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3674500000016

第16章 实业第一人(5)

每天早上,哈兰·山德士穿上白色西装,打上黑色蝴蝶结,戴上他的黑框眼镜,把头发和胡须梳理得整整齐齐,然后将压力锅和一个重达50英镑的机器搬上他的福特老爷车,然后开着他的老福特汽车上路了。但是事情已经不是数年前哈兰·山德士经营餐厅的情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很少有人能认出这个看上去像是一名南方绅士的老头就是当初将炸鸡做得红红火火的山德士上校。哈兰·山德士的推销之路走得极其艰辛。

每到一处地方,哈兰·山德士就会向饭店老板表演肯德基炸鸡,然后向他们兜售炸鸡秘方,并表示如果他们喜欢自己制作的炸鸡,他就可以向他们出售特许权,并向他们的提供佐料、教授他们制作炸鸡的方法,但是几乎没有人相信他。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看上去古古怪怪的老头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听他说话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一再遭到拒绝并没有挡住哈兰·山德士继续前进的路。他坚信,只要有一家饭店愿意接受他的建议,他的事业大门就会再次开启,所以他继续上路了。为了推销他的炸鸡特许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在他向第1010位老板提出兜售炸鸡秘方的建议之后,终于得到了一句肯定的回答。这个答案让哈兰·山德士欣喜不已,他坚信,只要有了开头,就必然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人来购买他的炸鸡秘方。带着这种想法,哈兰·山德士继续上路了。而事实正如他所设想的,美味的炸鸡吸引了众多的顾客,那些购买了他炸鸡秘方的人无一不在赚钱,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饭店购买了肯德基的炸鸡秘方。哈兰·山德士的盈利越来越多。1952年,美国盐湖城出现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这也是世界上餐饮特许加盟的起源。后来,哈兰·山德士的事业越做越大,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肯德基特许加盟店在美国和加拿大遍地开花。1955年,哈兰·山德士成立肯德基有限公司。1957年,肯德基特许加盟店在美国和加拿大发展到400多家。

盛世:肯德基王国疯狂扩张,哈兰·山德士创造事业辉煌

20世纪50年代,哈兰·山德士参加了科罗拉多州的一档电视台脱口秀节目,他依旧穿上了那套白色的西装,打上黑色的蝴蝶结,戴上黑框眼镜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哈兰·山德士的这次出场彻底将肯德基推到了观众的面前,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在讨论着这个笑容可掬的老头和他的肯德基,不断有记者和电台对他进行采访。来自全美各地的餐馆老板和代表们纷纷要求与这位年近70岁的山德士上校洽谈合作事宜。哈兰·山德士应接不暇,干脆开办了学校,专门教授这些餐馆老板怎样经营特许炸鸡店。

1964年,由29岁的律师约翰·布朗和60岁的杰克·麦塞牵头组织的投资集团面见了哈兰·山德士,表示希望能用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哈兰·山德士的肯德基事业。200万美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哈兰·山德士动摇了,此时他已经74岁,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将这份事业经营下去,经过一番思考,哈兰·山德士最终决定将肯德基出售。

交棒成功的哈兰·山德士终于有时间也有条件好好休息一下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享受生活,而是开始做另一项工作:担任肯德基的代言人,向人们宣传肯德基。每年为了宣传肯德基,哈兰·山德士至少要走25万公里的路,虽然他已经比过去富有,但是他对工作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许多人对此颇为不解,他年纪已经大了,为何还要如此努力呢?对此,哈兰·山德士的回答是:“因闲散而生锈的人远比精疲力竭者多,如果我因闲散而生锈,我会下地狱。”靠着这种信念,哈兰·山德士一直奋斗在肯德基的宣传上。直到1980年,在他去世之前,他还依然在继续肯德基的宣传旅程。

在肯德基的管理者和哈兰·山德士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肯德基飞快地成长着。1971年,实力雄厚的休伯莱恩公司表达了收购肯德基的意向,约翰·布朗和杰克·麦塞等人在征得了哈兰·山德士的同意之后,正式将肯德基出售。这次交易为约翰·布朗带来了35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杰克·麦塞所得比约翰·布朗的还要多一些,当然作为公司创始人和股东的哈兰·山德士也收益颇丰。后来,虽然肯德基数度转手,但是以哈兰·山德士的头像制成的商标和特许经营的方式一直没有改变。时至今日,肯德基在全世界开设的餐厅早已超过了万家。

回顾哈兰·山德士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十几岁离家,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失败;

40岁创业,意外将餐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备受尊重的人;

50多岁破产,靠救济金生活,仍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经历1000多次失败也从不气馁;

60多岁迎来事业的高峰期,将肯德基餐厅开遍美国;

80多岁的时候仍然奔走在为肯德基宣传的路上。

山德士上校在创造了肯德基王国的同时也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用一只鸡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内容,改变了许多人的饮食习惯。

谈及自己成功的原因,哈兰·山德士曾经总结了六点:1·不放弃;2·相信自己;3·忍耐;4·要持正面想法;5· 66岁再创业也不晚;6·坦然面对第1009次失败。

【跟创始人一起思考】

1·努力永远不嫌晚。哈兰·山德士直到60岁才掀开了其事业光辉的第一页,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无论到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嫌晚。

2·1009次的失败并不可怕。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人做任何事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只要是自己所热衷的事业是正确的,即便是暂时未能获得世人的认可,依然有可能会获得成功,当然,前提是你自己首先得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3·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恶劣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双面的,有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但是有的人却可以从恶劣的环境中找到正能量,获得前行的动力,进而走出一段精彩异常的人生。

14· LV创始人——路易·威登

LV,两个看似简单的字母组合起来却是一个世界上最有名的奢侈品王国,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的公主王后、达官贵人、明星超模,都以拥有LV为豪。创立这个品牌的路易·威登先生,从小木匠成长为一个箱包大王,中间也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

路易·威登,1821年2月12日出生于法国乡下林场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林场的伐木工人,从小时候开始,路易·威登就生活在木屑中,这里的人们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如果不出意外,路易·威登也将和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伐木工,然后结婚生子安安生生地过一辈子,但是他的这种平静的生活被两个偶然到访的时髦青年给打破了。

那一年,路易·威登14岁,从巴黎来了两个衣着时髦的年轻人,大家都像看热闹一样将这两个人围在中间。年轻的女孩看着这些好奇的乡下人,又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对年轻的男人说:“天啊,这里真的是太脏了,连月亮都显得肮脏不堪,巴黎的月色要比这里美丽100倍!”

这句话很明显是鄙夷和讽刺,但是少年路易·威登的心里却冒出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要去巴黎看看,去看看那里的月亮和林场的月亮究竟有什么不同。带着这样简单的目的,路易·威登出发了。他没有钱,就去打工挣钱,然后拿着这些钱买干粮,走路去巴黎。整整过了2个月,路易·威登终于到了巴黎。

开始:从捆衣工到木匠学徒,观察并抓住每个机会

路易·威登抵达巴黎的第一个晚上,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一分钱,又困又饿的他坐在一家皮箱店的大门口,看着天上的月亮,路易·威登突然有种上当的感觉,他并没有觉得巴黎的月亮有多亮、有多圆。他看着月亮,不知不觉就晕倒了。皮箱店的老板从店里走出来,看到这个路易·威登昏迷在自家店门前,便把他带回了店中,经过细心的照顾,路易·威登终于醒了。老板盛了一碗饭给他吃。路易·威登连声道谢,一边吃饭一边往店里瞧。

客人们在皮箱店里挑选皮箱,选到满意的,就会拿出几百法郎付款,然后提着箱子离开。路易·威登立刻觉得吃惊了,他没想到居然会有人花费几百法郎去买一个箱子。看来巴黎真的比乡下好,这里的钱太好赚了。路易·威登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要在这里待下去,在这里成就自己的事业。

重新恢复体力之后,路易·威登向老板表示,希望能留在店里做工。老板拒绝了他,因为这个店里只收懂得制造皮箱的熟练师傅,从来不收学徒。

路易·威登几番恳求都没能改变老板的意思,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去了一家服装厂的仓库,在那里做捆衣工。这个工作内容十分简单,只需要将服装厂仓库里的衣服一件件捆在一起,然后打包。工作很简单,但是路易·威登并没有觉得厌倦,他很快便钻研出了在最小的空间里捆扎出最多衣服的方法。在捆扎衣服的同时,他也在等待一个机会的来临。

在假期的时候,路易·威登会去他当初来巴黎时曾得到帮助的那家皮箱店,因为在巴黎,这是他唯一熟悉的地方。这一天,路易·威登正在皮箱店里和老板说话,一名女士来到皮箱店里挑选皮箱,可是一连看了多个,女士都不满意,一直抱怨皮箱太小。路易·威登忍不住说话了:“女士,这个皮箱一点儿也不小,它完全可以装下20条裙子,不信我给您演示一下!”这下连老板都觉得路易·威登是在吹牛了,一个皮箱怎么可能装得下20条裙子呢?但是老板还是拿出了20条裙子给路易·威登。路易·威登只用了短短3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些裙子整整齐齐地装进了箱子。女士惊叹不已,立刻买下了箱子。

这时候,路易·威登再次向老板提出请求——希望他能让自己留在皮箱店里做学徒。这回老板同意了,原因是路易·威登可以让这里的顾客相信箱子的确是大容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