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3506600000083

第83章 印度高科技发展的启示(6)

中印政府领导人都认识到,要巩固来之不易的解放和独立,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科技,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但是,作为经过长期殖民和半殖民统治的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贫穷和科技落后的基础上,如果想完全依靠本国的自主创新来加速科技发展,并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是难以做到的。一是因为中印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实在太大,难以在短期内缩小这种差距,二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科技基础薄弱,科技人才匮乏,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问题。三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而科技自主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展中国家在短时期内难以筹集到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经过解放和独立后六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印在诸多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0年代后,中国经过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印度逐渐成为“世界办公室”。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中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但是它们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依然很大。

3.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可以缩短差距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科技差距,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某个科技领域的差距。中国在1950年代依靠苏联援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当时某些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差距;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对中国制造业大量投资,进一步缩短了中国在某些制造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也在1950—1960年代依靠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援助,缩短与当时世界原子先进技术的差距;依靠苏联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在某些制造领域与当时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差距;1960年代中期,印度在美国与世界银行的支持下,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软件开发公司通过大量承接西方跨国公司的软件开发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在软件技术领域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可见,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某些领域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凭借软件优势以及低成本的人才,印度公司准备开发自己的产品,然后销往全球各地。印度正向下一个高度看齐,即科技创新。

二、发展高科技更要立足创新

引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科技差距,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先进的技术是不可能从国外引进来的,引进技术虽然可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安全,因此,要发展高科技,发展中国家必须立足自主创新。

1.先进技术不可能从国外引进来的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引进先进技术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其中包括许可经营、参股、建立合资企业、建立技术联盟、技术开发外包或收购目标企业等。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运用那种渠道,任何发展中国家也不可能从国外引进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为了保持自己在某个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它们往往只可能出口那些已经过时或落后的技术,只不过比发展中国家已经达到的科技水平略高一点的世界三流技术甚至四流技术。它们根本不可能向国外出口真正的先进技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试图以市场换技术方式,通过利用外国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外资仍然主要投向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的一般加工业,其中60%分布在产品过剩、生产能力闲置突出的消费品工业。外资集中的密集型加工装配企业大量引进的都是生产装配线这样的硬件,而却很少引进以工艺流程、图纸、专利、专用技术等为形式的软件。

2.依赖引进技术危及国家安全

由于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不可能将其最先进的技术或设备输出到国外,因此,技术落后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引进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或设备。如果长期依赖引进技术,将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也将影响国家国防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外国投资汽车制造业,使中国汽车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其中附加值高的部件,我们始终不能掌握其关键技术。在很多行业,外资企业也不激励国内企业创新,反而吞噬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空间。如果让关键技术和标准掌握在外国跨国公司手里,中国的技术依赖性将越来越大。实际上,西方国家跨国公司总是想利用其拥有的先进技术长期控制发展中国家市场。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始终对我国进口与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有关的技术及跨国公司掌握的重要产业技术,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尖端技术,实行进口封锁。我国在大型民航客机制造业领域与美国麦道公司合资,虽然在技术方面获得完全成功,但是终因涉及国家战略利益而被美国单方面终止。即使美国免费向世界各国提供的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也不是免费午餐,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危机国家安全的克星和灾难。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像航空航天、电子芯片、核工业这样的国家战略产业,只能自力更生,无法依靠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3.发展高科技只有立足自主创新

由于发展中国家难以引进到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即使是外国跨国公司在某个发展中国家从事一些研发活动,也存在着阻碍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可能,因为现有技术越先进,其进行技术创新成本就越高,它们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即那些性能改变较小、风险较小、成本也较少的创新项目,而不愿意进行可能改变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创新”。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发展高新科技,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上,而应该立足于本国的自主创新。著名的“阿罗替代效应”揭示,国内企业的创新动机可能比外国跨国公司更加强烈。当然,国家整体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厂商的创新效率,因此,我国应在技术成熟的产业内鼓励国内企业联合,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鼓励国内企业出口和向海外投资,以扩大视野和市场。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正式提出“自主创新”,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已认识到,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依赖于外国资本。科技发展的主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国家战略产业和民族企业手里。因此,我国在发展高新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的进程中,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

三、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正是由于真正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一个国家如果完全依赖引进技术,把高科技发展的命运完全托付于人,则对国家安全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制定高科技发展战略时,必须审慎考虑如何协调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考虑未来产业发展时,也要注意协调外来技术与本国技术的关系,推动国家科技自主创新高级化。

1.利用引进技术促进自主创新

独立后,印度政府领导人指出,为了实现技术自力更生,需要引进先进技术;现在引进技术是为了终止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自力更生。这在一定意义上阐明了技术引进与技术自力更生的关系,也在一定意义上指出了技术引进与技术自主创新的关系,即技术引进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实际上,如果不能实现技术自主创新,通过技术引进也难以促进技术自力更生。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和企业都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促使印度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促使技术引进的途径增多,除技术贸易和吸引外资外,还包括收购兼并拥有核心技术的海外企业,在海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与国外企业建立技术开发联盟,委托第三方的专业研发和设计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等。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引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利用技术引进来促进技术自主创新。中国浙江万向集团的经验值得考虑,其在欧美设立并购参股19家公司,收购系列公司的品牌、技术专利、客户资源及全球市场网络,迅速提升技术和形象平台,正在成为拥有自主开发能力、品牌体系和市场控制能力的全球性系统零部件供应商。

2.自主创新促进技术引进高级化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强大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则这个企业不需要引进一般技术,而要求引进高级技术。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强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则这个国家不再需要引进一般技术,而要求引进高级技术。可见,自主创新可提高国家技术自力更生的能力,也能推动技术引进的升级。实际上,长期以来,当印度向国外进口技术时,国外技术拥有者只愿意向印度提供比印度现有技术水平略高的技术,而绝不愿意提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或技术输出者当时已掌握的最先进的技术;只有当印度的技术水平上升一步时,国外技术拥有者才愿意向印度提供更高一级技术。可见,只有技术的自主创新,才能促进技术引进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印度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适合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适用的先进技术,并不断向其他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既满足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也增强了印度引进高级技术的能力,促使西方国家向印度出口更加高级的技术,从而为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创造了更加重要的条件。因此,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可以促使技术输出方出口更加高级的技术,促使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高级化。

3.技术引进高级化促进自主创新高级化

一个企业能引进到更高级技术,就为这个企业更高级技术自主创新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个国家能引进更高级技术,也为这个国家开展更高级的技术自主创新创造了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引进高级化可促进技术上自主创新高级化,可以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尽管发展中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跳跃式发展,但是通过技术引进,促进技术上的自主创新,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高科技发展进程中可以选择的道路之一。当然,在发展中国家高科技发展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可能由于大幅度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跳跃式发展,快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中国华晨、奇瑞、吉利、哈飞等公司引进人才、引进关键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平台、委托国际著名专业设计公司开发车型、全球采购零部件,集成全球资源开发,自主研发汽车制造技术,推出自主品牌轿车,就是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成功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