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二次元千江录
34752200000087

第87章 砂锅炖豆腐

烈火烹沸油,看似盛世;砂锅炖豆腐,难调小鲜。

在企业里不要完全忠于谁,没什么比完整的人格更值得自己效忠的。所谓的效忠是忠于共同的志向和理想,而世俗所谓的忠诚往往是因为投机心理和能力缺乏,只能用这个“忠诚”来保持自己的存在感,也是对自己最深层次的放逐和怜悯。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忠于事、忠于理,而不是忠于人。不要担心不被别人忠诚,只要自己端行守道。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真正推心置腹就不必担心别人不能与你同甘共苦。要求别人忠诚是最愚蠢和最深层次的无能的表现。当然世上99.99%的人是喜欢谈论和表现“忠诚”的。其实“忠”这个字,并不是所有人应该启齿的。“忠”者,中在心上。不偏不倚是谓中,心者智识、行力所内化之“有我”之境,在体现形式上就是“忘我”,也就是遇事第一反应是按照道理该如何而不是根据利害该如何。我不想解释上句话,因为光是讲什么是“中”也能讲出个世界来。通俗意义上的“忠”就是“愚”。

人如果不是出于本真的喜欢而是形势的选择而“忠”,是投机,是心术问题;人发于理解而自愿跟随,多是出于共识,共识消失之时,自然而然也就各行其道。第一种“忠”是最丑恶的“奸”,第二种的“忠”是“君子绝交而不出恶言”。在此之上,还有一层次的“忠”,是彼此忠诚于“道”,行合于“义”。譬如周总理之于***,应该算是第三类。是两者都达到一定的境界后的相互敬服和绝对的信任。谈忠诚的往往本身就是基于不信任,所以再怎么论证也得不出自己能够理解和别人认可的结论。

士为知己者死。第一层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是“为欣赏你的人肝脑涂地”,但是这句话的前提是“己知”,自己要完全了解自己的长短优劣,而且能够明确判断对方无论是从行道、为人、处事还是现实权衡上都能让自己放心寄托。如果单纯的出于好感和利害的忖度,这种死可叹未必可敬。古人早就有忠君、忠国和忠天下之辩,不在一个认知范围,也就不必寻求理解和支持,“夏虫不可语冰”。

世间之至忠不是说“留取丹心照汗青”,更不是“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种终是没有破“毁誉”关,只能算是第二等。再上一等便是“即便粉身碎骨,但求心中不愧大道;即便万夫所指,也能横眉冷对,续行其当行,不必也不需要谁理解。”不窥死生,不退荣辱,不破利害,不舍众寡,奢谈忠诚,不如缄口而敦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个世界上很有意思的就是蠢货骂傻货。谈男人的气节,其实和谈女人的贞操一样。谈气节的是玩套路的,守气节更多的是守面子的。在国内,最恐怖的指责就是道德的绑架,而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中国人不是在拿“道德”攻伐,长此以往,乐此不彼。我们穿着、做着和说着自己认可的“大家、社会、道德”给我们的,从生到死。真正转身问“我”是谁的,最终不是自己把自己吓疯了,就是把自己吓破胆跑到“道场”的队伍里,多数如此。自己检验一下:说我信我自己的多是无知之辈;说我信仰什么教的,多是“欺其暗室”;说信仰现实的,多是以“鸡汤”为藉、以“鸡血”为嗜的;说自己什么也不信的和说自己什么都信的,我就不说了,比信仰现实更可怕。别问我信什么,你觉得呢?随便施舍我点你们的喜怒哀乐就好。

论“心”的问题,多是无定解的。喜怒哀乐的产生往往不是源于真正的“我”,而是源于“披枷戴锁”的我。这个“枷锁”并不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矩”。“矩”与“枷锁”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一些人认为在一个公司里如果不选边站,就是“骑墙草”,哪边风大哪边倒。人不能总是去赌,运气也不可能好一辈子,选边站本身就是局中人自我放弃才做的事情。上天是公平的,“贪巧之功,天不佑也(出自《止学》)”。不选边站,又不是墙头草的一个代表就是苏轼,他不仅不是骑墙,还是倒骑墙。人至察则无徒嘛!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本着真心和诚意去踏踏实实做,别想着邀功,也别怕被责骂,只要别掺杂太多的私心,结果总会比最坏好些。因为别人的好恶而忧喜,因为别人的褒贬而患得患失,本来就是私心在“得失”的天平上滚来滚去。有句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改一个字,借用一下:但行心事,莫问前程。不要想着做“好”事,要用“真心”去做事,其他的再想就多了,譬如未得“禅”时愣要“制毒龙”。

一个公司里光鲜的快的,往往是不能长久的,江郎有才尽之时,拍马屁总有拍到蹄子上的时候。其心不正,其术虽工,要么毁人事业,要么终将自食其果。一辈子就是换个地方再卖“狗皮膏药”,再换个地方卖“大力丸”,自己得意时“杀神灭佛”,自己被看穿时还深深以为“势不我与,时不我与”,最是无药可救。做人做事都务本就好,欣赏与否无碍做我,最多是调整自己的步伐幅度,没必要学步邯郸;弃用与否无碍做我,君子有三“不以为耻(《荀子》)”,没必要自毁镜鉴;攻伐与否无碍做我,看着他们作死就好,不必与之对唱和偕舞。

此心不必求死定,如飘萍也好,随波看浪,逐流转山,竞潮赏月,千万别想离开水,能够于水中得一隅之空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