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西湖梦
34685200000044

第44章

西湖浩翰无际的碧波,千百年来一刻不停地拍打着西湖周边的堤岸,卷起阵阵浪花,日夜发出“哗哗”的波涛声,那波涛声也带走了我们无情的岁月,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丽华—这位出身于金陵世家的大小姐,在杭州西湖边,在新中国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已渐渐从一个天真无暇的姑娘变成了人情练达的中年妇女。早在1972年夏,她已从西湖东南角的长桥边的长桥中学调动到了西湖对面的断桥边的断桥中学教书。换了个工作单位,丽华的工作干劲仍不减当年,她除了担任副校长职务,还担任学校校办工厂—断桥蚊香厂厂长。从此,那长桥、那渡庆庵、那长桥公园、那玉皇山渐渐远离了贾家,成了一家人的永恒的记忆。

1976年4月5日,这天恰好是清明节,在BJ天安门广场,首都人民群众这一天正在悼念着中国一代伟人—周总理,周总理的伟大品格和人格魅力永远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黑纱、花圈,怀念诗抄此时此到笼罩着天安门广场的角角落落。

而在江南的西湖边,柳枝上的碧绿的嫩芽刚刚顽强地吐出,已经在在寒风中的白堤、苏堤、杨公堤等堤岸到处飘荡,湖面上积满了白花花的象鹅毛般的柳絮,白堤、孤山放鹤亭的腊梅花正在绽放它那奇异的謦香,几个月前的这年冬天也是异常寒冷,西湖都结了厚厚的冰层,成千上万的老杭州人都来到了湖中心的三潭印月踏雪观景,那延龄干脆到长生路电台食堂里借了一辆三轮车,载着雪芹、雨芹、怀玉等四五个石头街墙门里的小伙伴行驶在了湖中央,三轮车轮下碾过冰雪,发出“嘎嘎”的声响,吓得怀玉大叫起来……

清明前夕,西湖边又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雪,清明节这天,四周的宝石山、吴山、玉皇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少年宫广场仍然是寒风凛冽,然而,刚刚初中毕业的贾雪芹、林怀玉二人的心里是热乎乎的,今天,他俩双双被东南省军区征兵站体检合格,光荣地入伍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后天将出发去杭州钱塘江南岸的萧山梅林湾海涂垦荒,建设杭州湾大江东荒芜的荒涂洼地。

刚满16岁的林怀玉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正是花季少女,1.65米的个子,在当时的杭州女孩中算是高挑了。她是全班,乃至全校女孩心目中一致公认的大美人,全校男生都知道校文艺班上有个美貌女生名叫林怀玉,人们走过她的身旁,总是不时的拿眼睛多瞟上她几眼,这大慨是异性相吸的缘故吧。就连女生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男同学喋喋不休地在课后议论着她的美貌,甚至把她比作当时的时尚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长着瓜子脸型的著名女演员王晓棠。而那贾雪芹长的也是英俊潇洒,比林怀玉高半个头,1.75米的个子,在当时也算是男生中的标准身材。他也是全校一致公认的男生中的美人儿,同学们往往把他比作《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著名男演员王心刚,英俊挺拔,也是全校男女学生中的青春偶像,阳光少年!雪芹还是学校体育班的体育明星,他多次参加HZ市区中学生运动会的田径和游泳锦标赛,获得1500米跑或800米跑的长跑冠亚军及游泳项目自由泳比赛冠亚军。曾多次打破市、区中学生田经与游泳比赛记录,HZ市少体校多次找到学校,找到雪芹父母,希望把贾雪芹培养成中国优秀的田径或游泳员运动员。

林怀玉也是学校文艺班的尖子,她的独人舞“白毛女”和“天鹅舞”曾多次获得HZ市中学生文艺调演舞蹈比赛第一名,南京军区文工团、SH市芭蕾舞剧团等全国知名文艺团体多次找到学校,找到林家,希望招林怀玉为舞蹈学员,培养她成为中国优秀的青年舞蹈演员、芭蕾舞女演员。

这六、七年,美华与丈夫何刚一直在杭州临A县的东南省“五.七”干校劳动。今天,他们是特意向干校请假来为雪芹送行的,美华夫妇乘班车来到了环城西路,找到了石头街3号,上了红楼一楼台阶,向坐在阳台椅子上的一位老人一打听,说雪芹住在了红楼后面的一间平房,他俩就下了红楼的石阶来找雪芹。原来,去年贾延龄在红楼的北面一排平房又分到了一间15平方米的单间,给雪芹、雨芹兄弟俩住,这间平房与怀玉家的在红楼一楼房间遥遥相对,只隔了约三米宽的露天天井。

这时,头戴红五星的雪芹和怀王正在房间里翻找要准备带去的衣物,打开衣箱,找了半天也找不出一件象样的没有补丁的衣裤……,雪芹眼尖,瞅见门口一前一后进来了二位衣着朴素,穿着已褪了色的中山装的五十开外的陌生人,雪芹不认识,幸亏,母亲丽华走了进来,对雪芹说:“快叫姨妈、姨父,他俩知道你参军,专程从临安来到石头街为你送行!”

.美华进门后,瞧着穿着军装的雪芹,一脸高兴得说:“雪芹,都长这么大了,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你刚来杭州,才三、四岁……”

雪芹打量着眼前陌生的姨妈、姨父,他过去听母亲说起过,知道姨妈、姨父是老干部、早年参加新四军,是老革命家。今天一见,果然一身正气,朴素的外表,一点没有官架子,雪芹赶忙迎上去,叫着说:“姨妈、姨父,你们好,快坐,见到你们真高兴……”

美华仔细打量着雪芹,不住地点头称赞,对丽华说:“雪芹已经长成漂亮的小伙子了……”

美华在床沿上坐了下来,又拉着雪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雪芹,你是我们贾家的下一代,要好好去建设我们可爱的祖国,到了部队,去大江东海涂边,垦荒劳动要不怕吃苦,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贫穷落后,需要你们知识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这时,美华瞟了一眼屋内的身穿绿军装的怀玉,觉得这女孩有点眼熟,惊讶地问:“福妹,这女孩子,长得这么漂亮,也是你们石头街的邻居,你们认识她?”

丽华见姐姐问怀玉,呡着嘴儿,“咯咯咯”笑了起来,“姐姐,你还不知道,她叫怀玉,和我们贾家可有缘份呢,你猜她是谁家的女孩?”

美华看着怀玉,吐了吐舌头,边笑边说:“福妹,要我猜,这女孩子的脸蛋长的倒有点象古代的大家闺秀!”

丽华指着怀玉,柔声柔气地说:“姐姐,她呀,给你猜中了一半,她是前朝的那林家黛玉姑娘的远房后代……”

美华听了,吃了一大惊,心里暗道:“难怪这女孩子有点眼熟,闹了半天,原来是前朝林家黛玉的亲戚,令人琢磨不透的是,这林家的后代怎么也落脚到了杭州西湖边?”

她来不及多想,脸露喜色,“福妹,这么说来,怀玉也是我们贾家的远房亲戚了!”

一旁拉了个凳子坐下的何刚,也微笑地问:“怀玉,你今年多大了?”

怀玉站在一边,红着脸儿说:“伯伯,姨妈,我今年刚满十六岁!”

美华把怀玉拉到身边,亲热地说:“这么漂亮齐整的女孩子,我这一辈子真的还是第一回见着,怀玉,你的父母亲好吗?你也和雪芹一起去大江东垦荒?”怀玉红着脸儿,害羞地点了点头,那俊美的脸蛋越发红得象一只熟透的红苹果。

丽华对何刚夫妇说:“姐夫,姐姐,怀玉和雪芹是同年出生的,在武林小学一直是同班同学,还是同桌呢,她的父母亲也在三年前,和你们一样去了省“五.七”干校,不知你们是否碰到过他俩,他俩离开石头街时嘱托我们贾家照顾这独生女儿怀玉。瞧,一晃三年过去了,怀玉都长成大姑娘了,不知他们父母亲见着怀玉有多高兴啊……”

丽华正想再说什么,只见门“吱呀”一声开了,丽华回头一看,念玉、蝉娟夫妇进了屋。

“小林、小宋,你们怎么来了?”美华、何刚惊讶地叫道。

“何司令,贾书记,你们怎的也在这里?”与此同时,宋蝉娟也惊讶地问道。

原来,何刚抗美援朝回国后,在六十年代初开始担任东南省省军区副司令员,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而贾美华也在六十年代初由省团委书记的岗位被组织上调任为HZ市委副书记。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那年初夏的一天,何刚夫妇双双被安排至杭州近郊临A县省“五.七”干校参加劳动。三年前的1973年,林念玉夫妇也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安排下放至临A县省“五.七”干校参加劳动。凑巧,美华、婵娟就住在干校同一排草房里,美华住草房东边,婵娟住草房西边,她俩白天一起到布满沼泽蒿草的荒野劳动,还常常灰头土脸,疲惫不堪地坐在一起田间休息。不久,美华在一次劳动间隙时,在田间与蝉娟的交谈中,得知她有个独生女儿,想不到竟是眼前的怀玉!

这时,美华热情地招呼说:“念玉、蝉娟,你们快请坐,今天,我俩是特地来石头街为我外甥雪芹参军,特来看看他,为他送行。昨天,我俩接到丽华寄来干校的信,信上说是雪芹参军了!”

婵娟找了张凳子坐下后,兴奋地说:“这真是太巧了,我俩昨天下午也收到了省征兵站寄来的女儿入伍的喜报也赶来,为女儿送行,真想不到在石头街我们又遇见贾书记你们……”

这时,怀玉扑到蝉娟的怀里,抽泣了起来,蝉娟轻轻抚摸着女儿怀玉的头发,含着泪水说:“怀玉,长这么大了,来,让妈好好看看你,瞧,都和妈妈一样高了……”

“念玉、蝉娟,怀玉就是你俩的女儿?”美华吃惊地说。

“贾书记,她就是我的女儿,叫怀玉!”蝉娟说罢,又对怀中的女儿轻声说:“怀玉,过去,快叫你姨父、姨妈!”

“姨父!姨妈!”怀玉走到何刚、美华面前,红着脸叫了一声,就又扑到了美华怀里。

“我家怀玉见了生人很怕羞的!”蝉娟用手擦了一下脸上淌着的泪水,激动地说。

“小林,小宋,我们贾林两家真还有缘份啊!”美华笑了起来。

“何司令,贾书记,今天是我们贾林两家大喜的日子,走,丽华,一起去我家坐坐,喝杯茶,明天再回干校吧!”蝉娟盛情邀请何刚、美华去林家。

“这几年,真苦了延龄、丽华,真要谢谢延龄、丽华照顾我家的女儿怀玉!”坐在一旁的林念玉,呐呐地说着,眼角里也含着泪水。

“念玉,你快甭说了,当年,小雨芹不也是全靠你们林家的帮助,度过了贾家的难关!”延龄也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往事……,丽华听了延龄的话,脸上又挂满了泪水,延龄的话也勾起了林家夫妇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