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3563600000037

第37章 赵构的烦恼

我们都认为岳飞是秦桧给害死的,秦桧也因此而遗臭万年,成就了他的千古骂名。杭州“岳王坟”的前面跪了四个人,秦桧、秦桧老婆王氏、万俟卨、张俊,此四人在岳王爷坟前跪了八百多年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几个佞臣乃白铁所铸,经历了八百年飞霜雪雨和世人的唾弃,有口不能言,有冤无处诉。因为害死岳飞的主犯却逍遥法外,得以善终。他们几个充其量就是个马仔,属从案犯,完全可以转作污点证人,指认主犯减轻处罚。那么主犯又是谁呢?我认为是高宗赵构。

秦桧等人确实是编织罪名,卑鄙无耻地害死了岳飞。但这只是岳飞之死的一个因素,不是主因。还有的史书说:南宋“绍兴议和”以后的第二次议和,是导致岳飞之死的另一原因。完颜宗弼(金兀术)惧怕岳飞,二次议和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岳飞的人头,南宋朝廷为了达成议和,答应了金的要求。但我认为这也不是岳飞之死的主因。那么导致岳飞被害身亡的主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赵构的烦恼”。只要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就有烦恼。赵构的烦恼有三:第一:无子。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但都不说,至少在皇帝面前从来不提此事。岳飞有一次被高宗召见,君臣相互问候,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完成了会见,公事谈完了,高宗很高兴,气氛很融洽。岳飞也很高兴,说了一句:“皇帝是不是该考虑过继个儿子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啊!”赵构的表情我们现在无法考证,但心情显然是愤怒的:你岳飞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了一点战功就口无遮拦了?就你明白,所有的大臣都知道,怎么就你一个人说呢?我还不到四十岁呢,你知道我就生不出儿子来啊?赵构说:“这是朕的家事,岳爱卿就不必操心了,做好你自己分内的事吧。”这已经很给岳飞面子了,要是换了别人,赵构还不得当场把他咔嚓了。岳飞此时也感到很后悔,这真是皇帝不急大臣急,立谁当太子跟我有关系吗?谁当了皇帝我还不只能是臣,现在还“当着矬人说了短话”。这件事对赵构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赵构的烦恼二:国家的江山是很需要武将的保卫,但那些个手握重兵的将领可靠吗?他们的士兵可都是自己招募的,只知有将军不知有皇帝,天长日久必将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一个“苗刘兵变”已经使高宗胆战心惊,岳飞等将领那个不是佣兵十几万,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皇帝不好当啊!其他的将领还算识时务,高宗在临安给安排了住宅,分了地,他们都搬来了,家眷也接来临安居住了。皇帝不怕武将贪财或好色,只要你爱好一样,我就能控制住你,我就安心了。偏偏这个岳飞,是不近女色、不好钱财,把我赏的钱全分给他士兵了,孑然一身,又臭又硬。高宗在临安给岳飞分了将军楼,岳飞上表说:国之未复,何以为家。就是不肯来居住。每天跟他的士兵吃住在一起,他到底要干什么?岳飞还动不动就撂挑子,岳母病亡时,岳飞向朝廷提出上庐山守孝三年,因当时宋金两国战事正紧,高宗没有批准,派使者上庐山召回了他。公元1137年,刘光世因病被高宗罢去兵权,岳飞上书想收编他的部队,高宗一开始同意了。但转念一想,“岳家军”已经很强了,不能在把这支军队交给岳飞了,就感变了主意,不给了。岳飞指责皇帝出尔反尔,负气出走,二上庐山。南宋此时正值用人之际,高宗来连下了三道谕旨,岳飞不给面子,就是不下山。高宗无奈,再派岳飞的属下和好友王贵和李若虚,亲自上门去请,威胁王贵与李若虚要是请不回岳飞,将以军法从事。双方僵持了近三个月后,岳飞才回到军中上任。岳飞这个人太让人琢磨不透了,也太拧了,你说你跟皇帝较什么劲,高宗对掌控他毫无把握。

第三:金国手里掌握了要挟赵构的王牌——“徽、钦”二帝,据说金兀术在临死前就曾经告诉金国皇帝:我死了不要紧,你接着跟宋朝打,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亮我们的王牌,把“徽、钦”二帝往汴梁一放,看赵构还有什么咒念!这招太损了,对赵构来说简直就是杀手锏,你爸和你哥都在汴梁,你还不来磕头归顺。赵构是何等的聪明,他岂能不知。岳飞就偏不管这一套,整天喊着:“收复旧都,迎回二圣”。你说他要真是率军直捣黄龙,灭了金国,迎回了“徽、钦”二帝,赵构的位置往哪摆,不懂政治啊!岳飞功成名就之时,就是赵构交出皇权之日。换了你是赵构,你能让岳飞直捣黄龙吗?这也就是在岳飞军遥望汴梁,中兴有望的关键时刻,赵构突然叫停的原因,也是就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迫害致死的主要因素。岳飞在军事上无疑是个天才,但在政治上……

综上所述,秦桧等只不过是杀死岳飞的工具,工具而已。没有皇帝的首肯,几个大臣就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官封“枢密副使”的岳飞?所以我说杀死岳飞的真正幕后主谋是宋高宗赵构!

高宗摆平了岳飞后,顺利与金达成合议,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赵构奉金国正朔,向金主上表时自称为侄,可能是赵构自幼缺少父爱,现在身边又没有亲人,顺便找了个叔叔孝敬。你都是我叔了,不能再来打我了吧?宋金两国迎来了短暂的和平,终于不打仗了,不用出海了,于是赵构在临安过起了“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完美生活。公元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领兵来犯,没等渡江就被部下所杀,金世宗(完颜雍)继位。此时的赵构已经在位36年,五十多岁了,比金国的新君年龄大,还得管人家叫叔,这多不好意思啊。

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构传位与养子赵眘(宋孝宗),自称太上皇。赵眘是赵氏宗族之子,属宋太祖赵匡胤一枝,幼年被赵构选中,养于宫中。赵构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我儿子岁数小,让他管你叫叔吧!卸下了沉重包袱的太上皇赵构,活了81岁,崩于公元11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