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治大宋
3449600000008

第8章 巨人的时代 (2)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保持了近40年的和平局面。但由于宋夏之战,西边战事吃紧,北部边防空虚。于是契丹决定趁火打劫,以武力相要挟。于庆历2年(1042年)正月,派使者前往宋朝“索地”。当时大兵压境,宋廷上下一片惊惶失措。举朝大臣以前途莫测,怕出意外,不敢应命。宰相吕夷简和富弼有私怨,乘机向仁宗推荐富弼。当此危难之际,年届不惑的富弼挺身接受举荐,慷慨奔赴国难。他被任命为接伴使,向仁宗辞行说:“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富弼到契丹,辽兴宗接见了他,双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

富弼说:“两朝和好达40年,突然要割地,为什么?”

兴宗说:“你们南朝违约,大搞军事建设,用意何在?群臣都请求用兵,而寡人以为不如遣使求关南地。求而不得,举兵未晚!”

富弼说:“北朝忘了真宗皇帝的恩德了吗?澶渊之战,要是听将军们的话,你们一个兵都别想活。两国和好,皇帝获利,臣下无所获;若用兵,臣下获利,皇上遭殃。北朝的大臣们争劝用兵,这全是为自己打算,而非为国家着想。”

辽兴宗也觉得很有道理,不好反驳,于是他又说:“寡人想得到的只是祖宗的故地罢了。”

富弼说:“祖宗故地,这都哪朝的事了?宋朝兴起已有90年了。若宋朝也想求前朝旧地,恐怕对你们没有好处吧?”

辽兴宗一时无言以对。

第2天,辽兴宗邀请富弼一同打猎,仍然坚持得到地盘两国就可以友好。

富弼说:“我们皇上说了,北朝要祖宗故地,南朝怎么能丢弃祖宗故地?北朝觉得得到地盘光荣,南朝就不会觉得耻辱吗?咱是兄弟之国,一荣一耻,不好吧?所以朕虽然没忘记幽州那块地方,但是也不去要了,就是考虑到兄弟之国的面子啊。”

辽兴宗没再说什么,只能进入议增岁币的实质性谈判。

8月,富弼再次出使契丹,辽朝要求宋朝在所增岁币的名称上改称为“献”或“纳”。富弼据理力争:“宋辽乃兄弟之国,宋帝为兄;辽帝为弟,岂有以兄献弟之理!”辽兴宗无法折服富弼。然而宋廷却不敢过拂契丹之意,竟同意了今后书词中称“纳”的条件。

富弼在宋朝明显不利的情势下,不辱使命,在对辽外交上展现了卓越才能,次年就迁为枢密副使。其后,他在仁宗至和2年与神宗熙宁2年(1069年)两度入相,与韩琦同为三朝重臣。

文彦博早年很大的一项功绩就是平定了王泽之乱,王泽本来是士兵,后来抓住时机发动兵变。朝廷派兵难以解决,文彦博领命迅速将其平定,他就当上了宰相。

文彦博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跟王安石和宋神宗有一场关于祖宗之法的著名辩论。

文彦博说:“祖宗法制俱在,不便更张,以失人心。”

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处不便?”

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宋神宗说:“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王安石说:“法制俱在,那就会国富民强,现在不是这样。”

文彦博说:“关键是要合适的人推行。”

很快文彦博就被王安石安排到地方上去了,不过他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张喊出了宋代士大夫的心声,表现出宋代士大夫精神上的豪迈与自信。

直到宋哲宗即位之后,文彦博再次当了宰相,这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

辽国的使臣看到了他,用一个字来称赞他,那就是“壮”!苏轼说:“使者只是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的语言。文彦博处理日常事务,干练的年轻人不一定比得上。贯穿古今,议论风发,即使专门名家也有所不如。”使者说:“真是天下异人啊。”

西羌有个首领叫“温溪心”,有名马,就告诉边疆官员说要把马送给文彦博。宋朝宰相为外国人所敬重到这种程度,可见其威望。

3. 完美才情,独特个性——改革名臣王安石无论怎么看,王安石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人物之一。如果只论才能,他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物。

首先王安石是个政治家,而且是属于政治家中的改革派。他和宋神宗之间一度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就像三国时候的刘备与诸葛亮那样如鱼得水。他坚持三不足的精神,即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和祖宗之言不足法。大刀阔斧地改革,有着改革家的魄力。

他也是名军事家,而且是有着卓越眼光的战略家。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指出在患有恐辽症的北宋王朝,王安石是唯一一个具有收复燕云,统一中国战略思想的大政治家;同时他在河煌之役对契丹的战争中均有出色的表现。

王安石也是一名经济学家,他是世界上第1个提出金融资本经营理论的人。他主张的青苗法改变了过去的民间借贷方式,其实质作用近似于今天的农业银行。但是他的经济思想太超前了,所以司马光、苏轼和程颢这些大人物也无法理解。

王安石也是教育家,为变法造就人才,王安石进行教育改革。为培养能治国的人才,创设三舍法,用学校教育来改进科举考试。他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科,也不考诗赋,只考有实际意义的经义。尽管其教育措施到后来很快被废除了,但是其教育主张则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王安石是经学家,他亲自主持于熙宁8年 (1075年)编成《诗》、《书》和《周礼》三经新义,其中 “周礼义”全部出自王安石手笔。他认为一部《周礼》谈理财者居其半,这也反映出他强调学习有用之事的思想倾向。此后《三经新义》即由国子监镂版印刷,并颁发太学和诸州府学作为统一教材,科举考试也以此为标准取士。

王安石也是哲学家和思想家,宋人最喜欢讲心性之学。但是第1个讲得很深刻的就是王安石,比程颢和程颐这些人要早,所以实际上王安石是开宋学风气的人物。朱熹是南宋最重要的思想家,而王安石是北宋最重要的思想家,他对宋学的贡献超过了北宋其他学者。

王安石也是散文家,名列唐宋八大家。早年欧阳修就很赏识他,写诗赠给他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有人以为这是讽刺王安石,说吏部是办公文的,能有什么好文章?其实这里的吏部,欧阳修本意是指南朝吏部尚书谢朓,王安石以为是指唐代的文章大家吏部侍郎韩愈。不管怎么说都是很赞他的文章了,不过王安石不买账,还赠一句:“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原来他对韩愈不屑一顾,想成为孟子那样的圣贤。

王安石也是诗人,荆公绝句妙天下,在宋朝诗坛就有“王荆公体”一说。他的名作《明妃曲》,还有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流传千古。

王安石也是词人,他的词作不多,但是一出手那就是大作。像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风格高峻,寓意深远。当时做这一题目的有30多家,只有王安石的这首成为绝唱。

但是这么有才的一个人,在当时就很不受待见,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政见的不同、思想的差异,以及个人的恩怨。但是有一点却很重要,那就是王安石的个性。王安石这人太有个性了,所以当时很多人受不了他。当时最有名的人物,如司马光、富弼、韩琦、文彦博、苏轼、程颢和程颐等等都不喜欢他。

有个性不见得就是坏事,不过有些个性怎么也不是好事,比如说不讲卫生。

王安石是出了名的不讲卫生,他一年难得洗回澡,衣服脏了也不洗。他在群牧司当判官的时候,和韩维及吴充等人关系不错。韩和吴对他的肮脏实在看不过去,和他相约每两个月到定力院洗一回澡。新衣由韩和吴等人轮流供给,当时号称“拆洗王安石”。王安石总算是洗澡了,不过他对这些人的殷勤毫不在意。看到新衣服就穿上,从来不问新衣服是哪来的。

他还有首诗叫《烘虱》,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奇作。讲如何将身上成堆的虱子给消灭掉,有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读下面几句: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于虎狼饿。

时时对客辄自扪,十百所除才几个。

未能汤沐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

踞炉炽炭已不暇,对灶张衣诚未过。

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旋磨。

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

苏洵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辨奸论》,其中说:“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王安石。

王安石的有些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宋仁宗的时候,皇帝请群臣钓鱼。王安石坐在那里心不在焉,竟然将一盘鱼饵都吃光了。宋仁宗就很不喜欢他,他说这人肯定是个伪君子。一个人误食一次鱼饵也就罢了,把一盘子鱼饵都吃光了,那只能说明他是在作秀。

其实,这未必就是王安石作秀。王安石做了宰相之后,他的夫人听到有人说王安石喜欢吃獐的胸脯肉。觉得很奇怪,她说:“大人平时吃饭不挑食,怎么会单单有这个嗜好呢?”她又问下人獐肉放在餐桌的哪个位置,下人说在靠近大人筷子的地方。夫人一听就明白了,她说:“明天你把别的菜放在这个位置看看。”结果,第2天王安石把放在这个位置的菜吃光了,而獐肉一筷子都没动。原来王安石对吃根本没有什么讲究,他只吃筷子最近的东西。而他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其他事情。吃光鱼饵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安石的偏执让他容不下别人,须知宰相肚里要能撑船,而王安石肚子里撑个水桶也是不可能的。晏殊很赏识他,推心置腹地对他说:“咱们都是江西老乡,送给你八个字:‘能容于物,物亦容矣。’王安石回到客舍,颇为不屑,说道:“晏殊是大臣,竟说这么没水准的话。”此后一直看不起晏殊,讥笑他说:“为丞相而喜填小词,能把国家治好吗?”

熙宁2年(1069年)正月他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参知政事,次年升任宰相主持变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把提携他的老一辈富弼、欧阳修等,以及同事司马光和苏轼等统统赶出了京城。然后用的那些人大部分是些居心叵测的小人,而他自己后来也被这些小人给赶回家去了。

自古以来才情太高的人总是有着独特的个性,而一旦成了政治场上的人物,这些个性往往会成为致命伤,这是王安石的悲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