个时候,正好是秋茶刚下来的时候。
“以前有一位良宽禅师,毕生修禅,当他年老的时候,有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
“他有你老吗?”糊涂的小阿薰随口插嘴。阿薰私下经常和小壁虎说这个白胡子老头。
老人家一笑,说:“他比我老,他离家修行的时候,家产还不错,但是良宽禅师的外甥是一个浪荡公子,不求上进,整天吃喝玩乐,那封家信说,他的家族快要倾家荡产了。”
阿薰心想,记得一个施主曾经来禅堂感慨富不过三代,看来这位禅师的家里是富不过二代。
“良宽禅师是看着这个外甥长大的,这个小外甥还曾经在他脖子上尿过尿。小外甥从小就最喜欢这位舅舅,禅师家里的亲人希望他回家劝劝外甥。良宽禅师就千里迢迢回到家乡。”
阿薰心想:“我的家乡是哪里呢?好像不应该是铁匠家,那家伙差点把自己打成尿壶。”
“他的外甥自然很高兴和舅舅相聚,不过他也知道舅舅这次来,一定是家里人叫回来训斥自己的,就一直想着怎么跟这个最喜欢的舅舅对答。可是,良宽禅师在外甥家里住了一夜,一直到临睡前,都只字未提教训的事情。只是在第二天早晨,良宽起身要离去的时候,对外甥说:‘唉,你舅舅真是老了,两手直发抖,你能不能帮我把草鞋带子系上?’外甥细心为禅师系好鞋带。他不禁回忆起舅舅青春年少的样子,那时候他还能一下把自己举起来呢。就在这时,良宽禅师说:‘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一天衰似一天。你也会有我这样一天的。’良宽禅师说罢,辞别亲人就走,可是对于外甥的不是,只字不提。”
阿薰急忙问:“那这次禅师千里迢迢跑回来,是来干吗呢?他怎么不训斥外甥呢?怎么蹭了几顿饭就走了?”
老人家笑了,说:“你怎么知道禅师没有训斥呢?就从那天起,那个外甥再也不花天酒地了,而且专心读书,每日精进终有所成。”说罢,老人家起身去火炉旁取水去了。
恰好,山泉炉水刚刚起沸,是“如鱼目,微有声”的一沸之水,是泡铁观音最好的火候。
一心接茬
读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何感悟?
结合自己的经历,你想到了什么?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贝壳,贝壳的外表不一定都漂亮,里面却都藏着闪光的珍珠。
这一次,你在自己的经历中发现的珍珠是什么呢?它带给“今天的你”的智慧提醒又是什么呢?
回到书中的故事,你的禅心获得了哪些开启的顿悟?
来,再随便听听浑噩阿薰的胡话,解解馋好不好?
无心解馋
很多年轻人,
不知道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
就像很多人活着,
好像从来都不会离开人世。
浑浑噩噩者众,
开启觉醒者罕。
禅心不是劝人孤灯青影,
更不是完全任运无为。
我们可以让自己心境爽朗,
无为而治,
对身边那些家人,
却仍需要尽心照顾。
修禅,不是不问世事,不是远离亲人,
更不是绝欲断掉尘缘。
良宽禅师不顾千里迢迢,
也要归来照顾家人,精进修行。
不管年少,年长,
四海为家,
家中之家,自然也该在四海之内。
禅者应有大爱。
众生是佛,里面尚且有陌生人,难道没有养育自己的家人?
万象丛中独露身,
唯人自肯乃方亲。
昔时谬向途中觅,
今日看如火里冰。
--长庆慧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