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要想让他人乃至全人类幸福,首先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开在心头的一朵花,而不应独享暗香,而是芳香邻里的花。幸福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与物质的关系并不大,那感觉轻柔如花儿的芳香,若有似无。如何才能够不仅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也让身边的人们都感受到这种来自心头的幸福感呢?
人生只有一次,所以首先要找好幸福的标准,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让自己幸福;或者,将“让全人类幸福”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当中我有太多的不解,还希望您能够在百忙之中,给予引导!
此致
敬礼
纪伟石
天津工业大学
背景资料
籍贯江苏,为天津工业大学研一学生,专业为服装设计与工程,研究方向为消费社会中的时尚消费。大学期间,曾经在服装企业、品牌店、外贸公司等处实习并获得奖项若干,并被保送读研,现在北京零点咨询实习。
◆ 性格关键词:自信 勤奋 真诚
◆ 职业关键词:踏实 利索 负责
◆ 人生态度关键词:乐观 进取 先儒后道
◆ 困惑关键词:选择 热爱 幸福
伟石:
你好!
我本以为今天的年轻人都只注重工作、赚钱,很少想到自己究竟快不快乐的事。你却在很认真地思考这件事。
另外,一般人都只想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在这充满竞争、压力的工商业社会中,一切为自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从你的信中,我看得出来你常常想到别人,多么难得,你应当引以为荣。
埃及人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传说中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灵魂飞到天堂的门口时,都会被问到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他往哪里走:是升天堂,还是下地狱。
第一个问题是:你这一生有没有找到快乐幸福?
第二个问题是:你这一生有没有帮助别人找到快乐幸福?
埃及人是相信来生的,认为人死了后还有永恒的生命。而他们用来判断能否享有永恒生命的标准,不是完成了多少丰功伟业,甚至不考虑人们做了多少慈善好事,而是快不快乐,有没有帮助别人更快乐。
这是一个多么睿智的传说。
要是问现代的年轻人这两个问题,会得到怎样的回答呢?相信大多数人会说,我没有想过这问题,或者我很少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可能还有更多的人会说,问了有什么用,还不是照常天天要工作、加班。
很高兴伟石你大胆地向自己发起挑战。你这样发问,等于将这两个问题修改为: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快乐?
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别人更快乐?
其实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两个问题似乎指向同一件事。通常自己快乐的人,才能、才会帮助别人快乐。同样的,帮助别人得到快乐时,自己也会更快乐。你有没有见过自己常常闷闷不乐的人能帮助别人快乐的?或一个常常热心帮助他人快乐者,自己却总是闷闷不乐呢?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相信这才是你最关心的。
首先,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一个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很难获得快乐,也很难帮助别人。这是自信的真谛,也是我们长大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环。自信是快乐的基石。
第二,持续成长。一个停止学习,不再进步的人,通常很容易变得消极气馁。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停充电、增强能量的过程。特别是在沟通、人际关系方面,年轻人真的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有双赢的效果。
第三,找到自己最喜欢做、最有兴趣做的事,然后持之以恒去做。以我来说,我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写作、演讲、沟通分享。但我一直到47岁才找到兴趣的载体,那就是卡内基训练。我以前在休斯飞机公司担任台湾区的经理,也在宏计算机做过副总经理,但都成绩平平,无法全心投入工作,也没有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更谈不上快乐了。
第四,常怀感恩的心。我这一生遇到过好多人,各式各样的人。我发现那些内心深处始终怀有感谢、惜福的人,通常都很幸福,而且他们也常是热心助人者。
态度积极正向。像圣经里所说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遭受挫折时,应当想到的是,克服了这挫折后,我就更接近成功了。
难得有机会与年轻人谈快乐方面的事。记得史怀哲曾说过,世界上唯一给出去后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变得更多的就是快乐。谈到这里,我恍然悟到,要是我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这些该有多好,看来我错过了不少美好时光。你大可不必焦虑,因为你还这么年轻,快乐就在你眼前。
(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
潘石屹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快乐困惑
我也想月入过万,令父母骄傲,朋友羡慕;我也想向她证明自己,我能行,有能力为她带来幸福;我也想在成功之后得到自我的认可和内心的平静。这些真的能为我带来快乐吗?快乐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尊敬的潘石屹先生:
您好!
我是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与您交流,备感荣幸。
快乐,这个美好而纯真的词,却是我当前种种困惑的源头,我想问您的问题也与之有关: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如何平衡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如何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现在的大学生和您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春风得意;就业压力,竞争压力逼得大学生们要么在学习中迷失方向,要么在游戏中浪费时间。无论怎么样,我们过得都不快乐。未来的焦虑,父母的期望,师长的教导,朋友的相处,感情的困境,心理的压力,每一样都在折磨着我们。我们其实很脆弱,宁愿逃避也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所以,我们面临的选择越多,压力就越大,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
谁不希望找一个好的工作?我们也想月收入过万,得到父母的赞许,朋友的羡慕;我们也想向异性证明自己,我能行,我有能力为你带来幸福。可是,现实不停地打碎我们的梦想,期望和现实永远有着巨大的落差。这让我们快乐不起来,也许就是这种心里面的压力,一直折磨着我们,令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陷入恶性循环,其间有些人挥霍了青春,最终在现实中迷失自己。
也许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我认为生活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追逐钱财与名利,而是寻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寻求一种对自我的认可与内心的宁静,简而言之就是一颗快乐的心。但终究什么是快乐呢?时代不同了,快乐的内涵是否还保持不变?您认为的快乐是什么?您现在得到的快乐还是您当年所认可所追求的快乐吗?
我想问您的是,您在您的青葱岁月中做过的什么,是您认为对您现在取得成功,快乐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我坚信,一个人的成就必然与他年轻时的某些经历相关,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习惯,或是一种心态。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面临困境的时候,但有些东西却是相通的,穿越时间。您对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什么样的看法?您怎么来看待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娱乐、学习?或者,您觉得我们这一代有着怎样的优势,又有着哪些不足,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我们这一代—所谓的“90后”,与您那个时代相比,又有着怎样的优势,却又缺少了哪些东西,是什么让我们在时代的变化中,茫然无措,变得沉闷,而不那么快乐?
我想问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快乐来源于什么?沉迷于电脑游戏中固然得不到快乐,但沉沦在书山题海,整天忙于考证的生活也无法真正拥有快乐吧。
梦想与现实间的抉择,永远是横亘在年轻人面前的一道坎儿,是安于现实还是追求梦想?快乐存在于现实还是梦想?这两种选择如此的矛盾,却又不得不让我思考,到底哪一个能让我更快乐,哪一个能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
说了这么多,却一直没有问您,您理解的快乐的本质是什么呢?您认为您那个时代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您是如何把握自己,如何让自己不在平凡中庸庸碌碌地度过?我所理解的快乐,是一种精神的平静,一种对未来的自信,一种对自己的认可。当现实与梦想交织在一起而又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候,我不能自信地说:“我能!”这个时候我明显感到不快乐。
潘石屹老师,您是怎样做的?怎样抽时间看书,怎样解决就业等问题,怎样处理恋爱问题,或者说,怎样活出一个快乐精彩的自己?也许现在不同于以前,但我相信,一定有某些东西仍然存在,而这些东西让您过得至少觉得充实,自然,幸福,而这些东西,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能够看我的这一封信,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指导和建议,谢谢。
此致
敬礼
邢凯
华东政法大学
背景资料
男,汉族,华东政法大学在校学生,安徽亳州籍,做事认真、负责、专注,思维缜密,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爱好读书、听音乐、跑步等活动。
◆ 性格关键词:认真 负责 专注
◆ 职业关键词:创新 用心 实效
◆ 人生态度关键词:积极 主动 乐观
◆ 困惑关键词:考研 工作 个人发展
亲爱的邢凯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来信,首先被你这封信的标题“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快乐困惑”所吸引,谈一点我个人的感想与你分享。
当我们抬起头来,把注意力放在精神成长、知识增长和为他人的服务上,我们就会得到快乐;当我们低下头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关心得失,关心名利,关心如何能比别人优越,我们得到的就是痛苦、仇恨和嫉妒。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于精神世界而不是物质世界,相反,物质常常会把人带进不快乐的泥潭。我记得有本杂志采访了美国华尔街最有钱的100个老板,超过90人觉得自己不快乐,同时这本杂志又采访了100名露宿街头的印度人,超过90人说他们很快乐。我想,快不快乐与物质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精神感受。给予比占有快乐,超脱比计较快乐,这其实是生活中人人可感受到的常识,可大家却经常忘掉。你不愉快,也不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在没有快乐时,忧愁和恐惧就会来敲门。
你问我“失去前进的动力,陷入恶性循环”怎么办?人生的目标很重要,既能鞭挞自己进步,同时促进社会改善,这是人生目标的两重性,互为前提,两个属性谁也离不开谁。人生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对这两重目标不断学习、反省、行动。对这种人生目标的设置与实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各种宗教信仰都在实践这一目标,所以信仰也是人生进步的原动力。我觉得自己成长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人生目的。你做的事如果能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那其中的快乐一定是任何别的事情都无法比拟的。如果你把人生的格局放大一些,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那快乐自然会超脱于很多的世俗烦恼而降临于你。
另外我想说的是,学习是最快乐的事,不要把学习当成我们人生的负担。你在信中列举的一大堆高级口译、计算机二级、司法考试、CPA、日语、德语、雅思、托福等等,我不是很了解,想必对年轻人来说,是很重的负担。但每个人的潜力都是非常丰富的宝藏,学习是挖掘宝藏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惊喜、快乐的过程。如果把学习变成意图高人一头的手段,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名牌大学、为了升官发财,那就走上了一条痛苦的道路,与你想要的快乐背道而驰。这是我的一点经验和认识,与你共勉。
今天就写这一点吧!希望今后有更好的交流!
(SOHO中国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