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就这样收复台湾
3451100000044

第44章 :挥师东进——明末清初的收台战争 (12)

5,世间已无郑成功

公元1662年2月2日,台湾光复,三十八年殖民统治彻底结束。但在郑成功眼里,他的事业或许才刚刚开始。

作为一位在今天有极高历史知名度的人物,郑成功早就家喻户晓。但如果说到他的历史价值,假若仅仅给他冠以“爱国主义楷模”“民族英雄”之类的名号,那对于他的了解,或许可以说仅仅是皮毛。

单就史学研究本身的价值来说,郑成功本人的身世,就是一个连接中国,日本,乃至荷兰在世纪历史的重要人物,所以在最近一百年来,海外尤其是日本,他一直是个被人尊崇的偶像级人物。比如有“日本莎士比亚”之称的近松门左卫门,就写过一部《国姓爷合战》,当然以日本人爱给自己脸上贴金,称宗祔庙的的传统,里面的郑成功被塑造成了日本武士,很让世代日本观众“自我感觉良好”了一把。饶是搞笑,却终能体现出这位英雄常年在海外受到的尊崇。

其实更应该尊崇他的,是我们,原因不仅仅是他的爱国主义行为,收复台湾的战功,更因为:在世界航海时代已经进入十七世纪下半叶的特殊时期里,郑成功,原本可以成为一个引领中国走向这个时代的人。他所收复的台湾,更原本可以成为中国走向这个世界的一个窗口。

在明末清初的各路抗清势力中,有愚忠的儒生,铁血的军人,拥兵自重的军阀,林林总总鱼目混杂,然而郑成功的身份,却是既兼而有之,更不可复制,他做过儒生,投笔从戎,他的军队更是属于他自己的私家性质,但是他同样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这个时代纵横海洋上的海商。正是这个特殊的身份,令他的为人行事,势力扩张,充满了之前中国人所罕见的海权思想,他以纵横东亚的强大舰队,驰骋于沧海之上,通商世界,以战养战,他的发迹路线,与他同为海商的父亲郑芝龙一脉相承,他也确实有许多缺点,然而他的另一点,却更远远超越了郑芝龙:比起郑芝龙纯粹海盗起家,毫无信仰原则的情景,他却是一个终生恪守儒家传统思想的斗士,这样一个承袭中国传统儒家理念,却不拘泥守旧,相反具有放眼世界眼光的人,才能够在那个时代,引领中国融入世界。这一点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和两个不同政权间的纷争。

正因这特殊的角色,所以对于郑成功来讲,收复台湾,只是他个人理想的第一步,他要做的事情,还远远没有做完。他不但要把这一片已经遭受荷兰人三十八年残暴统治的国土,变成欣欣向荣的家园,更要让它成为打开国门的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而时局的变化,却也让他不能再等待了,就在郑成功囤兵台湾的同时,清王朝也过了“国丧”期,正大举进攻郑成功的厦门,金门根据地,外加“迁界禁海”的推行,郑成功不但难以获得大陆的补给,连原本欣欣向荣的对外贸易也难继续:毕竟郑成功的外贸生意,是贩运内地货物至外洋,现在一“禁”,啥都得不到,人家凭什么和你做生意?

所以郑成功的选择,也只剩下扎根台湾了,他在台湾设立政府,废除了荷兰人的殖民机构,在台湾“定府县”“任职官”,细化之前早已设立的政权框架。并沿袭明制,在台湾设立六部,在台湾颁布“屯田”“建政”“司法”三大法,作为台湾地区的司法总纲,之后在台湾兴建学校,传播儒家文化,大力迁移内地流民至台湾。台湾光复后的建设时代开始了。

这段时期,按照清朝时期某些文人的说法,常说是郑成功“自立为王”。事实上,按照当年郑成功受封南明永历政权延平王时的规定,郑成功有权以延平王的身份,自行组建政府。他在台湾所做的这些,其实都是符合南明永历政权法统的,而且,这个政权将光复后的赤坎城改名叫“东都”。意为大明朝东部陪都之意。而且终这个政权的兴衰,它都始终不渝的沿用南明永历王朝年号。所以,郑成功在台湾建立的政权,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大明朝郑氏台湾政权”。后面为表述方便,简称“明郑”政权。

郑成功的这些举措,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的每一条,却都意义深远,就以“三大法” 之一的屯田法来说,这一条在台湾当地推行最早,早在郑成功包围热兰遮城后,就曾由郑军官兵在台湾广为推广。表面上看,它与历朝历代的屯垦政策一般无二,真实内容却其实不一样:比起历朝历代将土地收为国有的屯田办法,明郑政权的屯垦法,土地是私有的。在南明永历十六年五月郑成功颁布的屯田法令中,就曾明确确认“各镇大小官兵,开辟田地,尽其力量,永为世业,以佃以渔以经商。

”这个条令的创举颇多,首先就是土地的私有制,这在之前中国历代土地的屯田政策,尤其是军屯政策中绝无仅有。如此举措,自然是为了解决台湾劳动力不足,吸引大批劳力来台。另一条就是“以佃以渔以经商”,也就是说,屯田者不但土地私有,更可自由支配这块土地,虽然表面上说可以随便什么都做,但以台湾当时的外贸局面,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利润高得多。自然是什么来钱做什么,其实是鼓励自由经济,但郑成功却并非放任自流,他甚至在诏令中反复告诫,要求部下屯田时,对当地的山林,树木切莫过度开发,不能竭泽而渔。但如上优惠政策,同为屯田,比起前代,确实创举颇多。以后明郑政权的发展证明,这项政策,恰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强心针”。

后来是强心针,在当时却并不太受欢迎,郑成功的部将,大多都是福建沿海居民,当年随郑成功征台湾时,本身内部反对声就颇多,眼见得扎根台湾木已成舟,反对声也就四起,中国人素来主张“安土重迁”,从不轻易离开故土。而且此时的台湾,虽然已经开发多年,但大多数土地依然处于蛮荒状态,瘴气,丛林乃至湿热的气候,皆折磨着这些新移民们,日久天长,反对定居台湾的声音又渐高涨起来。郑成功的态度也明确:必须“扎根”。为了断了某些人的念想,郑成功一不做二不休,采取强制手段,将麾下士兵的家眷尽数接到台湾定居,甚至严惩了多名抗命的亲兵。霹雳手段下,这支垦荒大军别无选择,只能披荆斩棘,跟着郑成功开辟新天地了。

而在“三大法”中,“建政”法意义也同样不俗,这是中华五千年来,中国政府在台湾岛上设立的第一个行政机构,包括有第一个省会,第一所州府,第一座县城,第一个知府,第一个县令。然而和诸多的“第一”相比,其“三大法”中的“司法”内容,却更是开天辟地,其主要法律条文,承袭自《大明律》的相关内容,但明文写入了保护商业贸易,尊重私有财产,税制清查等内容。可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有商业保护思想的法律。外加屯田令中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内容,中国自西汉开始延续两千年的“重农抑商”政策,却在小小的台湾岛上悄然转向。

从南明永历十六年二月开始,台湾的开发,在郑成功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完备的政府机构陆续建立了起来,垦荒工作遍及台湾全岛,数万军队以“寓兵于农”的政策,在台湾岛上定居了下来,大片的良田以惊人的速度,在台湾全岛扩展,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陆续传入高山族部落中,原本“土番”与“汉民”之间森严的壁垒被打破,各族民众逐渐往来密切。而郑成功煞费苦心制定的法律,事实证明更非“务虚”,他严厉推行各项政令,尤其是各类禁止士兵侵掠台湾百姓的条文,更是令行禁止,他的部将吴豪因为掠夺民财,被他愤然处死,首任台湾承天府尹杨朝栋,也因贪污罪被他论死,这两个人,是他起兵打天下以来的绝对亲信,有了这两个“榜样”,明郑政权上下焕然,其令行禁止,号令森严,震慑全岛上下。明郑政权早期的官风吏治,也因此一派清明。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刺激台湾的生产,除了颁令屯垦,招募流民外,郑成功也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比如对移居台湾的百姓,由政府提供耕牛和谷种,对于生产落后的高山族部落,派专人教习他们汉人的耕作之法。他的苦心也很快收到了回报,内地沿海百姓一时间“归之如流水”,许多高山族部落也渐摆脱了传统的渔猎生活,转而定居农耕。台湾的耕地,人口,粮食储备,经济,都是一派蒸蒸日上之势。然而郑成功本人的状况,却开始蒸蒸日下了。

就在郑成功建立收复台湾功勋的前后,他却又遭到了人生里另一个沉重打击:被软禁在北京多年的父亲郑芝龙及其一家十一口,被新登基的康熙帝以“图谋不轨”为名杀害。这位前半生啸傲沧海的英雄,后半生一念之差,落得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消息传到台湾时,正是郑成功降服荷兰人,正一心开发台湾的时候,听闻噩耗的郑成功悲痛万分,就像他少年时喜欢望海思母一样,之后很多个夜晚,他也时常独自一人漫步在海边,望着北方的茫茫大海痛哭嚎啕。只是,值得他思念的亲人们,此时皆已阴阳相隔了。

郑芝龙的死,虽是因清王朝背信弃义,却终还是与台湾有关,郑成功东渡征台的决定,对于中原的“南明遗臣”来说,属于“逃跑主义”,而对于此时虎视眈眈的清王朝来说,却也是“不识趣”。即使在郑芝龙被软禁北京后,出于劝降郑成功的考虑,满清王朝对郑芝龙一家很是优待,但随着郑成功态度越发坚决,郑芝龙的利用价值也就越来越小,待到郑成功起兵征台后,清王朝终于明白,这个耿耿铁骨的硬汉终难为自己所用。于是彻底没有了利用价值的郑芝龙,清王朝自然不想让他再浪费粮食,然后是罗织罪名,杀头。忠孝不能两全,对于封建时代的人来说,大多是挂在嘴边的信念,而对于郑成功来说,却是残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