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343300000206

第206章 两方素帕寄心知(话说题帕三绝 )

话说题帕三绝

上节写到,我将心中所思所想,赋诗题于帕上,才刚起了个头儿(1),已觉面烧心欲燃,再难写下去。只好重新收笔,重新躺下,手里却仍紧紧攥着那两方帕,左思右想,神思俱迷,五更头上才勉强合眼。

却说自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忽然越发地得王氏舅母之心。我暗自度之,必定是又表了甚至忠心,或是又当了耳报神,一笑而过,也不去理会。

又过了不久,王氏舅母另添银钱于袭人,每月的银钱将姨娘们的分例发放,袭人成了名不正却言顺的姨娘了,我的庶嫂。心中虽滑过一丝涟漪,不过转瞬即逝,宝玉欢欣,我自欢欣。

宝钗也是春风得意,偶露情于宝玉,我或讽或喻,一笑而过罢了。宝玉不放在心上,我自不放在心上。

(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题帕三绝,共有三首。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这三首诗,首首与泪有关,与绛珠仙草凡尘走一遭的事由,“赐露恩难报,唯有泪堪还”遥向呼应。其一写黛玉的眼泪空垂的缘故,为宝玉的赠帕之情,相顾之意。

其二写借泪写黛玉的心事。镇日似闲,却泪如珠玉暗自潸(心中暗藏一段一心事)。

其三借泪写黛玉之心。为情,愿似湘妃一般泪染斑竹,泪尽而终亦无怨。

题外话,在父母包办婚姻的社会里,私相授物,实有违礼法。一个敢送,一个敢收,是突破封建礼教的一次大胆尝试,实属不易。而宝黛的心路历程的转变,与共读《西厢记》有很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