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现金管理
3443000000028

第28章 现金管理的技术服务(5)

中行自从1983年2月加入SWIFT组织以来,一直积极采用SWIFT方式推进全行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进程。中行的收付清算系统是在全国运行的应用系统,它以SWIFT方式的网络平台为基础。1994年底,只有14家分、支行应用SWIFT电文格式,到1998年4月就推广到200余家分、支行,覆盖了全行可直接与代理行、海外联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124家分支机构。全行采用SWIFT方式收发的电报量占全行电讯总收付量的80%。中行从而构筑了全行的SWIFT网络,完成了从非标准化的低效的电传格式向标准化、规范化的SWIFT电文格式转变,为收付清算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全行的SWIFT应用网络成为该行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多种业务系统的通信主干道,形成了全行的金融信息网络,使全行的各项业务实现与国际化、标准化接轨,增强了中行从事国际外汇业务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中行建立了中国银行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系统,形成了以SWIFT电文通信为主,传统电传电报【TELEX】为辅的通信体系。从1998年6月起,在国内范围将代理行通信密押集中到总行管理,并制定出新的电讯业务管理和密押管理规章制度。将全辖需加密押的电传全部通过总行对外收发【转】、查询和管理,同时撤消各分支机构与国外代理行之间的电讯密押交换授权。各国内分行发往代理行的电文,一律使用SWIFT标准格式,并通过SWIFT方式发送。对于非SWIFT成员的代理行,各发报行可使用虚拟BIC代码通过SWIFT进行发送,总行电讯业务系统将根据BIC代码进行识别,分别通过SWIFT系统或加押发出。

中行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系统,由下述6个子系统构成:收报、收报核押转报、发报、国内加押转报、代理行密押管理和查询日志。中行实现全辖电讯业务集中管理后,标志着中行的国际电讯与国际同行接轨,中行的电讯业务进入规范化和标准化集中管理的新阶段。

3.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的资金清算系统

中国建设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于1996年10月开通,在建行全国县级支行和城市办事处以上的营业网点联网运行,进行全行结算资金联网汇划。该系统具有汇划、对账、清算、查询和监督功能,实现汇划、对账和清算三位一体“一日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行于2002年完成了对原有网络的整体性改造,建立以IP协议为主的统一网络通信平台,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开始实施全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行网络基于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网合一技术,所有的生产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都可以在骨干网上进行传输。网络管理能识别不同的数据流,根据其重要性提供不同的网络服务质量,提供针对应用的网络服务。考虑到包括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银行同业拆借中心等全国性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上海,建行将该行的资金交易中心从北京迁往上海。

全行统一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是基于IBM大型主机的应用系统,它在数据中心主机环境采用SYSPLEX技术,将SNA网络限制在数据中心,中心向外的连接全部采用IP方式。考虑到数据集中后,在后台数据中心主机和前台功能服务节点之间存在大量数据传输应用,引入了文件传输系统,构建了与联机系统并列、独立和异步的数据传输通道。

4.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行】的电子汇兑系统

中国农业银行的电子化以建成的从县支行、中心支行、省市支行到总行的四级微机远程数据通信网为标志。从1995年开始进行以城市为数据中心的城市网络建设,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的网络基本上覆盖了全部营业机构,一些发达的省实现了全省的区域性网络互联。1998年,农行的数据通信主干网由过去单一的X.25分组交换网发展成侦中继通信网,并对农行的二级数据通信网进行升级和改造。在农行的数据通信网上运行的全行性业务有:全国与省辖电子汇兑系统【次日达账】,实时电子汇兑系统【实时达账】,国际业务SWIFT系统,统计信息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和国际业务综合信息系统等。此后,农行逐步推广新一代综合业务应用系统,集成了对各种业务的应用处理,使农行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管理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5.中信银行的电子汇划系统

中信银行的电子汇划系统于1996年4月与其第二代核心业务系统同步启动,并于1997年10月开始试运行,1998年初在中信银行系统内正式上线推广,1998年底,中信银行系统内所有网点实现了系统内客户资金汇划实时到账、实时对账、交易过程实时监督、日终清算联行汇差,摆脱了手工处理联行业务往来、人工对账和原始联行汇差清算的局面,完全实现了资金的自动化清算。跨系统外的资金汇划往来也缩短人工操作环节,加快了资金运转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中信银行于2000年完成了对原有网络和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电子汇划系统???SWIFT系统的对接,优化了原有的系统功能,提高了服务性能,拓展了服务功能。2004年又进一步实现了与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和各地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无缝对接,跨银行系统来往交易的实时处理,资金往来实现了零在途。

该系统采用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MQ【Message Queue,简称MQ】消息队列通讯技术和完备的密押管理策略。MQ能够支撑海量的信息传输,尤其是在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负载均衡、安全性以及与传统其他应用系统的连接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MQ能支持点对点通讯、多点广播、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和群集【Cluster】等多种通讯模式。MQ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其中包括:C、C++、Java、VisualBasic、COBOL、PL/1、RPG等。同时也支持多种流行的开发工具,如:WebSphere Studio Application Developer,PowerBuiler、Microsoft Visual C++、Visual Basic、Delphi等。

利用系统内部安全统一的网络通信平台,通过与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系统、ATM系统以及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和SWIFT系统等内外系统的无缝连接,中信银行系统内部构建起了多层架构的服务站点,在总行建立总中心,以中心城市为单元建立了不同级别层面的分中心,解决了各个系统间的独立、配合、备份以及同步异步等方面的问题。电子渠道的资金汇划有专门部门负责保证交易资金的正常运行、监控、服务和管理。

【二】国内跨行资金清算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主持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China's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简称CNAPS】项目是对原有支付系统的改造,采用了先进的设计与技术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是国家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也是跨行资金汇划的枢纽和主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建设并运行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作为国家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处理各银行间跨行各类支付业务及其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资金清算,成为跨行资金汇划的枢纽和主渠道,快捷程度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支付清算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NAPS项目包括建设覆盖全国的金融数据通讯网【CNFN】这一基础设施,将众多银行机构联结到全国和地区支付业务清算和结算中心,以及开发一系列支付应用处理系统,如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等,以逐步取代原有分散的各个支付系统。

大额支付系统【High Value Payment System,简称HVPS】由央行拥有和运行,是所有支付应用系统的核心,采用RTGS方式,为跨行资金转账、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提供当日资金结算,也为小额支付系统、同城清算所、银行卡网络以及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提供日终净额结算。系统于2005年中完成全国推广,1500家金融机构作为直接参与者,覆盖6万多分支机构。原有分散的银行账户结构需要进行合并与集中化改造以适应全国统一市场的需求。

小额支付系统【Bulk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简称BEPS】基于批处理方式,支持各类借记与贷记业务,2005年底系统开始试点,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1.同城清算所

同城清算所是由中央银行拥有和运行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同城支付交易的资金清算。全部同城跨行支付和大部分同城行内支付,是通过同城清算所进行票据交换而完成资金结算的。我国当前有300多家城市清算所和2000多个县城票据交换点。清算所的成员行把按发出和收到的所有贷记、借记支付项目,计算出一个净结算金额,提交给中央银行城市分行营业部,以便当日过账到结算账户。

为提高同城清算的电子化程度,业务量大的清算所采用票据清分机;通信发达的地区建立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由数据通信网传送支付数据;通信不发达的地区可采用磁介质交换支付数据。自动票据清分机可实现支票和其他纸凭证的自动阅读和清分,以加速支票和其他纸凭证的处理速度,同时,将物理支票【即纸质支票】转变为逻辑支票【即电子支票】;然后,就可通过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将逻辑支票传输到目标行,以实现快速的支票电子支付服务。

2.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提高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0月决定加快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委托深圳金融电子中心开发筹建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2002年10月大额实时支付系统首先在北京、武汉投产试运行成功,随后按照“先大后小,边建边用”的原则分批在全国推广运行。2003年12月,大额支付系统推广完毕。2004年2月和11月,香港和澳门人民币清算行分别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办理个人人民币汇款及存款、兑换和银行卡业务的资金清算,为香港和澳门人民币回流及旅游消费提供了便利;2004年10月,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接入大额支付系统,依托大额支付系统办理其银行汇票资金移存和兑付的资金清算,解决了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结算及通汇难问题;2004年11月,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实现了银联卡跨行业务的即时转账清算,提高了银行卡资金清算的效率和控制资金清算风险的能力;2004年11月,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我国的债券交易及其资金清算采用了国际证券业的标准结算模式--“付款交割【DVP】”方式,并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提供即时清算。2006年6月,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在全国范围成功上线运行,开启了中国金融业支付清算领域的新纪元。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建成了包括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以及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在内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平台。作为国家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已经成为我国资金运动的大动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提高支付清算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物理结构上,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建立有两级处理中心,即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城市处理中心【CCPC】。国家处理中心分别与各城市处理中心相连,其通信网络采用专用网络,以地面通信为主,卫星通信为第一备份,拨号通信为第二备份;同时,为保证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支付系统所有设备均为双机热备或冗余配置。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BS】将逐步集中,将县支行的会计核算集中到地市中心支行,并由地市中心支行的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与支付系统CCPC远程连接。地市级【含】以上国库部门的国库核算系统【TPS】可以直接接入,通过支付系统办理国库业务资金的汇划。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可利用行内系统通过省会城市的分、支行与所在地的支付系统CCPC连接,农村信用合作社自建通汇系统,比照商业银行与支付系统的连接方式处理;城市商业银行汇票业务的处理,由其按照支付系统的要求自行开发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中心,依托支付系统办理其银行汇票资金的移存和兑付的资金清算。公开市场操作系统、债券发行系统、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在物理上通过一个接口与支付系统NPC连接,处理其交易的人民币资金清算。为保障外汇交易资金的及时清算,外汇交易中心与支付系统上海CCPC连接,处理外汇交易人民币资金清算,并下载全国银行间资金拆借和归还业务数据,供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业务的配对管理。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igh value payment system,简称HVPS】主要处理同城和异地的在规定起点以上的大额贷记支付业务和紧急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支付指令采用逐步实时发送、全额清算资金。功能包括报文的接收、发送,大额、即时转账等业务的识别,向清算队列提交或撤消清算指令,支付业务撤消、退回信息发送,查询查复,债券自动质押回购,自动发送清算信息,支付信息的管理,支付业务的核对,异常支付监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