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特别是最后几天里,原本比较好学的廖成反而显得没有那么刻苦了,他只和原来一样照常听听课,看看书,还时不时下课休息一下,在教室外的栏杆边看看树、看看天、望望远,有时还到弟弟班级那儿去走一走,看一看。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
是不是真像他表现的那样,已经胸有成竹了?就看这一场吧。
很快大家伙儿一同步入考场。
事前,不管是平时成绩好的还是表现差的,在考前各自使尽了手段:学习认真的还是看了又看记了又记;而那些鲍鱼之刺们,夹带、凳雕、纹身、暗号……手段无不用极,其中某些手段高明得让人叹而观止,令人疑心有这聪明劲儿怎么不用在学习上——那绝对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看,坐在前面的这位,现在正偷偷地给旁边的同伴打着暗号,看他着急的模样,分明是催促那个同学快点给他来答案,而同伴正在咬着笔尖思索着,真不知道他平时怎么不用心学一点;而旁边右首是李纱,看她埋头苦练的样子,别人定以为她学习不错,可自己分明可以看到她的眼睛是斜着的,那是在偷看旁边一位同学的试卷,但是这是按正式考试的考场布置,两张桌子之间相隔一米多,真奇怪她的眼力怎么这样的好;而左首的同学频频示意自己,还丢过来一个纸团,上书:帮帮忙大哥,给点答案,感激不尽!还有一些同学在桌子下摆弄先进武器——手机……对于这类案例,监考老师是抓不胜抓,防不胜防,开始还认真了一把,后来看大家都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只要不闹出大动静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算了。(这也恐怕是应试教育的阴暗一角吧,太过于重视卷面分数而忽略品德与实际能力的培养)。终于,考完啦啦啦……
又挨过一关,至于后天的成绩,没看到同学们发泄似的那种尖叫吗?让它见鬼去吧!
过了一劫,不值得如此吗?
廖成考得很轻松,试卷刷刷几笔很快完成,也就一忽儿的事,并不是不想早点交卷,只是考虑到周边同学的心情,他下学期还想和他们更进一步,把关系搞得融洽一些,不像初来时一样,好多人那时可都是用有色眼镜来看他、排挤他。呵呵……现在嘛,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当成绩单出来的时候,他们可能要唤我做“成哥”了吧?他想。
接下来,休息两天,等着领完成绩单,大家可以舒服地“蛙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