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3553100000032

第32章 人无自信不成功 (1)

你可以不相信天,不相信地,不相信伟人或名流,但是,你不可以不相信自己。天无法改变你,地无法改变你,伟人或名流也无法改变你,但是,你自己却可以改变自己。

信念是成功的保障

人生最大的破产就是失掉自信。当一个人没有自信心时,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正如没有脊椎骨的人是永远站不起来的。

成功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真正取得成功的却是少数人。于是有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有人哀叹自己运气不佳,也有人觉得自己生来就不如别人,于是随波逐流,甘于过平庸的生活。

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的思想与众不同。成功是一种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的想法。要让想法产生结果,就要通过具体行动。成功与失败最重要的差异,就在于行动的方式。要改变行动的方式就要改变思维的模式。每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时,是凭借自己的观念在作决定。

一个人的行为跟他的观念有绝对的关系。假如你觉得身体很重要,你会设立一些健康的目标,会开始做一些有益健康的事情;假如你觉得财富很重要,你会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去积极地行动让自己致富;假如你觉得朋友最重要,在你面临抉择时,通常你会选择朋友而舍弃其他。所以要真正改变一个人的行动,就必须改变他的价值观,改变他的信念。

我们深受一些消极观念的影响,如“我不够好”、“我不太聪明”、“我运气不好”、“别人都不喜欢我”、“这辈子我完了”等等。许多痛苦、恐惧、煎熬都是受了这些自我设限的消极观念的残害。试想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很笨,面对难题,他会以“反正我学不会”为借口而搪塞过去。他不会觉得自己该对“学不会”负责,因为他认为“学不会”的原因不是个人不努力的结果,而是他无法控制的遗传因素。

相反,如果一个人自认为聪明能干,他是不会容忍逃避困难的。因为这样会损害他的自我形象,是对自我的否定。在生存竞争中最后赢得胜利的人,一举一动中总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的非凡气度一定会使人自然对他产生特殊的尊敬。人人都可以看到他生机勃勃、精力充沛的样子。而那些被击倒在地、陷入困境的人,却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他们看起来缺乏自信与决断力,无论是行为举止、谈吐态度,他们都容易给人一种懦弱无能的印象。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意大利的米兰斯拉歌剧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许多著名歌剧院,都曾多次邀他加盟执棒。一次,他去欧洲参加音乐指挥家大赛,在决赛中,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位。小泽征尔拿到评委交给的乐谱后,稍作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之音。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出了问题,就让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觉得不和谐之音。至此,他认为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这是他的错觉,乐谱不会有问题。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难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犹豫,甚至动摇。但是,经过再三考虑,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委席上的那些评委们立即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此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乐家。

试看世界上一切事业的失败,大多数并不是由于智商、资历、经济等等的原因,而是因为缺乏自信。

人生最大的破产就是失掉自信。当一个人没有自信心时,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正如没有脊椎骨的人是永远站不起来的。换句话说,处于信心庇护下的人能从束缚、妨碍、担忧和焦虑中解放出来。他有行动的自由,他的能力也能得以自由发挥,而这两种自由对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说,对于成就大业来说,信念是必不可少的。

高木是一名刚入行的推销员,推销的是复印机。当时日本正处于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时期,由于复印机价格特别昂贵,所以绝大部分机关和公司都很少购买。因此尽管高木每天都跑四十家单位去推销复印机,但常常是他连大多数机构的大门都没能进去;即使勉强进去了,也见不着管事的人。

尽管如此,高木仍然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一天,他想办法来到一位主管的家中登门拜访。不料这位主管冷淡地告诉他:“我已经下班了。这里不是办公室,一概不谈公务。你请回吧!”

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倒高木,他决定下次再去拜访。不过,这一次依然没有成功,这位主管的口气更加坚定,他说:“如果你还不走,那我就要报警了!”

由于一切收入都来自成交以后的利润分成,一连几个月下来,高木连一台复印机也没有卖出去。没有生意做成,他自然身无分文,出差在外时住不起旅馆,只好在火车站候车室里过夜。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这份职业,他不止一万次告诉自己:成功属于你。

他每天都会给公司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客户来订购复印机,但每次都会得到值班员有气无力的答复:“没有人来电话。”直到有一天,值班员变了口气,告诉高木,有家银行公司有意购买,必须尽快联系一下他们。

出人意料的是,这家银行公司竟一次性购买了总价30万英镑的10台复印机,按照40%利润计算,高木得到了丰厚的报酬。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工作中取得的第一次成功,为他以后的工作起到了无可比拟的鼓舞作用。从此,高木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连他自己都难以置信。凭着那股不倒的信念和惊人的毅力,半年后,高木已经成为公司最优秀的销售员了。后来,高木又成为了日本最优秀的推销员之一。

当然,积极的信念不是高傲自大和自以为是的自负,而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信念。自信是抵制错误导向和坚守正确决断的必备素质。只有自己不动摇,才能帮助动摇者。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获得胜利。

做事前先说服自己

大富翁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功,在于他对事情独立、理智的思考,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在每次投资之前总要先说服自己。

在创造财富史中,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与众不同。他白手起家,在40年内积聚了150亿美元的财富,是全美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他致富之路并不是在华尔街从事翻云覆雨式的投机活动,而是依靠老式的长期投资。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坚毅、理性和自律的性格。巴菲特说,投资成功并不需要过人的智商。

巴菲特是证券经纪人之子,从小就生财有道。一名友人说,巴菲特5岁就在奥马哈老家前人行道上摆摊子向路过的人卖口香糖。后来又从清静的自家门前移到行人较多的朋友家前面,售卖柠檬水。朋友说,他想的不只是赚零花钱,而是要致富。他在念小学时,就宣布要在35岁之前成为富翁。

他曾在当地高尔夫球场上搜集可以卖二手的高尔夫球;朋友记得与他一起到奥马哈赛马场,在地上寻找人家无意中随手丢掉的中奖票根;他在祖父的杂货店批购汽水,夏夜里挨家逐户地推销。青少年时他送报纸,每天早上送近500份,每月收入175美元(在当时,许多全职工作的成人也不过赚这么多),然后原封不动地把每个月的薪水存起来。他经常埋首苦读《赚取1000美元方法1000种》,这是他最爱的书。

他迷的是股票,正如别的孩子迷飞机模型一样。他把股价制成图表,观察涨落趋势。他11岁首次买股票,买了3股每股38美元的“城市服务”优先股,升到40美元时脱手,扣除手续费后,净赚5美元——这是他在股市的首次收获。

他14岁时,用1200美元积蓄买了内布拉斯加州16万平方米农地,然后把它租给一名佃农。21岁时,巴菲特从各项投资中攒了9800美元;他日后赚进的每一块钱,几乎都源自这笔资金。

不久,巴菲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华顿学院就读两年,后来又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均成绩优异。他一面攻读商科和金融,一面工作不懈。后来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研究院,得到著名教授本杰明·葛瑞翰的启迪,对投资之道就此开窍。葛瑞翰首开风气之先,以规律作为选择股票的依据,不玩投机把戏。

葛瑞翰认为,若仔细研究公司发表的数据,分析它的收益、资产、成长率,就可以发现该公司市场股价之外的实际价值。诀窍是:在股价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甚多时买进,并估计股价必会在市场里调整到应有价格。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别人小心谨慎的时候,你要贪;别人贪的时候,你要谨慎。”

1951年大学毕业后,巴菲特对《史坦德—普尔股市指南》爱不释手,寻找葛瑞翰所谓的“雪茄烟头”股,也就是几乎不用花钱就能买到、但还有一些赚钱能力的股票。他效力于葛瑞翰在纽约的投资公司,至1956年,个人财产已从9800美元增至14万美元,是回奥马哈自己创业的时候了。

1956年,巴菲特和妻子苏茜在他祖父的杂货店附近租了一幢房子,召集了7名近亲好友为小股东,以105 100美元创业,成立了巴菲特联合企业公司。1962年,他已拥有多家不同的企业,总资产将近720万美元,其中100万美元属于巴菲特夫妇。两年后,他管理的公司总值2 200万美元,他个人的资产净值近400万美元。

巴菲特的研究狂热,使他在投资人中显得卓尔不群。他阅读枯燥的企业书籍,就像小孩看漫画一样起劲儿。看报纸的金融版,他每一行都不放过。朋友对他的股市知识心悦诚服,认为没有人比得上他;向他请教他总是谦和而言简意赅地说,不要一窝蜂跟着别人抢购,要根据事实。别人不会告诉你哪些股稳赚不赔,一切要靠自己。

巴菲特能独立思考,又能专心致志于事业,这使他如虎添翼。在奥马哈,每到黄昏,他会去商店买份刊有股市收盘价格的当地晚报。回到家,又阅读一大摞公司年报。他曾对朋友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资料或马经,而他的嗜好则是更多地赚钱。

巴菲特从来不信理财顾问所说的话,他说:“假设手上有100万美元,如果尽信内线消息,一年之内就能破产。”考虑哪种股票值得投资时,巴菲特得先说服自己。他很早就认识到相信自己的判断最为重要。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像巴菲特那样,做事前先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小张职大毕业后来到广州发展,兴高采烈地抱着自行准备好的简历去参加各大人才交流会。整个会场里几乎到处都有拥挤的人群,唯独海尔公司的展台前冷冷清清。

他好奇地走上前去。当他看到海尔公司招聘启事上的内容后大吃一惊:招聘40名业务代表,并且指明要名校的毕业生,还得有3年以上从业经验。他想:条件这么苛刻,难怪没人敢贸然应聘。

海尔公司的招聘条件着实让小张吓了一跳,他考虑着到底应不应该去试一试。小张作了这样的考虑:虽然自己没一条符合条件,可海尔公司业务代表的工作十分符合自己的求职理想。应该尝试一下,相信一定会成功。就算真的不行,也只当是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说服了自己后,他走到应聘席前坐下。一位中年主管对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指着那招聘启事面无表情地问:“启事上的要求,你都看完了吗?”他点了点头说:“我都看过了,但是很遗憾,我既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也不是名校的毕业生,只有职业大学的大专文凭。”

“就你这样,也敢来应聘啊?”那位主管看了他一会儿,冷笑了一下说。

他微笑着说:“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所以才敢来应聘,而且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这份工作做好。”接着,他又补充道:“真要具备启事上所有的条件的求职者,肯定不会应聘业务代表,至少也是公司的主管。”

说完,他把自己的简历递到主管的手里。那位主管并没有回绝,高兴地收下了。转天,他接到了录用通知。据说,那些苛刻的条件只不过是公司故意设置的障碍而已,其实他和主管交谈之后,就已经通过了公司的两项测试,那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勇于挑战条款的信心和勇气。

成功属于自信的人

自信心就像能力的催化剂一样,它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

一位面临毕业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一个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所读的大学不怎么样,而整个将来也就这样被决定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一般人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常令人感到忿忿不平。老师您的看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