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3509500000068

第68章 谬误1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2)

白大妈是一个吃苦耐劳的模范人物,在整个村子她家种的地最多,喂的牲畜最多,她整天在田间地里劳作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太阳还没有出来,白大妈已经拿着锄头到了地里,太阳已经落山了,白大妈还在田里。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白大妈家却还是村里最穷的,什么原因呢,因为白大妈不愿意相信科学种田法,科学喂养法,虽然她每天都那么辛苦,也吃了足够多的苦,却因为效率太低,方法不对,依旧是过着辛苦却贫困的日子。

更让人费解的是,白大妈似乎已经对这种吃苦习以为常了,并没有想找机会摆脱这种吃苦的日子,所以她这种状态就一直在延续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需要吃苦的时候,但在这时候,你是接受这样的苦日子,任劳任怨的活着;还是一边吃苦,一边找机会摆脱这种苦日子呢;还是等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应付了,就要从苦日子里抽身出来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长时间能吃苦,会让你适应那种能吃苦的生活,扼杀了你的创造力。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人要成功,不但要有耐力,还有有机遇,和环境的道理。所以说到底,吃苦与成功有一定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吃苦耐劳是成功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必然条件。

生活中的苦本身来就是一个灵活的东西,不同情况当不同对待,如果把苦比作空气稀薄的高原,让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登山,他有可能上去,而对于一个有心脏病的人,这种鼓励则有可能是催命剂。苦就好像是一个砂轮,如果你是一块好钢,会被它磨得越来越锋利;如果你是一块铁,或者一块木头,则有可能被它搞得形销骨立。

吃苦不如巧干

有这样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远远胜于肯干实干。

于会是湖北的一个农民,原来他靠种着几亩水稻过日子,虽然天天早起晚归,但是日子却还是捉襟见肘。后来他在农技员的指点下,意识到了不能死死的苦干,而是要巧干。通过科技考察,发现于会家的地很适合种鲜花,于是借了6万元,种植了近4亩地11个品种的大棚鲜花。每个季节都有鲜花上市,销到了全国各地,给于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春节期间,每把鲜切花卖的价格就更高了,每年的夏季,出花率会更高,高峰时每天能出三四百把。种花不仅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为他开辟了一片新的事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