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鲁迅早先是好朋友。鲁迅多次劝说林语堂别去弄些什么“幽默”、“闲适”的散文,应施展他的英语长项,翻译几部外国名著。林语堂的英语水平是一流的,按说,鲁迅的建言颇有道理。可是,林语堂并未盲从,他自有主见,偏偏不把主要精力搁在翻译上。试问,还有谁能比林语堂更了解林语堂呢?谁也想不到,自1939年开始,林语堂先后用英文写了8部长篇小说,首部《京华烟云》即轰动欧美,使之一举成为世界文坛重磅级小说大师。假设,当年林语堂唯鲁迅之命是从,也盲从一点,缺乏自己的主见,作为后代人的我们或许能多读见几本林氏翻译的外国名著,但世界却少了一位小说巨人。由是可知,“主见”对于成大器者多么重要。
1888年,巴黎科学院举办了一次有奖科学论文征文活动,征文规定作者除交科学论文之外,还需提供一条人生格言。俄国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娅获得了论文和格言一等奖,她的格言也被世人传诵:“说自己知道的话,干自己应干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
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数学史上第一个女教授,她也实践了“做自己想做的人”的格言。
社会上,不少青年学子,因为盲从而误入歧途,如跟着别人吸食毒品、酗酒赌博,在别人的鼓舞之下逃课、离家,在别人的怂恿之下打架、偷窃。
因为盲从,很多人看到别人穿什么就穿什么,别人看什么书自己就看什么书,别人买基金自己也跟着买,完全不管这些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只知道跟着潮流走,就这样慢慢的在盲从里丢失了自己的追求,丢去了自己的主见,最后连自己独立的人格也丢失了。
时代需要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人,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一代宗师或者名垂青史的大学者。但是我们可以做好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做好我们的选择,我们不必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请从现在起,拒绝盲从,认真地去做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