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3509500000192

第192章 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1)

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

如果你喜欢江南细腻的山水,可有人偏要让你住到粗狂风沙的塞外去;如果你嗜好“粤菜”的甜润,偏有人请你饱餐川菜的火辣;如果你喜欢过乡村过悠闲的生活,然而偏偏有人带你在城市嘈杂混乱的街上闲逛……你会开心么?不会,但是别人是故意和你的喜好做对吗,不是。

只是很多时候,之所以会让自己和别人都不开心,主要是人们错把自己的喜好当作了别人的喜好,错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了别人。

凡事不要“以己度人”

孔子有句至理名言,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处世、且可以终身奉行的真理:自己所不希望的、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这的确是一种宽和、大度、风雅的高尚行为。然而,“以己度人”也是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在实际生活中, 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

《庄子》中有一个被称为爰居的故事。

爰居是一只美丽、歌声动听、舞姿优美的海鸟,楚王于是将它捉来,为它建最华丽的宫殿,做最美味的佳肴,请来最优秀的舞娘为它跳舞。总之楚王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了爰居。但是,爰居还是郁郁而亡。因为楚王喜欢的东西并不是爰居所好,所以给了也是白给。

现代人尤其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常常犯了和楚王一样的错误,把自己喜欢的、认为是对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最常见的,就是包办了孩子的需求——带孩子买他自己的东西,无论小孩多么喜欢的东西,只要大人认为难看就不可以买;去公园,也要去大人指定的公园;再大一些,上兴趣班,也是在大人的兴趣范围内做选择;上学了,孩子必须按照大人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时间。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以己度人”,或者凭自己的想象一厢情愿地代替孩子做事。很多人将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就寄望于下一代;自己童年存在的某种缺陷,希望能够在孩子身上补偿。我们把自己认为好的,应该做的都强给了孩子。把我们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判断事物,按自己的想法去估计别人。

正如吃饭时喜欢给别人夹菜的人,夹到别人碗里的有时只是自己喜欢吃的菜。人们把自以为正确的、有益的、快乐的东西给了孩子,可是却没有发现,这些所谓正确、有益、快乐只不过是你自己的观点。

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妻,相依为命,恩爱的生活了几十年。吃饭时,老头儿总将鱼头夾给老太太,老太太总将鱼尾夾给老头儿。其实老头喜欢吃鱼头,老太太喜欢吃鱼尾。他们就这样做了几十年,把各自喜爱的东西给了对方。直到有一天各自说出自己的爱好时,才知道美好的心意变成了终生的错误。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吃鱼了。像这样甜蜜的“己所欲”,也最好“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