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濯尽浮尘:每天傍晚的心灵清洗课
3665800000017

第17章 怎样看清上司的心思——知己知彼,让职场生活更和谐

记住职场生活的六大法则:

协作法则:自己能动是必须的,

推动别人是高尚的。

自省法则:别人不喜欢你是正常的,改变自己,让别人喜欢你是明智的。

失败法则:消极无奈是不受欢迎的,能在方式方法上找原因是值得鼓励的。

个性法则:世界上的牛都是白色的是会让人厌倦的,一大群牛中出现一头紫牛是最动人的。

关爱法则: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情的,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需要关爱的。

潜隐法则:随易张扬是会招来麻烦的,在等待机遇时不断修炼是智慧的。

家庭生活中,搞好婆媳关系是家庭和睦的秘诀;工作中,与上司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此,需要声明一下,不要刻意讨上司欢心,尤其不能像一些无能的人变得像哈巴狗一样巴结上司。但与上司关系不和谐就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而能成为上司眼中的常青树,对做好工作是有利的。假如与上司关系不和谐,这种较难堪的局面很可能会让你慢慢丧失对工作的热情。

要想改变职场中的这种局面,我们不妨从发现上司的心思开始。

有才能的人一定讨上司喜欢吗

实践表明,有才能的人会有更多被雇佣的机会,但要获得晋升,往往需要才能之外的东西。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许多怀才不遇的人,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才能之外往往不懂得与别人协作,成为了同事不喜欢的人,这也就难于成为上司的左臂右膀。多数人的工作不需有超人的才能,只要尽力而为,不自行其事,就能顺利的完成。

记住,上司更喜欢让他以及其下属感到可信任的人。

上司为什么不喜欢你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上司,也没有天生的好下属。改变别人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改变上司更是困难,那么积极主动改变的就只能是你自己。那些不讨上司欢迎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当你真正改变自己时,你与上司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检讨一下,你是否有这些行为:面对上司的目光,你总是直视,还是躲躲闪闪?当你得知上司的隐私,你是从不议论,还是侃侃而谈?与上司交换看法时,你总是表现得很坦率,还是隐瞒、夸大?也许你不是最优秀的下属,但你是尽力争取做最好的下属,还是得过且过?假如你做不了最好的,你是努力成为上司和同事最信任的人,还是弄虚作假?如果你的行为都是“还是”前面的,上司就不可能不喜欢你。

哪种失败者能得到上司的“橄榄枝”

“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的历史典故,你也许还记得。同样是在工作中失败了,上司却喜欢这样的员工——把失败归咎于某种能够改变的事情上。相反,那些把原因归结为自身诸多不能克服的弱点上的人,是不讨上司喜欢的。此外,上司也不喜欢那些找借口、没有责任感、把问题往别人身上推、没有乐观心态的人。

工作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要是你老说自己无能,甚至把无奈的叹息声让隔壁房间的上司知道,你的处境自然就变得不妙了。你要知道,事情没做好,上司的心情也许比你还糟,你不能为他排忧解难,反而把事情搅乱,还态度消极,自然得不到上司的“橄榄枝”。

有个性的人真不讨上司的“欢心”吗职场生活中,个性较强的人容易和上司产生矛盾。这时,你要是把自己的个性摒弃,那更糟糕的事就会马上来到。因为唯唯诺诺、时时事事都听上司的话,知道上司错了,不敢及时纠正,上司会认为你原来是个“窝囊废”,一点眼光也没有。要是你为自己辩护,并试图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你成功了,上司又会认为你在看热闹,没有真心真意地做事,反而陷入了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

其实,有个性的人与上司有摩擦,上司也会暗暗自省,要是发现你有合理之处,他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得双方在矛盾冲突中建立新的和谐。

上司不渴求下属的关心吗

工作中,许多上司都比较严肃,他们高高在上,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人都一样,有“七情六欲”,工作压力也会让上司感到心情压抑,只是他一般不在下属面前表现出来。此外,家庭关系也会影响上司。因此,上司也有脆弱的时候,也需要心灵鸡汤。你应当予以适当的关心。一句祝福的话语,一个淡淡的微笑,一杯香茗,一个小笑话,都可能会像石块投入宁静的深海——“胸怀被敲开,一颗小石块,都可以让我澎湃”,对心海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怎样才不会误解上司的意图

一般来说,误解上司意图并不是上司下达任务不清楚。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误解上司的意图?

其实,很多人误解上司的意图主要原因是在接受任务时过于紧张。在上司发布任务时,虽然你边听边点头回答“是是是”,但你并没有认真听。此外,有些人不善于提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上司肯定会讲清楚。但在细节上,你要是不厌其烦地问,上司可能会认为你啰唆,可这比不问而完全误解上司使工作造成损失要好得多。

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你听时很认真,问的也很多,但还是误解了上司,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因为你与上司缺乏共鸣,而上司会认为你没有全局意识,不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现状与进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与上司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关系,争取让他与你像朋友一样讲话,在平等友好的氛围里正常交流,而不是像猜谜一样去猜上司的心思。

你是羊群中的骆驼吗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刚进公司的优秀员工被上司解雇了,理由是:“我这里已经有好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后来他们都成了行家,然后突然出去自己办公司,拼命想挤垮我们。”

虽然是个笑话,但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刚进公司的员工不宜张扬,应当懂得韬光养晦。按照《周易》的观点,刚进一家公司时,如果你是龙,一定要学会做潜龙。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到支持者,尤其是得到上司的支持。过于张扬是很危险的,别人往往不服你,甚至把你当做“虫”。你的上司会为你的决策感到突然,认为你太嫩,太毛躁;你的下属会感觉到茫然,认为你不了解情况。多给上司、下属,也给你自己一点时间,做“潜龙”,这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基础。记住,在初期阶段,作为“潜龙”的你,至少应当做好以下的事:

(1)持续不断地更新你的知识链,提升素质,不要幻想你头脑里的“丰富知识”能支撑到你职场终结那一天,花点血本提升自己,老板会觉得你是个积极向上的人,有培养前途。

(2)珍惜每个培训的机会,因为它是企业福利的一部分。

(3)外表给人一副永远生机勃勃的样子,对手头工作始终充满激情且斗志旺盛,你的部门也因你的年轻心态而变得富有朝气和活力。

(4)在企业,你不必像机关职员那样善于揣摩上司的眼神,但他随口交办的事你也必须第一时间完成,因为他一般不会再重复第二次。

(5)永远不要和上司解释工作失误的原因,因为他只有时间听你汇报结果,而没有时间听你解释过程。

最后还需要奉告你几点。“潜”当然不是永远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非总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当你一旦出头露脸成为众多下属中最出色的一个时,你更须小心。原因是在你不是最棒的一个时,你没有完成任务是可以理解和得到原谅,至少可被宽容三次,相反,你成为公司中最杰出的员工,上司和同事对你会有更高的期望值,做什么事你都应该是表率,应该做得更好。如果只完成任务,那就是不够格;倘若是出了点差错,就得面对众多的批评。

到了此时,你会认为自己今日的成绩是运气好,而不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不对的,它会使你有些松劲。要知道,逆水行舟,一松则退,你会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颓势。批评会使你“恼羞成怒”心理失衡,认为是周围有人故意与你作对,时间长了,要是得不到积极的肯定会使你丧失自信,喜欢暗窥上司的眼神,读出这样的答案:我真的不行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并非你真的不行了,而是你应当设法马上恢复当初的干劲和激情。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

心得

人在职场,看清上司相当重要。俗话说:“大公司看制度,小公司看上司。”其实,无论公司大小,上司的领导风格、所处地位都对下属的个人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上司在公司受重视,说话有分量,下属的成长自然就快得多;如果上司在公司的地位不行,能力有问题或不善管理,下属的发展就受到阻碍。

对于本身就处于中层或基础的管理者,看清上司同样重要,用合适的手段和方式获得上面领导的支持,才能很好地开展公司,让其管理的团队发挥更大的能力。

赫敦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职业顾问Connie认为:跟对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