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性的88点反思
3555200000013

第13章 人性的弱点反思(2)

当你在选择另一半时,你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到底适不适合我?而不会去想,我到底适不适合他?

当你在谈合作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我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而不会去想,对方从我这里能拿到多少好处?

……

人永远是趋利避害的,永远是首先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再现实不过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矛盾和纷争了,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会对与自己利益关系紧密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在与不太熟悉的人相处时,为了能与之建立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为了经济目的、合作目的等等,你最好谈论一些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他对什么感兴趣,看他最在乎什么。

一个美女肯定很在乎她的容貌;

一个老板肯定很在乎他的事业;

一个老人肯定很在乎她的健康;

……

他最在乎什么,当然需要你去观察和体会,但仅仅谈论还不行,还要让对方有获得的可能,你要提供他所需要的,或是帮助他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要打破一切为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想着自己如何从他人那里获得利益,这样的话,人们肯定会远离你。

所以要想获得对方的认同和支持,就得满足他所需要的,这种需要可能是他感兴趣的话题,可能是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做到“投其所好”,这个非常关键。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求一个人办点事,当你们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你会发现,不管你怎么说,对方都不太关心,总是敷衍地应付。对方不是在听你说,而是在做或想别的事情;或嘴里应付着你,眼睛却注意别处;或转移话题,跟你瞎扯……

此时,你就得想办法改变现状,突破障碍,你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对方心理上的漠不关心,先提一些他关心的事情来作为诱导策略。

对一个收藏爱好者你可以跟他谈谈古董;对一个足球迷你可以跟他谈谈他喜欢的球队、球星;对一个注重养生者你可以跟他谈谈饮食与运动……

当对方非常热情的跟你聊上后,你再言归正传也不迟,而且他对你会产生莫名的亲近感,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你离成功也不远了。

其实,只要你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你得到的时候,而这个过程有时候不易被人发觉,而有时候会很明显。

英国皮鞋厂的一位推销员曾多次拜访伦敦的一家皮鞋店,但其拜会老板的请求都被鞋老板拒绝了。

这名推销员琢磨,皮鞋店的老板最想要什么呢?应该是节约成本,扩大销售额,获取更多利润。

一天,他看到一份报纸上刊登着一则关于变更鞋业税收管理办法的消息。他想,这则消息一定有利于皮鞋店节省费用,于是,他带上报纸,又来到了这家鞋店。大声地对鞋店的一位售货员说:“请您转告您的老板,说我有路子让他发财。不但可以让他大大减少订货费用,还可以本利双双赚大钱呢。”

这一招果真有效,很快,老板同意接受他的拜会。

总之,要想得到别人的欢迎及合作,你必须知道他对什么感兴趣,这个让他感兴趣的事可能是他曾经的辉煌,或者是他胜人一筹的财智,再或者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等。

4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总是追求错误的

东西

追求是人类的一大特点,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追求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好事。但是,如果人们一味放纵自己的欲望,总是追求错误的东西,求而不得,就会陷入痛苦的深渊。为什么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瘠,痛苦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追求了太多错误的东西,追求无止境,痛苦也永远没有尽头。相比之下,把握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把它做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去强求,这才是明智的。

北野是日本京都永平寺的方丈。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四方云游。20岁那年,北野在云游途中,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个人结伴而行。他们爬过一条山路后,感觉有些累了,于是来到一棵树下休息。那位嗜烟的行人给了北野一袋烟,北野接受了。北野抽过烟后,称赞烟的味道不错,于是,那位嗜烟的行人便又送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二人分手后,北野想道:“这样令人舒服的东西,也许会侵扰我的禅定,我应立即停止,以免积恶成习。”于是他抛掉了烟管和烟草。

3年之后,北野开始研究《易经》。时值冬季,他需要一些御寒的衣服,于是他便写了一封信,托一位旅人带给数百里外的一位老师,希望老师能寄些衣服过来。但冬季几乎都快过去了,既没有衣服寄来,也没有老师的信传来,他好不容易才熬过冷酷的严冬。北野利用易经之理,占卜此事,占卜的结果是,信并未送达。不久之后,他的老师寄来一封信,信里果然没提到寒衣之事。

“如果我以易经去做此准备的占卜工作,也许会毁坏了我的禅学课程。”北野对此又起了警惕之心。接着,他就丢弃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易经之术。

北野到了28岁那年,又爱上了书法和汉诗。对于书法和汉诗,他每天都在钻研,每天都在进步,也获得了老师的赞赏。但后来北野想到:“如果我不及时停止,我就要成为一位书法家或者诗人而非禅师了,这不是我所想要的。”从此,北野不再舞文弄墨、习字赋诗了。

后来,北野专心于禅学,终于成为了一代禅门大师。

北野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禅门大师,就是因为他足够清醒,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追求的,而哪些是错误的,应该及时停止的。人生就是这样,你拼命追求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你不去追求的,未必就是错误的。明白你的追求是对是错,非常重要。正确地进行思考是追求成功的重要条件。用正确的方式来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才能够成功。

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找到正确的追求方向和追求方式。这样,我们就不会按照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下去,我们的痛苦就会少一些。

42乐于征询他人的意见是自己成功的秘诀

我们经常强调人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但这并不代表独断专行,更不代表刚愎自用。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当别人拿许多意见来供你参考时,正是你可以利用的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无缺的机遇。如果你错过了这种机遇,蒙受最大损失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其实,一个人参考别人意见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他是否聪明,相反,一个人获得外人助力的大小,可以决定他的伟大程度。一个聪明、有所作为的大人物,最能利用种种方法使人主动向他提供意见,并且善于审查这些意见,从中摘取有益于自己的加以利用。反之,那些庸碌无能的人们,往往不懂得征询他人意见的方法,即使获取了人家的意见,也不能加以正确的选择和适当的利用。

美国历届总统中,最肯虚心求教于人的,莫过于老罗斯福了。他每遇到一件要事,常常召集与那件事情有关的人员开会,详细商议。有时为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参考,甚至发电报至几千里外,敦请他所要请教的人前来商议。

而美国早期政界名人路易斯·乔治,治理政务也以精明周密而声名远播,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学问还是常感怀疑。每当他做好了财政预算送交议会审核之前,几乎都和几位财政专家聚首商议;即使一些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肯放松求教的机遇。他的成功秘诀,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多多求教于人。”

有人说,美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贾里最爱听人对他发表意见,尤其是指责他的错失。他常常征求公司职员的意见,任何人对他说话时,他无不倾耳恭听。

古今中外的伟人中,善于使用“求教于人”成功秘诀的,真是多得不胜枚举,我们简直可以说,通常身为领袖的人物,大多有着这种乐于征询他人意见的习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鲁宾逊上校正在前线督战,属下有两个违反军纪的军人,逃到德军前线去了。鲁宾逊立刻命令队伍中的一个上尉,带领一支兵马,前去将犯人捕回。但这个上尉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事先既不周密计划,也不征询别人的意见,单单仗着那股愚勇,草率地前去血战,结果吃了一场败仗,全军覆没。

在失败的消息传来后,鲁宾逊只好再命另一位上尉,率领另一支兵马前去。这个上尉就深明成功的诀窍,他先去找了一位法国军官,把自己将要实施的计划告诉了他,并征询他的意见。那位法国军官当然乐于指教,便根据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一个最稳当的方法,他用这方法去做,果然将犯人安然捕回。

同是两个勇敢的上尉,只因前者喜欢独断独行,以致功业无成反而遭受杀身之祸;而后者由于肯向人虚心求教,不但保障了自己的生命,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我们说:求教于人不但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反而更显示一个人有思想、肯进取、有智谋。试想,你独断独行,即使侥幸成功,又有什么值得格外自傲呢?

也许你常常看见有些资格老到的人,能够独断独行而百无一失,便觉得万分羡慕,其实你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些人能够独断独行而百无一失,正是由于他们在平日肯多多吸收学识,累积多年经验的结果。他们的作为,绝非那些学浅识陋、专以自炫“聪明”而独断独行的年轻人所可比拟的。

柯金斯担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时,有一天晚上,公司里有事要发通告信给所有的营业处,因为十分紧急,所以这天晚上公司里的职工全体动员协助,连总经理柯金斯先生,也工作得十分紧张。当时柯金斯命令一个年轻的下属帮忙套信封时,那个下属认为做这种事情有碍他的身份,便争辩说:“我不愿意干!我到公司里来,不是来做套信封的工作的。”

柯金斯听了这话当然怒上心来,但他仍若无其事地说:“好吧,既然做这件事对你是种侮辱,那么就请你另谋高就吧!”

于是那个青年一怒而出,跑了许多地方,换了好几种工作,最后他还是鼓起勇气重新回到福特公司。他与柯金斯先生见了面,很诚挚地说:“我在外面经历了许多事情,经历得愈多,愈觉得我那天的行为错了。因此,现在我仍想回到这里工作,不知你还肯任用我吗?”

“当然可以。”柯金斯说,“因为现在你已完全改变了。”

柯金斯先生提供给那青年的意见并没有错。如果那个青年当初接受他的意见,又何必到外面去兜那样一个大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