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那些年一起疯狂过的程序员
34631100000030

第30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又是一年情人节,繁华和歌舞升平如故,诺言和鲜花令女孩们迷醉如故。

今年经历了太多的离别,很多朋友离开或者说我离开。

我知道我们不会再象以前的圣诞节一样在一起,听教堂的钟声或者看狂欢的人群。

彼此的生活是正切曲线的函数图像,在第一和第三象限画出轨迹背道而驰的弧。

她让我们渐行渐远。

路灯在雨后的路面上晕开拉长的光线,让人昏昏欲睡。灯火辉煌的街头人流如织一如往年的繁盛,我不知道当喧嚣散尽之时,树叶落下会有怎样寂寞的声响。

我透过车窗看到路边踢铝制易拉罐的男孩们,每次见到这样的孩子我总是很欣慰,他们中的某些人,将来会和我一样成为高手。在这块领域,我已经无法使自己变得更伟大。

因为已经足够伟大。

小月有段时间很喜欢天下第一这个字眼,我说天下第一真的有这么重要么,真正的宝剑应该知道收敛锋芒,正如很多人看到我说自己伟大认为我在吹牛逼一样。

而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远离。——2008春.elber

小辉和老大走了。

散伙饭大家都吃得有点闷闷不乐,第二天就是彻底的分别了,也许不是分别,是分离。

老大考察了家乡的电脑维修市场,他们那个镇这方面需求很大,凭借他的技术和财力,他觉得应该没问题,所以他也决定回去闯一闯。

这座城市留给我太多的回忆,将爱情进行到底,我在这座城市,看到了爱情的底。

我辞去了工作,重新开启了找工作这个线程,在51job和智联上,到处投简历,工作地点是无锡。

提出离职看每个人的反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看出你在公司的分量。

Kelvin询问了我的想法后无奈地说既然你去意已绝,那我们保持联系吧。

随后发出一封邮件表达了一下惋惜:

“elber,和你共事两年多来,很感动。遇到困难的项目总是挺身而出,表现出了很强的悟性和技术实力。非常希望你能留下来,和团队一起创造佳绩。既然人各有志,将来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再合作。”

倒是水哥表现得很煽情:“哎呀,每次有人走的时候,总是很伤感。”

嘉庆似乎不死心,详细介绍了他手上的新项目。

“这是开发加售后的综合项目,不同于之前客户提需求你来开发的模式。这是真正的服务外包,松下的smt机,客户包括苏州华硕等等。原来开发是外包给印度阿三开发的,技术还行,服务意识差点,语言问题很严重。后来外包到美国,但是时差成了最大问题。现在我们这边已经在若干城市搭建了售后团队,开发这边美国已经派了两个人,一个美籍华人一个美籍台湾人,长期出差在苏州。客户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飞雪客户关系搞得不错。之前到处出差,想之后locate在苏州做servicecenter。技术这边还在组建,缺linuxc的人,这种人不光是技术,要协调多方关系......”

Balabala说了一大通。

我无意于此,说去意已决。

最后一次例会,水哥表现的有点闷闷不乐。

工作内容交代完后,飞雪笑道:“水哥,状态很差啊。”

水哥讪讪的笑了一下:“elber要走,对我们是重大打击啊。”

我说道:“我觉得不要把离别弄得太煽情,就让我静静地离开吧。”

满屋子的人哈哈大笑,不快的情绪尽散。

嘉庆说:“相见不如怀念,以后我们会弄张你的照片裱起来放在桌上的。”

水哥抢着说:“要黑白的!”

我们又是哈哈一笑。

我抱歉地对水哥道:“水哥抱歉了,最新的task烂尾了,以后拜托你了。”

嘉庆问:“新公司在无锡吗?有空过来叫你吃饭,你地头蛇要请客的啊。”

“那是必须的。”我问出了一直以来萦绕我心头的问题,“嘉庆,一直想问问你,你的技术从哪学的,怎么这么牛。”

嘉庆说:“我以前在RB索尼总部干过,我在我们那是最底层的,技术比我好的人多的是。”

我听了这个话,有个强烈的感觉,以前曹操见到关羽如获至宝,以为是天下奇才,没想到关二爷说我三弟沙场上去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导致曹操以后长坂坡遇到张老三也不敢轻举妄动。

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曹操,姑且不论关二爷或者嘉庆是不是有谦虚的成分在内,但是技术这条路的确山外有山。

像不像武侠小说里好不容易看到一个高手,高手仰之的,他说他是他们门派最差的,瞬间自卑。

技术需要不断积累不断进步,只要努力,任何组织,必有你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这也算是第一份工作,留给我最大的感想吧。

这段时间,我天天去上自习,临时抱佛脚,有时候还是相当重要的。

有天上自习回家的路上,我总觉得一股骚气锁定在背后,故意加快脚步,身后亦传来一样频率的脚步声。

于是我撒开四蹄跑,身后那人追了一会终于支持不住,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道:“等...等等我,二...二哥。”

我停下脚步,笑道:“四弟,轻功又退步了,干吗鬼鬼祟祟不肯示人。”

老四挠头道:“还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唉,这年头什么都提速,火车提速网络提速爱情提速,连你这只猪也提速了。”

老四也快走了,最后这点时间,也给自己充充电。

我之所以选择离开,一是感情问题,二是故人零落,三是行业本身让我看不到希望。

虽然中国软件外包公司起家大体相似,但是由于公司的具体背景以及对外包行业不同理解,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大概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海辉,文思,软通和中软为代表的“纯软件外包”模式,以及以东软和浙大网新为代表的“混合型软件外包”模式。

对软件外包行业来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规模,对行业的理解以及成本控制。

对于公司来说,接更多的项目和一味地增加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不重视人才,无法形成积累,无法形成技术积淀。

员工很少有自我充电的机会,每天干着粘贴代码的重复劳动,像我做个成熟的数码相框的产品那种机会,可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总体上来看,上升途径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