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那些年一起疯狂过的程序员
34631100000052

第52章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在SP,除了办公室的小广小永外,和足球队的东哥、小陆交情最厚。

东哥家里也是做生意的,开彩票店,还有一家搞虚拟现实技术的六方体技术公司,名字就听上去很玄妙,主要是拿政府订单。

实在搞不懂背景水很深的他,为什么还要来SP打工,难道是体验生活?

他最近联系了一家锁厂,想开发一个蓝牙控制的锁。

正好我这段时间公司没有太多技术活要做,便接了这个私活。

首先是布板,板子还是比较简单,除了蓝牙芯片和一个MCU控制外,再加上一些指示灯和按键就可,当然还需要RTC电路用于记录时间等信息,机械部分由锁厂自己搞定。

难的是要在MCU里实现蓝牙串口协议,我的业余时间都铺在啃协议上了。

这一年苹果手机横空出世,安卓随之出来与之分庭抗礼,养活了一批做app的人。

这个项目是想通过手机通过蓝牙连接锁,通过app来实现锁的开关,能在app中分配钥匙给自己的亲人、朋友等,并且在数据库中做一个存储。

我们最后找到一个江南大学的在校研究生来做app,他也没开价,觉得感兴趣,就帮我们一起做了。

前后做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搞定。

锁厂给了我们5w开发费,这是我接私活的第一桶金。

第一次拿到工资以外的钱,拿给陈曦看的时候,没想到她比我还兴奋,一下子跳了起来。

“老公,我就知道你最棒!你下次再拿10W开发费回来哦。”

“喂喂喂,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不好?”看到她那么兴奋,我也有一种满足感,不过表面上还是要打击她一下,“你这个样子,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呀?”

“渔夫和金鱼。”

“你说我像渔夫的老婆是吧?”

“知道就好,贪得无厌,见钱眼开的死老太婆。”

5w开发费中要分给大学生一部分,我问大学生要多少酬劳,大学生摇摇头,说要去KTV。

我一愣,什么KTV?

你们这个都不懂?

还是东哥明白,最后带我们去了市里的一家会所。

大厅里有低俗表演,穿着暴露的美女在台上腰肢扭动,那是扭动的幅度和频率,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某种运动。

我悄悄对东哥道:“说实话,这样的场合,一掷千金,实在心疼的很。”

东哥用嘴努了努二楼:“我们算花的少的,看到那边没有,那是包厢,那里的人才是一掷千金。”

随着美女衣衫一件件褪去,场下客人们一个个神情亢奋,最后一个美女杀得兴起,拿出了保留节目,用下体抽烟,甚至还能吞吐眼圈,看得我目瞪口呆。

我和小陆第一次来这种场合,看那个大学生,倒是乐在其中,看样子不是头一回来了,我们怕被看不起,装作见怪不怪的样子。

包厢里叫来几个公主,妆化的都很浓,看不出年纪。

我点的那个公主问我喝不喝酒。

我回答不喝酒,这里的酒贵的离谱。

见我没兴致,也不太勉强,自顾自地又唱又跳。

我和小陆东哥抽了几个烟,便招呼一下大学生,说先走了。

大学生如果要带公主出台,这个钱按照规矩不用我们付。

出来之后,感觉里面的喧嚣和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唏嘘不已。

曾经听小辉说过,他们公司的销售每月都有活动经费,级别越高,额度越大。

全市各家会所的妈妈桑都混得很熟,整日陪客户出入这种场所,可谓醉生梦死。

我问他,那干技术的整天累死累活为他们销售提供炮弹,知道这种情况,岂不是要心里不平衡?

小辉说,所以不能让做技术的知道呀。而且,对于做销售的人来说,其实早就厌倦了这种生活,他们面临的销售压力也很大。

技术出身的我,还是无法理解,一天之内,花去一两个月的薪水,是否太过奢侈。

两千七百多年前齐国的一代名相管仲,就提出了四民分业的概念。

意思是士农工商四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就会混杂,加剧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

当今的中国,做技术的年轻人不再专心做技术,变得心浮气躁。

现在是网络时代,恐怕有些事情,不想知道也很难啊。

所以,做技术的,还是像华为的大部分青年那样,单纯一点的好,任正非式的洗脑,也是无奈之举吧。

小广和小永把GD人爱喝茶的习惯也带了过来,周末时常约我去爬山,爬完山就去惠山脚下的茶馆,煮一壶茶,聊一上午天。

小广叽叽喳喳道:“elber,最近很忙啊?喊你爬山好几次了,都不出来?”

我摆摆手:“哪个男人没点应酬啊。”

小永微闭着眼,很享受冬日里的阳光:“最近elber在哪里发财?”

我拍拍他的脸道:“你能不能把眼睛睁开跟我说话,老是一副禅定的样子。”小永编程的时候也是这个习惯,思考的时候就把眼睛闭起来,如老僧入定,然后猛然睁眼,敲几行代码。

小永微笑了一下,不答。

“他这叫拈花一笑,估计离坐化不远了。”小广在旁边说道。

小永这才把眼睛睁了开来,“elber......我真的要走了。”

我大惊,愣愣地看着他,又看看小广。

小广默然,看来是真的。

“我想回老家做生意。”

又是个想半路放弃技术的,我心里有点不以为然。

“做什么呢?”

“做信号放大器的安装,我们GD你去过的,都是一些城中村和握手楼,手机信号很差的,所以这个信号放大器还是很有市场。”

“和Peter说过没有?”

“Peter也快走了。”

我再次睁大双眼。

“Peter其实一直不想做高速红外这个项目,他觉得红外只局限于RB市场,而且即使在RB,也会逐渐被蓝牙淘汰。Peter主意多,他提了好几个项目,老板都不同意。”

“那也不至于就要走呀。”

“还有一部分原因,和你也有关系。”

“和我?”

“最近一年你实际上已经是红外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Peter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老板以前很赏识Peter的,觉得他技术很好,现在肯定觉得他可有可无了。然后Peter这个人呢,又比较喜欢到老板面前发牢骚,抱怨一下,这根本就是个恶性循环。”

我奇道:“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提辞职报告的时候,老板把我叫去办公室长谈了很多,他还问了我你怎么样,我把你夸了一通。看样子,Peter和老板的蜜月期,结束了。”

我无语,我知道,一旦让老板形成了固定印象,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再多的抱怨只会适得其反,当年孟浩然求仕心切,宦途渺茫,面见唐玄宗的时候说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诗句,语意愤懑,导致玄宗更为不满,心说这不是说寡人看人没有眼光吗,不悦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索性驱逐孟夫子回家。

这就像夫妻间感情没有了,老婆越是闹得凶,反而越是见弃。

小广补充道:“老板嘛,都是向钱看的,估计也觉得Peter拿着这么高的工资,有点不值吧。”

“可这个项目的商务方面是Peter负责的呀,之前sharp的案子也是他谈下来的,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小永平时不说话,其实看问题一向比较全面。

“其实这个对Peter倒是无所谓,我们很多人要求加薪,其实只想公司可以为我们员工做什么,很少去想,我们员工,可以为公司做什么。人在职场,员工和公司互相利用的游戏而已。假如Peter不能在SP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他就不值这个价,自然可以另外去找一家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

小广忽然说:“其实,小永回去的话,我也快走了。”

“我明白,你们家在GD,深圳又是电子行业的聚集地,Peter一走,你们更没道理一直留在这里的。”

我难过地低头。

他们两个是我在SP认识的最好的朋友,除了工作上,平时志趣也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