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说唐人大气,其实唐朝那些贵族因为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显得狂放不羁,所以显得大气;而宋人,他们是深沉而优雅的,他们的大气体现在对待生命态度的自信。
他们是为道义而活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而他们更进一步地认为自己就是道的承担者,所以他们无畏无惧。个人的荣辱得失算不了什么,那只是“蜗角虚名和蝇头微利”,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正君心行王道。贬谪的苏轼说自己“道理贯肝胆,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宋亡之后的遗民也都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为之耗尽终生也无怨无悔。
也因为这份自信,所以他们的学术思想中充满了怀疑精神和宽容态度。朱熹说:“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处,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他主张带着怀疑去读书,其实这是宋代学者读书的一个基本态度。他们根本不满足于前人的解释,字字句句都凭着自己的主张去理解。所以他们能够在学术上创新,建立起影响深远的新儒学。宋代的学者之间充满着君子风度,尽管学派林立,观点不一。并且彼此争论激烈,但是都能够容忍对方的意见,互相切磋。
担当、忠义、自信……这些都是宋代士大夫精神的体现,这种气度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因而是民族之瑰宝,永不磨灭。
3. 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
2010年6月的时候,中国南方大范围洪水来袭。老百姓的生命财产面临着威胁,日常生活深受其困扰,然而报纸上却有这样的报道:当洪峰到达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时,遭遇的是这样一幕情景: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看起来,他们丝毫没有把“洪涝”当做“灾害”。
原来,这是一座不会被淹没的城市。之所以不会被淹没,还得归功于一位宋朝官员。
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遭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和“寿”二字,故名“福寿沟”。福寿沟是一项工程奇迹,因为它保证了1 000年赣州城不受水患。
刘彝这个官员在历史上并不是太有名,他只是宋代诸多能干的官员中的一例。仅从这一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宋代官员的科技素质。
这并不是一群只会填词绘画,附庸风雅的文弱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不是专家,却能做出比专家更专业的工程来。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的确,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科技成果。
北宋科学家沈括被誉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是一个科学的通才,一身兼通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他通过精确测量子午圈,首次发现了地磁偏角;通过观测天体的运行轨迹,校正了传统理论的误差。
和沈括同时代的苏颂也是一位奇才,他官至宰相;同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和药物学家。由他领衔设计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第1座天文钟,开世界钟表史之先河。
沈括和苏颂是北宋科学家的代表,南宋的著名科学家有秦九韶和宋慈等。
秦九韶是天才的数学家,宋淳祐7年(1247年)他的名作《数学九章》问世。他将“增乘开方法”加以推广,论述了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并且列举了20多个取材于实践的高次方程的解法。要知道,直到16世纪意大利人菲尔洛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另外,秦九韶还对一次同余式理论进行过研究。他还推广了孙子定理,他的“大衍求一术”将孙子定理的方法从较小的数和较少的同余式个数推广到一般解法。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整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比欧洲的尤拉和高斯的有关研究要早500年。
宋慈是著名的法医学家。他的《洗冤集录》也是刊于宋淳祐7年;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第1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洗冤集录》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以及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中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以及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并且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和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所以至今是法医学的参考著作,还被译为多国文字。
整个宋代的科技成果真是数不胜数,有人曾经列举了其中的100项:1. 指南针
2. 活字印刷术
3. 大炮
4. 钻探深井技术
5. 纸币
6. 水密舱壁
7. 复闸形式的运河船闸
8. 算盘
9. 火枪
10. 太极图
11. 商标
12. 广告
13. 足球
14. 烟花
15. 象棋
16. 双节棍
17. 救生圈
18. 地雷
19. 手榴弹
20. 毒气弹
21. 火焰喷射器
22. 炸弹
23. 火箭
24. 三弓床弩
25. 套版彩色印刷术
26. 报时机器人
27. 水晶透镜
28. 银盐变黑显影技术
29. 旋作
30. 链式传动装置
31. 炼焦
32. 胆土煎铜法
33. 凸轮
34. 轴架整经法
35. 拉杆活塞式风箱
36. 大纺车
37. 水转大纺车
38. 缫车
39. 高炉炼铁
40. 数学九章
41. 隙积术
42. 开方作法本源图
43. 增乘开方法
44. 九归捷法
45. 天元术
46. 垛积术
47. 组合数学中高阶纵横图的构成规律48. 筹算算法歌诀
49. 莲花漏
50. 水运仪象台
51. 新仪象法要
52. 灵台秘苑
53. 恒星图:
54. 统天历
55. 十二气历
56. 麦卡托投影
57. 贾宪三角形
58. 二十四节气定年法
59. 地磁偏角
60. 生物固基技术
61. 车船
62. 装甲船
63. 低重心流体减震装置
64. 虹桥
65. 船坞
66. 藤舟
67. 中国帆船
68. 模数制
69. 泡菜
70. 风磨
71. 暗棚滤沙技术
72. 糖霜谱
73. 踏犁
74. 犁镜
75. 秧马
76. 稻麦一年二熟制
77. 架田
78. 肥料积制技术
79. 培育水稻壮秧技术
80. 果树远缘嫁接技术
81. 桑树嫁接技术
82. 摧花早放术
83. 家禽人工孵化技术
84. 兽医院
85. 驯养金鱼
86. 《太平圣惠方》
87. 人痘接种
88. 医学分科
89. 解剖存真图
90. 三因极病证方论
91. 针灸图
92. 《小儿药证直诀》
93. 《妇人大全良方》
94. 《圣济总录》
95. 区希范五脏图
96. 法医学
97. 金石学
98. 太祖长拳
99. 迷踪拳
100. 快递
这些科学技术成果大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之中,我们除了惊叹这些成就之外,最值得思考的就是宋代的科学精神。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很多人都归结于程朱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体制的约束会导致人们思维的局限。但是倘若归罪于宋代的思想家们,则实在是太冤枉了他们。近代问题有近代的背景,无须苛责古人。
其实,宋代理学家对科学有着很多贡献。胡适先生就说过:“朱熹本人就是一位科学家。”科技史家胡道静先生曾经说过,在《梦溪笔谈》成书之后的整个北宋到南宋时期,朱熹是“最最重视沈括著作的科学价值的唯一学者,他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笔谈》内容,并且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一人”。
朱熹以《大学》为儒家经典,对其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多有阐发。近代人们曾经把科学理解为“格致之学”,反映出理学思想与科学思想的互通之处。研究宋代科技史的学者甚至指出“科学与理学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科学与理学并不矛盾,最重要的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
附录
两宋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
后记
行文至此,本书也就接近尾声了,在结束之前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大宋300年的压轴人物——文天祥。一部关于宋代历史的书,如果不写文天祥,那肯定是不完整的。
然而这样一个伟岸的存在,往往又让人很难捕捉其精髓。这样一个人物一次又一次激烈地撞击着人的内心,最后为一种弥漫的情绪所困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人们太熟悉了,它深刻地表达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什么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在何处寻找自己的栖身之所?
走出五代,是饱经五代战火摧残的天下士人和百姓的梦想。太祖皇帝化家为国,崇文抑武。以道理最大一语开国,用读书人;太宗皇帝革故鼎新,创立法度,大开科举;真宗皇帝选擢寒俊,精求实艺;仁宗皇帝宽仁为本,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大宋第一人范仲淹振臂高呼,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王安石锐意变法,寻求国家富强之路;欧阳修、司马光和苏轼等铸就了千秋文章;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邵雍光风霁月的精神面貌让后世永远向往。
北宋亡在了一个艺术天子的手里,却又在一大批忠肝义胆之士的支持下重建;南宋的人文风景靓丽多姿,哲人们深邃的思想一直让后人回味。书院、画院和藏书楼,展现着一种文明的高度,让文化的种子播撒得更远。
如果说宋代给后世最深远的影响,那就是深入人心的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化最核心的体现,是宋代学术的结晶。理学是宋人留给后人最为厚重的精神遗产。
有一件事情不可以遗忘,文天祥是一个理学家。他在《正气歌》开头就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正是理学家的世界观,文天祥的绝笔书是这样写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种精神宣言便是真正的理学精神,宋代士魂。
文天祥是白鹭洲书院的高材生,他的老师欧阳守道是朱熹的再传弟子,因此文天祥是朱熹的三传弟子。从这个角度讲,文天祥吸收了大宋文化的精华,是大宋文化史的最后总结。
因此唯有叙述完了文天祥,一部宋史才算真正结束。不过对于笔者本人来说,并没有打算写一部完整的宋史,而希望留下一点空间来让更多人思考。事实上,写历史是没有可能真正做到完整的。笔者只是力图将宋朝最美好的东西尽量地展现出来,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倘若读者能够从中对丰富深刻的宋代文化有所认识并产生进一步的兴趣,这对于笔者来说,就是莫大的欣慰了。
从一开始写作本书,一个问题就一直浮在脑海之中,那就是到哪里去寻找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此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苦苦追寻的过程。
民国的时候,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华文明造极于赵宋之世。当代法国学者谢和耐曾经详细地考察了蒙元入侵前夜的南宋都城杭州的日常生活,他发现那是一个充满着无限魅力的世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显得富足充实,他认为这是中华文明的辉煌顶峰。这其中的内涵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宋朝的土地并不像汉唐那样广袤,宋代的诗文也没有汉唐那样华丽。但是宋朝人物质生活的精致和精神生活的高雅,不知让多少后来者迷醉。有人问,假如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宋朝。这就是文明的魅力。
现代的中国文明正是从这里出发的,这里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当我们在精神上遇到困惑的时候,也应该回到我们的故国家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寻找生命的动力,寻找灵感的源头,寻找精神的支柱。
这便是本书的全部意图所在。笔者深知这个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只能尽力而为。并把本书的结束作为一个新起点的开始,在求索中开始新的征程。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在写作中参考了很多学者的观点,但作为一部通俗性普及性的文史读物,限于体裁的要求,不能将其一一注明,敬请见谅。并且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当之处,希望方家不吝赐教。
201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