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一品红
3493300000054

第54章 沉浮 (1)

龙北兆不记得是谁对他说起过这样的一句话,有棋的地方就是江湖。

而这几天,他到了一个全新却又陌生的地方,仙侠镇。

对于这个地方,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有人说这里是棋仙的故乡,也有人说,棋仙一直就住在这个镇上,甚至还有人说,这个镇上有一个陈员外就是棋仙。

不论如何,龙北兆证明了第三点绝对是假的。

龙北兆在这里等一个人,等了两天,到第三天的时候因为闲来无事,索性在一条热闹的街边摆起一道残局。

龙北兆开始只是觉得戴一顶斗笠遮住脸,在街边摆残局的样子很古朴,似乎大侠的风度就这样扑面而来。

他起先并不知道这个镇上喜好下棋的人竟然多如牛毛,才一炷香功夫,旁边围满了过路人。

而龙北兆的规矩是,下注一两银子就可以上前挑战,获胜便得十两。而不论来者择红还是择黑,只要能战成和局,便算得胜。

所有喜好旁观的人必然好事,以一搏十固然吸引人,所以一个个抢着上前受虐,有几个人还差点打起来。

“这个残局我会破……让我来,让我来……”

这个冒充高手的人使劲拨开人群,却只走了十招,被龙北兆巧招顿挫绝杀。

直到中午时分,人群才散去。

只剩下一个人没走,他说:“肖兄弟今天好重的杀气!”

龙北兆一直埋着头,突然听见有人叫他“兄弟”,还以为听错了,抬头却看见故人,原来是小捕头柴浩。

“柴兄,你不在苏州当你的捕头,怎么到这里来了?”

柴浩说:“俗事烦身,欲罢不能。”

龙北兆问他:“相请不如偶遇,只是不知柴兄可有兴趣?”

柴浩淡笑,说:“琴棋书画,略知一二。”

龙北兆伸手,说:“请!”

柴浩坐上石凳,棋盘只齐膝高,他丢下一两银子,然后笑侃:“要赢肖兄的十两银子恐是不易。”

“友谊第一,赢钱是其次。柴兄选哪一方?”

先前那些人都是择红先,柴浩却选了后手。

两人一开始落子如飞,龙北兆低声倾谈:“苏州之后,别来无恙啊。”

柴浩说:“无恙……说起来还真要多谢肖兄救命之恩。”

龙北兆知道他是说在苏州青霜阁发生的事情,却又看到他的黑棋渐入下风似乎难以招架,淡淡一笑,看来对于下棋,他还真的只是略知一二。

“柴兄所说的俗事烦身,不知道那俗事指的是什么?”

柴浩看着棋盘,一阵犹豫,最后低声说起来:“我的舅舅是唐门的掌门人,最近获悉有一个多年不见的仇家近日以来似乎在江南一带活动,恐怕是要重出江湖,所以托付我前来打探虚实。”

龙北兆微微一笑,说:“你舅舅的那位仇家是不是叫做……唐麟?”

柴浩吃了一惊,他是怎么知道的。

“唐门掌门人竟然是你舅舅,这么一说,柴兄原来是有很深的后台背景啊……”

龙北兆说完这句话立刻觉得不对,“深”这个字用来形容后台背景,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大家通常指事情错综复杂就会说“水很深”。

柴浩错误地以为他这样说是对他的后台背景有羡慕嫉妒恨的成分,虚荣心膨胀起来,嘿嘿地笑笑,不过虚荣心和水是一样,只要不冻住,还能热胀冷缩。

因为龙北兆接着说:“可惜我师父说唐门虽然暗器闻名江湖,毒虽厉害,但使用暗器的手段却十分粗浅。”

龙北兆看他脸色难看,又笑一笑,说:“前几日,我却是见到过唐麟的儿子,名叫唐骏,只是未曾与他交手。”

柴浩“哦?”了一声。

龙北兆从怀中拿出一个纸包,摊开纸包,里面是一个别致的耳环……

“神仙坠?”

龙北兆说:“这就是他所使用过的暗器,看来柴兄你认得它。”

“这的确是唐门的暗器。”

龙北兆不多闲聊,走一招棋,锁定胜势。

柴浩皱眉想了许久,怎么也解不开重重杀招,最后只好认负。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白衣童子走近,用一种鄙夷的神色看着龙北兆,这种眼神看谁谁不舒服,他也不例外。

童子劈头就向龙北兆发问:“阁下如何称呼?”

“龙北兆。”

柴浩正吃惊,白衣童子却又说:“我家主人有请。”

“你家主人是谁?”

“仙侠镇远近闻名的陈员外。”

龙北兆心里冷笑,看来真是鸡犬升天,那童子说他主人的时候头抬得老高,真让他有一种把他整个脑袋拧下来的冲动。

“请我去,是有什么事吗?”

“我家主人最喜结交棋道中人,既然是看得起你,你又何必多问。”

龙北兆拂袖,满盘棋子散落一地,他站起来,问柴浩:“柴兄,要不要同我一起去看看,那位什么陈员外?说不定有什么意外的惊喜。”

最后一句话却是意味深长,暗地里勾引柴浩的好奇心。

那童子却皱眉,对龙北兆说话的口气很是不满。

柴浩也站起来,说:“正有此意。”

苏州城外的小河旁,那间幽静的竹屋是显然的就地取材。

风吹过,竹枝摇摆,沙沙作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王如令摇头在笑,然后问他:“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龙北兆只是觉得这句诗念着顺口,历史典故却一知半解,支支吾吾地回答她:“那不就是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的时候所说的吗?”

王如令笑得很欢,说:“《垓下歌》里面确有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但也不是什么项羽在乌江边说的。龙大侠明明就是胸无点墨,却老喜欢卖弄,真叫人受不了。”

“我错了……不过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

王如令收起笑容,静静地说:“荆轲受命刺秦——刺秦就是刺杀秦王。在易水岸边,荆轲就唱了这首短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明知道刺杀秦王是死路一条,却不逃避,舍身赴死,那就是当时的侠客。”

“我只知道有一招凶猛的剑式叫做“献鱼肠”,似乎也跟这个典故有关,荆轲刺秦虽然自己难逃一死,却还是成功了吧?”

“献鱼肠”这个典故其实是说伍子胥荐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和荆轲秦王半点关系也没有,可历史典故在龙北兆的口中随意就被篡改了。

王如令眼睛不眨地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你是故意这么说呢,还是真无知?”

从来只认为女人见识短浅的他,现在却被女人说是无知,现在只好哈哈地干笑两声,假装是故意的。

王如令递给他一支竹剑,说:“我现在离你不足十步,你用刚才所说的剑招“献鱼肠”向我进攻。”

他认为这一招的要义就是快捷迅猛,虽然使的是竹剑,也丝毫不减其威风。龙北兆竭尽全力使出这一招,王如令却轻而易举地避开,并且回身擒拿,将竹剑夺了过来。

转身又是一脚,将龙北兆踹倒在地。

王如令微笑着把他拉起来,然后将竹剑丢在地上向后走,一边走一边向他解说:“你所用的招式就是招式,生硬呆板,同你的性格却截然相反。这一招“献鱼肠”虽然架势丝毫不差,在你手中使出来却华而不实,看来你也是只通皮毛,未得精髓。”

话音未落,王如令转身疾攻,用手指攻了一招“献鱼肠”,龙北兆猝不及防,被她一击即中。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就是这一招的精髓所在。”

龙北兆点头称是,然后对她恭维起来:“王姑娘,论武功才智,你都不是寻常人。但是最让人佩服的却并不是这些。”

“那是什么?”王如令只是笑,倒看看他要怎么拍马屁。

“你先帮我解开穴道,我才告诉你。”

解穴之后龙北兆却故意不说话,他捡起竹剑,又在比划刚才的招式。

王如令皱眉看着他,显然是要生气了。

“啊……王姑娘最让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

他放低语调,接着说:“明明长得美若天仙,却要自我摧残,不是装男人就是摆臭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