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343300000283

第283章 我本阆苑仙草12(今日大结局)

从我颗颗珊瑚珠似的果实,到我每一片绛色的叶子,甚至深扎于大地的根,皆是神瑛的光彩、神瑛的声音,周边的一切声、形、物、气皆骤然消失……

“绛珠……林妹妹……”

神瑛的呼唤,使我积聚千年的相思,化成泪随第二天的朝露挂于枝头,迎着熹微的晨光流转成千情愫……

寥寥数话结外传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这一段木石奇缘忽然在世间流传。

据说是某年某月某日,一位空空道人,偶经青埂峰,偶遇一块呜咽嘶鸣的石头。

疑而叩之,那石头言之凿凿,自称是无缘补天的奇石神瑛,将自己幻境与凡尘的遭际,尽述于空空道人。

空空道人听了,倒觉清奇非俗,遂录之,偶流入人间,世人奇之。

后辗展传于人间大儒曹雪芹处,曹卿痴之,披阅十载,增删数次,几经易名,终成《红楼梦》,世人争相传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时光流转,转眼又过了数百年,一位紫虚(子虚)真人偶经西方灵河岸,依《红楼梦》所述,寻绛珠仙草之旧迹,未得。

偶遇一石,自名为三生石。真人走上前,见那石中影影绰绰似有一对壁人相对而视。

细观之,影消竟有些许米粒般大小的字映于石中,曰:我本阆苑一仙草。

紫虚真人看了,觉得有些意趣,便默于心中,偶梦与有缘人昕月(晨曦之月)。

昕月亦痴之,醒来遂据梦所示,一一书之,名曰: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并与书末写下数语曰: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题外话:

感谢一路来给我支持、为我留言的亲们,你们给予了我写文最大的动力!

感谢腾讯的编辑们,你们的加荐、加VIP、加精,是对本书予以的肯定,也给了一个新手最大的信心。

感谢一同写文的文友们,一路走来,我们交流心得,相互鼓励,我们是彼此的读者与朋友。感谢你们每一次给予昕月的建议、帮助,是你们给了昕月写下去的勇气。

最后感谢昕月的亲友团代表小刺猬,有了你们的支持与谅解,昕月才能安然写下去,呵呵……

文匆匆结束,可能还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望亲们见谅。欢迎亲们“意见收集”的贴子下留言。昕月现准备新文,待空下来,再对文加以修改。

关于昕月的新文:

新文暂定名为:昨夜闲潭梦落花

简介:

西施,一个堙没在历史中的传奇女子,只在野史别传中,盈盈走来,诉说关于一个亡国红颜的悲情一生。

《韩非子》有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管子·小称》中有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墨子》有云:“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庄子》中也讲了关于西施的故事:“东施效颦”。

可是由于记载吴越兴衰的正史《国语》、《史记》(只记载的“勾践献美人、宝器于吴王”)、《左传》等,对她只字未提。有人说,《韩非子》等秦汉书中所提到的西施只是秦时的一个美女,与春秋战国时越女无任何关系,西施的名不过是后人自此附会而来。

难道历史上真的不存在这个叫西施的越女吗?或许真的不存在,但定有无数个有着“西施”同样经历的越女,在吴越争霸史的旁白处,留下一串问号与叹号,留与后人去品评……

鉴于黛玉这篇文的经验,写此文也需翻阅大量的古文,比如《史记》、《国语》等,昕月决定暂缓发新文,待理清诸条理后再发。(估计至少两个月以后)希望亲们届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