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李世民情史
367200000020

第20章 《传信》

20 传信(杨洛)

三言两语的交谈后,李世民那一群人很快就明白了我怎么会以金枝玉叶之尊在这荒野树林之内受着重伤出现。

我看到李世民听见父皇被围困雁门的消息时,面上没有现出任何惊讶之色,这反而令我惊讶了,问:“雁门的事,你都知道了?”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来。就着火光,我认出这正是投入汾水的诏书!

“原来……你们已经捡到勤王的诏书了?那怎么只有你们这点人?没有通知附近的县郡吗?”

李世民把诏书在我面前展开,说:“我们捡到的时候,诏书已经是这个样子了……”

我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字迹模糊,想来是包着诏书的防水油布在河水中流动时被尖石刮擦而破,河水把诏书都泡坏了。

李世民把诏书收回怀中,道:“诏书中的内容也不是全然不可辨别,但印信模糊,拿着这样的东西向附近的郡县求救,也难以取信于人。所以我们本来是从太原出发往长安而去的,在汾水里捡到这诏书后,就折头向北而来,为的是探查突厥是否真的如此胆大包天。取得可靠证据后再报信,才有效果。”

我从腰间抽出从雁门郡带出的诏书,道:“我这里还有一份完好的,可以作证。”

李世民点了点头,接过诏书,道:“现在我们有公主作证,那自然更好了。公主今晚就在这里休养一夜,明天我领着我这边的十人,护送你到附近郡县去传送诏书。无忌哥……”他说着转过头去,向着身后站着的一个汉人书生打扮的男子,“这件事十万火急,还要烦请你领着长孙家过来的十人,拿着这份诏书,前往长安、洛阳,沿途通报旨意。事不宜迟,现在就要起行。此地附近的驻军毕竟有限,如果突厥真的有几十万之众,除非西京、东都大军发兵,我们这点子兵力给突厥塞牙缝都不够,更不要说能够解围救驾了,最多也不过是帮忙牵制一下,让突厥军队无法全力攻城,拖到勤王大军前来为止。”说着把诏书递给了那叫长孙无忌的书生。

他侃侃而谈,那年轻的脸庞与他那镇定自若地分析形势、布置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老成干练,还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长孙无忌正要开口说什么,他身后站着的一个小个子忽然惦起脚尖,凑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长孙无忌听他咬完了耳朵,才回头对李世民道:“行,我这就领我的人前往长安和洛阳。不过……”他往身后那小个子一指,“我这个书僮想留下来追随在二郎身边效力。”

李世民瞟了那人一眼,微一皱眉,道:“去长安、洛阳要安全得多,在这里却是随时会与突厥短兵相接。兵凶战危,可不是开玩笑的。恕我直言,看这小兄弟身形瘦削,不似是习武之人,似不宜跟着我们蹈凶犯险。”

长孙无忌正迟疑着不知道要怎么回答,那人却已自行开口道:“小人确实不是身强力壮之辈,但一直帮忙整理我家老爷晟公的遗作,其中多有记载突厥之事,当能对二郎这次对付突厥有所助益,所以才不吝唐突,毛遂自荐。”

长孙无忌也附和着说:“不错,阿明在打斗逞勇方面的确是帮不上什么忙,但他脑子很好使的,多少能为二郎分忧。也请二郎体会他急于仿效家父,辄盼抗击突厥、保家卫国之心。我也相信,他虽不擅战阵,但只要有二郎在,一定能保他安全。”

李世民想了一想,道:“好吧,你留下。”说着就转过身去,没有再理会那叫阿明的书僮。

长孙无忌与那阿明走得远远的低声说了好些时候,大概是长孙无忌在叮嘱阿明小心保护自己什么的,然后领着他带来的其余九人动身离去。

这边李世民则不住口地传下令去,吩咐他带来的十人在四角布置哨岗并定下前后半夜守夜的人手、平整地面铺上软草作休息睡觉之所、拾取树枝柴木生火取暖……。所有人都凛然遵命,手脚麻利地分头行事。虽然看起来这些人全都比李世民要年长,但似乎大家早就习惯了听他号令、在他手下办事,对他既是十分服从,也很了解他的心意,他只需提示一句,他们就已经知道如何贯彻执行,一切进行得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迅快而又自然而然。我暗暗点头,想:“这小子年纪轻轻,却看来已是沙场老手了。”

不一会儿,要办的事都办好了,几个人把我抬到一个草垫上,让我躺得舒服些儿,身边也燃起了熊熊烈火,驱去秋夜的寒意。

本章史实相关注释:

为了写这雁门之围,曾找了一份当时当地的简单地图来看,发现汾水并没有流经雁门(至少主流是这样),而是流向雁门西南面的汾阳宫。二者相距甚远,按理说不可能把诏书从雁门投入汾水。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却明确记载:“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不过翻看《资治通鉴》,则完全没有投木诏于汾水的记载,只是说:“甲申,诏天下募兵,守令竞来赴难。李渊之子世民,年十六,应募隶屯卫将军云定兴……”到底孰是孰非,无法确定。不过小说就不那么计较了,就算是投进汾河里去。而且因为汾河流经太原,也只有这样安排才能合得上李世民捡到诏书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