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全集
3554400000012

第12章 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利润--投资经济学(3)

提起李嘉诚先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从16岁开始创业,拼搏到73岁时,前后用57年的时间,给自己创造了126亿美元的家产。126亿美元啊,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李嘉诚也因此成为了世界华人的首富。但是我们要以此细算开来,假设我们有一万美元,每一年复利可以达到28%,用同样时间,我们也可以做得同李嘉诚一样的出色。大家也许会觉得,一年28%的利润并不高,甚至也有人会说,他们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比这高得多的收益,但事实上,成功的艰难不是在于一次两次的暴利,而是持续的保持。

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他的回答不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而是“复利”。著名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创立人梅尔更是夸张地称许复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 也许我们会认为这完全是在夸张,但是我们来看下面这三个例子就知道是不是在夸张了?

事例一

从前有个国王,他的心情一直很郁闷,于是就张榜公告天下,说如果有谁能让他的心情好起来,他就可以满足这个人的一个愿望,且不管这个人的愿望是什么?

发明国际象棋的人看到皇榜后,马上就揭下皇榜跑去皇宫觐见国王,说自己能治愈国王的心情。当他把象棋拿给国王,并教会国王怎样玩后,国王的心情顿时变得异常高兴。于是,国王就问国际象棋的发明人,说:“你希望寡人帮你实现什么愿望,但说无妨。”国际象棋发明人说:“陛下,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往这个棋盘放上米粒就可以了。而放的标准就是在第一个格子上放2粒米,第二个格子上放4粒米,第三个格子上放16粒米,以此类推,一直放到棋盘的第64个格子。”国王说:“这小菜一碟的事情。”于是,吩咐仆人抬两袋米来,然后按要求摆放。谁知,两袋米很快放完了,仆人又拿了几袋米,可是一会儿又全放进去了。这时,一个掌管国税的官员说:“要不我们先算一下这个棋盘64个格子总共需要多少米吧。”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第64个格子需要的米数是整个国家足足需要10年才能生产出的米的数量!

事例二

彼得·林奇在其《选股战略》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1626年,一群新移民用价值24美元的饰物从印第安人那里买下了曼哈顿岛。360年后,有人谈起了这桩买卖,那些人不免要谴责买者的奸诈,嘲笑卖者的无知。但仔细一算,结果令人惊叹不已:A.曼哈顿岛现值:560亿美元【1986年】;B.假设印第安人将饰物换成美元然后存入银行,利率按8%复利计算【存入360年,利息高一些也无可厚非】,1986年的资金价值是26万亿美元!

事例三

将一张厚一公分的硬纸对折叠加20次,最后的高度是多少呢? 20公分、20米、200米?其实,这些都不对,真正的数字应该是10485米。

由此三个事例,你就知道了复利的魔力有多大。

如果我们把复利应用到自己的投资理财活动中,那收获绝对是巨大的。

假设你现在投资10万元,以30%的年收益以复利形式增长,30年后的增值幅度将是2620多倍,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投资10万元,30年后的资产将是2.62亿;即使按照15%的幅度进行增值,30年后的资产也是662万。

所以,在复利模式下,一项投资所坚持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回报就越高。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得到的回报也许不理想,但只要将这些利润进行再投资,那么你的资金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你的资金就可以登上一个新台阶,这时候你已经在新的层次上进行自己的投资了,你每年的资金回报也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投资。

这种由复利所带来的财富的增长,被人们称为“复利效应”。不但投资理财中有“复利效应”,在和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其实也广泛存在着复利效应。比如,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是一种复利效应。有的企业只追求眼前利益,在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文化方面缺乏积淀,没有发展后劲,久而久之,企业要么发展不下去,要么仍然是小打小闹。但有的企业目光远大,设定了远景目标,注重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市场中提供的机会扩大规模,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一年一个台阶不断登上新的高峰,虽然中间也会有波折,但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就会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大企业。

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复利效应,一个国家只要有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下去就能实现经济繁荣,从而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中国这几年的经济与综合国力增长得那么迅速,就是得利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这个时髦的词汇,实质上是追求复利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复利揭示了成功投资最简单的本质,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复利”的魅力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坚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竞争中胜出的法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智者相逢韧者胜。有的人或企业只使用单利的计算方式去经营,而有的人和企业一开始便讲究“眼前利莫轻取,百年利尽谋之”的复利计算方式去经营。因此,其带来的收获自然就不一样了。

给未来买一份保障:保险

这个世界充满了灾难,而在灾难面前,保险尽管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至少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且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2009年6月,一架从巴西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大西洋上失事。机上所载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失事飞机上有9名中国乘客,其中有5人因为在乘坐飞机之前买了保险,所以,根据保险约定,这5人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款。这5人中,其中有一人够买了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畅享人生”年金保险产品,保险金额为24万元,因为这种保险是按照40倍保险金额赔付的,所以这一个人能获得该公司的960万元的保险赔付。另外有两人购买了中华联合财险的“世纪出行”意外伤害保险,可以获得该公司的50万元保险赔偿金额。而又有一人购买了太保财险的“卡式君安行意外险(07版)”,可以获得该公司的50万元保险赔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业开始成为一种热门的行业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保险就是人们为了对付由意外事件──疾病、事故或其他不幸──引起的财务风险而购买的安全性。它就像一把保护伞一样,能为未来提供一份保障。原则就是投保人按期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但如果投保人所保险的事件发生,保险公司将进行赔偿。所以,保险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有作用的,但是保险并没有消灭风险,而是转化了风险,把原来由投保人自己承担的风险转化为由保险公司承担。

保险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1】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按商业原则所进行的保险,所以又称为金融保险。这种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疾病、伤残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其保险金责任的保险行为。商业保险根据保险的标准和保险的范围,又可分为财产保险、信用保险等。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个人、单位、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个人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残废、失业、死亡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时,给予本人或其供养直系亲属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法制性、固定性等特点,每个在职职工都必须参加,所以,社会保险又称为社会基本保险,简称为社保。这种保险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险,参加这种保险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国家、单位分担了大部分保费,个人所缴保费比例很小。其次,享受国家的补贴。如医疗、养老等,国家给参保人不少补贴,相当于国家给参保人的福利。

【3】个人保险与人身保险

个人保险是以个人或家庭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身体或健康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4】财产保险与商务保险

财产保险是以物或其他财产利益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广义的财产险包括有形财产险和无形财产险。商务保险是以工厂、商店等经营单位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5】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

自愿保险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由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而实现的保险,绝大部分保险属于这一类。而强制保险则是由国家颁布法令强制被保险人参加的保险,所以又称为法定保险。

买保险能规避风险,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险,心里就不怎么踏实,但保险是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保险多,保障也多,但购买保险是需要成本的,我们购买保险的目的就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较全面的保障。所以我们在买保险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按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