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之期,亦是中国学术向现代性转型之季。四川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边远地区,无论社会变迁,还是学术文化转型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四川学术转型与尊经书院的创办和发展关系甚为密切。1875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所设课程为经、史、小学、辞章,其中尤重经学。1879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聘请湖南著名学者王闿运担任书院山长,主讲春秋“公羊”学。书院曾把学生在经、史、辞章方面的优秀文章刻为《蜀秀集》,后又将《尊经书院一、二、三集》刊刻印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尊经书院开始由主通古学转向传授“新学”,增设天文、舆地、中外交涉、商务、测算等现代科目;还创办了《蜀学报》,鼓吹西学。后几经变更,书院成为四川大学的前身之一。其中的许多著名学者,如廖平、宋育仁、谢无量、吴之英、张澜等都曾入长或执教于四川大学及其前身各校。这一转变堪称是四川学术转型的主流。
20世纪20年代以降,祝曾同、何鲁之、叶秉诚、束世澂、丁山、柳诒徵、萧公权、伍非百、吴虞、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胡鉴民、蒙思明、刘咸炘、缪钺、李思纯、任乃强、吴天墀等名家先后活跃于四川学坛。这批学者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学术更急剧地向现代性转型之季。他们的经历与学源差别极大,有留学西洋者,有来自中心区域者,也有纯属川中地方学者,在新学旧学变换之中所持观点异趣互见。但从总体上看,他们又都处在从旧学向新学过渡的过程之中。来自中心区域的徐中舒先生和留学归国的李思纯先生等已大体走上现代科学史学的道路。但更多学者如蒙文通、刘咸炘等却与廖平等相似,皆由经学而新学,既与古学有剪不断的联系,又受时代的影响而不同程度地涉足新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风貌,为中国古学向现代性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掘这一区域性学术转型的进程、成就和特征,是全面考察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晚清民国四川学术丛书》拟逐个研究此间四川有代表性学者的学术渊源、学术成就与学术特点,以图较充分地展示晚清民国时期四川学术转型的历史形态。
编者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