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343300000001

第1章 序言之昕月寄语

多少年前,我就计划着要写书,可总是在众多借口中流产。前一段在网上看到有许多人写红楼,千篇一律的穿文或纯言情文。总是在迎合着现代人的心理,努力消减其中人物的特质,大多成了“木石本无缘,水木结新缘”的格式。

不能说别人那样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红楼情结,每人个人心里都有不同梦中的红楼人。只是对于我这个红楼迷来说,是有点不太认同罢了。大多人心目中的林妹妹是言语刻薄、多愁善感、清高自恋、爱生气、无故寻闲愁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的;反而文中的另一主角薛宝钗,更得人心,大多人们认为她是知书达礼、贤良淑德、随合大方……等等,是无数男士心目中的理想情人。

然而我认为,人们看到是只是两人的表面,而没有看到其背后。黛玉的刻薄,并不是对所有的人,而且是率性而为,敢于实语实说。多愁善感是恋爱中的少女常有的事,清高也好,自恋也罢,我们只要从她所处的环境去体会就会明白——从小寄人篱下,所在贾府中人勾心斗角,无所不为……她之所以得免陷泥棹,得存金玉质,和她本身的这些特性是分不开的。

我也不认同直接了断说她短暂的一生是个悲剧。虽然她带着一腔怨情香消玉损,但她收获了自己最深刻、最美丽的爱情,也真真切切地过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像一朵美丽的花,绽放她毕生最美的光华后,最美的时候悄然离枝。那最美一刻也必将深入人心,惊艳绝伦。反之,一朵花到了该谢幕的时候,却不肯离枝,最后只落得残花败絮挂枝头反倒更可悲。

宝钗就不一样,她天生就有一种“热毒”,要吃冷香丸才可解,作者的深意可谓非同一般。从偷听小丫头说话,被发现,就诬赖给黛玉,到王夫人的侍女金钏受辱而亡,称其不小心坠井,甚至到最后冒名顶替林黛玉出嫁(在古代,女子的名节是很重要的,这对黛玉毁誉之深可想而知),那一件件,一桩桩,颇有心计,从那里可以看出是贤是德了?也许你会说,最后一件是迫不得已的,那前两件呢,谁逼她了?作者故意说她好,还多次借王夫人、贾母之口说出,可谓用心良苦味。处处隐晦,真情隐(甄士隐),假语存(贾与村)。终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当然对她的理解也不能和王夫人、薛姨妈相提并论,由于她热毒未深,又有冷香丸相助,她还是有美丽可人的一面。虽然如此,她的一生,相对黛玉而言是个天大的悲剧,甚至天大的笑话。用尽心计,完结金玉良缘,到头到,恩爱夫妻不到冬,独守空闺到天明。以她的性格和人物特质,必定不敢越礼封建礼教半步,那些条条框框必将是她后半生的心灵桎梏……如此人生,有何意义?

以上所述的种种促使我写一篇关于黛玉的小说,不是续集——那么多好的续集,再续就是狗尾续貂了,而是从原文为蓝本,向外延伸,以黛玉为第一人称,以我的眼光深刻剖析黛玉这个人物性格。想来自己的拙劣之笔自不敢与曹老生及其他大家的大作相提并论;况文中以黛玉为第一人称,以黛玉的眼光去看整个故事,难免多有作者杜撰之嫌,故加复名表明此为黛玉外传。

以上种种,加上作者初次长篇之作,若有瑕疵,敬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包涵,并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彭某初稿于惠州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