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3554700000017

第17章 婚恋心理学--让“难念的经”变成“幸福的经”(2)

恐婚症,是指年轻的男女在即将结婚的时候,却担心婚姻会稀释爱情,担心会被生活琐事所烦恼,担心未来的婚姻生活和将来会不幸福,于是在面对婚姻时他们莫名的恐惧,并望而却步了。

每逢过节或者好日子,总能在街上看到设计新颖别致的婚车和耀眼的新娘、新郎。结婚是件美好而浪漫的事,可在这温馨一片的情调里有的婚姻却被蒙上了“玫瑰灰”。一种在医学上被称为是“都市恐婚症”的病让一些新人们止步于婚姻殿堂的门口,因为担心未来的婚姻生活和将来的不幸,于是他们望而却步了。

从古自今,恋爱、结婚、生子都是人生的三大喜事,让人幸福不已。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婚期的逼近,许多准新郎和准新娘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甚至产生了临阵脱逃的念头。这种症状,其实是一种回避心理在作祟,心理学家称之为“结婚恐惧症”。

曲先生最近很是烦恼,他说2006年的时候自己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比自己年小1岁,而且相貌出色、温柔大方、心如菩萨。初次见面之后,她的形象在自己心中不可磨灭。接触几次之后,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在恋爱初期,他们彼此惺惺相惜,幸福得就像开得灿烂的花儿一样。曲先生说,刚开始觉跟她在一起的日子,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从她那里,自己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理解和关爱,他说他们两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对未来也都有美好的规划,所以,在那时他就认定她是自己此生非娶不可的女孩。

可是,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她发现女友的脾气越来越不好,越来越难以对付,对自己越来越不信任,变得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还会无缘无故找他麻烦,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冷嘲热讽他。曲先生说,他从来没有发现她是那么的自我,而且听不进他的任何意见,却总在挑他的毛病。很多时候,还会为了一句有口无心的话而不依不饶,暗自垂泪。

曲先生说,刚开始自己太喜欢她了,所以每每发脾气的时候,不管自己是对是错,他都会耐心地哄她高兴,然后又无原则地向她认错。但时间长了,曲先生说自己真的觉得很累,觉得跟她在一起太压抑了,所以想到了分手。曲先生说,自己是家里的独苗,从小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中长大,没有受过半点委屈,可现在却反过来天天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她,那种无奈之感真的是难以言说。

曲先生说,女友不生气的时候,非常的温柔可人,体贴入怀,让你不由自主地就想把她捧在手心里,但现在脾气越来越坏,因此有了分手的念头,可是自己的心理也很不是滋味,始终拿不定主意。而且她身世可怜,打小父母就因为关系不好,后来离婚各过各的,但就是没有人愿意抚养她,她就只能跟着奶奶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受此影响,所以在她的心灵里,她特别希望自己能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且曲先生在他们幸福的时刻,也曾经给她许诺要照顾她一辈子,疼她一辈子,爱她一辈子,要和她分享自己的快乐。

如今,两人结婚的房子买好了,自己的父母也在催促着他们赶紧结婚,然后生一个孩子。可是,只要一想到她的坏脾气,曲先生就对结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不知如何是好。

对此,心理学家说曲先生患上的是一种心理疾病,即心理学上的“结婚恐惧症”。从古到今,恋爱、结婚、生子都是人生的三大喜事,让人幸福不已。可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婚期的逼近,许多准新郎和准新娘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甚至产生了临阵脱逃的念头。这种症状,其实是一种回避心理在作祟,心理学家称之为“结婚恐惧症”。

“结婚恐惧症”是一种很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根源与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有绝大的关系。在全国各大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处理婚姻关系的内容的报道和讨论,因为媒体对婚姻负面生活的广泛宣传,这在无形之中就会给那些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以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那些准新人对婚后生活做过多考虑,所以当面临婚姻时,他们就对婚姻表现出恐惧和逃避,很多人还因此而推迟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故事中的曲先生就是广大受害者中的一个。

染上恐婚症的人,会对未来婚姻有一种恐惧感,通常“症状”是烦躁、脾气比较急、爱发火,有的人会沉默寡言,不愿多说话,进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婚前,你究竟恐惧什么呢?让我们来对症下药,见招拆招:

1.担心“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走出婚前恐惧症,首先要摆脱对婚姻生活的幻想,不要存在过高的期望与奢望,不要认为爱人样样都好,完美无缺,蜜月真的比蜜还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家庭的诞生,就意味着负担的加重,意味着双双要为家庭尽力尽责任,尽自己做丈夫和妻子的责任。要有为爱人、为未来的小家庭甘心吃苦受累的决心,要宽容和谅解爱人的缺点。

2.包办婚姻,对未来老公不够了解。男女双方需要不断地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这是最重要的婚前心理准备。多了解一下再考虑结婚,或者婚前长谈一次,尽可能多的互相了解,或许可以消除对未来婚姻的恐惧感。

3.担心和婆婆合不来。婚前就应想到婚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不仅只为和爱人生活在一起,还有双方的家人以及亲戚朋友,要学会与她们和睦相处。在婚前乃至婚后一段时间内,应该创造条件去认识和熟悉那些应该认识的人,以免婚后因许多陌生人闯入自己的生活而感到紧张和引起失误,从而伤害夫妻感情。

4.担心家务活儿干不完。家务的价值和其他任何劳动一样,是一个主妇尊严和价值之所系,绝不能轻轻一笔带过。尊重家务劳动不但是新版《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突破性成果,也是男女平等的根本前提之一。

5.担心婚外情,害怕离婚。多看一些幸福婚姻的报道,了解外遇和出轨只是婚姻的小部分案例。要相信爱情,相信婚姻,同时也应该多学习一下升温爱情的小招数,只要用心经营,婚姻真的会很美好!

6.担心婚后不自由。在步入一段爱情生活的初期,单身惯了的人可能会有许多的不习惯,比如讨厌二人天天相对,比如讨厌生活琐事,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轻言放弃。不妨为自己设定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时间段,在这期间去尽力承担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度过心理适应期后,你对爱情与家庭的信心,一定会飞快增长。

7.担心他不是自己最爱的人。虽然他可能不是你最爱的那个人,但是他将是你现在和未来最亲密的人!有些爱情永远是远观的好,有些甜蜜还是珍藏的好,你最爱的人也许并不适合做你的老公。珍惜现在,你就一定是最幸福的新娘!

心理学课堂:

1.谨慎对待婚姻的想法是对的,但因为谨慎而放弃婚姻是不可取的。

2.婚姻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绝穿鞋,也许避免了因为鞋子不合脚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钉子上,到那个时候,你或许会意识到,婚姻其实也是对的。

出轨心理--欲望与理智的较量

婚姻情感出轨,是指婚姻中的两个人,其中任意一方,违背了夫妻忠实原则,出现情感或行为背离家庭的行为。

深夜,寺里一人一佛,智者坐,人站。

人:圣明的智者,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智者: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惟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人:是的。

智者:你离婚,然后娶她。

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智者:在婚姻中没有爱才是残忍和不道德的,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经不爱她了,你还犹豫什么?

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智者:那她就是幸福的。

人:我要与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她应该是很痛苦的又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智者:在婚姻里她还拥有她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对她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正所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是你。

人:可是我要和她离婚后另娶她人,应该是她失去了我,她应该才是痛苦的。

智者:你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人:她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个,她不会爱上别人的。

智者: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吗?

人:我,我,我……

智者: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智者: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人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惟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呢?

人:我,我,我……

智者: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智者: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人: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智者: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是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的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惟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智者:看破不说破,你去吧!

人:我现在真的知道我爱的是谁了,她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尤其面对感情,无论它的到来是早有预谋、或是悄然而至,很容易就被它逼得走投无路,心中的灯塔猛然坍塌,在突如其来的黑暗中失去了方向。这时,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做出什么事都不会出人意料、说出什么样的话都仿佛理所当然。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终于能够翻然悔悟。

在科技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中的很多人处于出轨的边缘、已经出轨或者是出轨终止的状态,但是无论那一种出轨都是精神倍受折磨的历程,它不管是出轨的感觉是甜蜜还是痛苦。因为,“出轨”的后果是难以预计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但无论什么样的后果都是危险性大于安全性。

1.离婚。离婚是一个最痛苦的过程,相信不用举例,大家也能想出很多血淋淋的实例。

2.继续维持。继续维持出轨行为是让人很伤脑筋的行为,比地下党还地下党,想要做到一丝不露还是很难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有一天事发东墙,那就是卷铺盖出门的日子,就是不出门也会给家庭蒙上阴影。

3.出轨终止。在权衡出轨的后果后,主动终止与无形,这还是比较睿智的。

生活中,不少女子发现丈夫有了出轨苗头后,整天严密监控其手机通话记录、短信、MSN聊天记录等,其实,这样做一旦被丈夫发现,很容易为两个人本已经脆弱的情感下了一层霜。弄不好,把男人本来就游移不定的心赶到其他女人的怀抱。那么,当夫妻双方中,果真有一方出轨时,那么,另一方该如何面对对方的出轨呢?

心理学专家的建议是,你要学做一位聪明的妻子,对他根本不用虎视眈眈,整天一副“狼来了”的紧张架势。可以从生活细节上、点滴的相处中留意,他稍有“风吹草动”你就可以明察秋毫。当然,你还需要相信和宽容你的丈夫,在对他工作和生活的悉心照顾中还要留意他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波动,用女性的善解人意来化解他的不快,让他能得到充分的宣泄,不给外人以机会。

对于男人来说,没有人愿意心力憔悴地应付完妻子,还要去和外面的女人藕断丝连,很多时候,出轨也不是他们心甘情愿想要做的事情。一般来说,男人在升官发财、出差应酬或者失望低落等关键时候,容易放松心理警惕,面对的诱惑往往会更多。如果能牢牢把握容易出轨的关键时刻,内心一直装着妻子,同样可以事半功倍,保护幸福美满的家庭。正所谓守住关隘,便可以让城池不失。

心理学课堂:

1. 防患于未然,把出轨的萌芽尽早除了。

2. 理智战胜激情。

3. 多想想出轨的后果。

一见钟情--心理上的致命诱惑

一见钟情,是指在你内心深处有你所欲求的一种生活,而你知道某种人可以带给你那种生活,当你遇见那种人,他她的特征很符合你内心的印象,你内心极度需要他她能够带给你的那种快乐,所以你陷进去了。

在电影电视里或者一些文学中,我们总能够欣赏到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像是前世约定了的一样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某个特定的地点浪漫的邂逅,然后一见倾心,从此成为白头偕老的爱人。比如,《红楼梦》中,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这个妹妹我见过”。《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一见面便互生爱慕之心,《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偶遇于西湖而订下“终身”。这种瞬间产生的男女之爱是不是文学家故弄玄虚而编撰出来的呢?不,这的确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特征储存于大脑之中,就像把数据储存于软盘中一样,称之为“爱之图”。这张图最早由父母勾画,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修正与补充。随着年龄的越大,图像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具体,然后,在某种契机下男女双方相遇,在第一次目光相触时就迅速捕捉到对方的外貌以及服饰等信息,并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对方特征与所储存的图像越是相吻合,大脑产生的信息就越强烈,体内的“化学工厂”便开足马力产生大量兴奋物质,在脑中形成一种幸福激素,引起诸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等变化,心中激情涌荡,于是便有了“一见钟情”的现象发生。

而心理学家对“一见钟情”是这样解释的:现实生活中,“一见钟情”在男女间发生也是有心理依据的。通常情况下,钟情男女初次相见,除了对对方良好的学识风度、优美的身体仪表、得体的进退谈吐等外显人格特征表示悦纳、接受、欣赏外,异性交往在审美标准上的“生理效应”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因素。可以认为,陷入一见钟情的双方,一般都伴有一定的亲近、愉悦、爱慕等情感的或生理的体验与感受,这正是异性相吸的“自然”基础,特别是对那些“条件”相当的男女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