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熟男的9根肋骨
3684600000018

第18章 应变能力(1)

两笑星表演相声《吹牛》,正“吹”得不可开交之时,礼堂天棚上的一盏大灯突然炸裂,洒了一地玻璃碎片,观众的注意力都因此而转到天棚上。一场精彩的演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一笑星镇静自若地指着天棚,得意洋洋地说:“你能吹?瞧我的,能把电灯吹炸”观众随即爆发出疯狂的掌声,演出因此而又生高潮。

应变,具有原则性,它是一个男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应变永远是属于能够权衡利弊、统观全局的人,这意味着你具有驾驭未来应变的能力。

在应变面前,必须保持不断实践的精神,这是应变的精髓。如果刻舟求剑,势必失败,学会采用最成功、最有效的应变行动至关重要。熟男应该权衡事情利弊、统观事情的全局,在变化的面前作出最为合适、最为有利的应变,否则,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变化与生活同在

实际生活中,面对同一种生意,每一次我们却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是因为虽然生意一样,但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供货方在变,需求方也在变,市场更在变。我们要想克服这些不同的困难,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些困难的不同之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变化遍及生活的每一细节。亮如白昼的居室,由于停电一下变得伸手不见五指;艳阳高照的晴天,有可能一下变得大雨倾盆;腰缠万贯的富翁,明天很可能一贫如洗。“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变化的经典写照。

变化无所不在,它发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比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相当短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巨变(不足200年)。今天,这些国家的大部分人口是移民的后裔,他们的先祖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拥有的一切来到一个新地方,他们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无论你生活的社会是否习惯于变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这个世界经历着全面的、强有力的、普遍的变化。那时,世界经济从以农业为基础向以工业为基础转变,数以百万计的人从农田转向城市的工厂。

有史以来,变化就从未间断过。变化具有普遍性,仅仅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科技就发展到了可以让全球范围内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瞬间交流。任何变革在瞬间就能传遍整个世界,使变化的普遍性迅速提高。

世界的变化比以往都发生得更迅速。发生在今天的信息革命使变化像工业革命时期一样势不可挡。信息传递的速度每五分钟就要翻一番。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感到变化这一增长速度的威力。

即使是老鼠,也懂得变通。一只老鼠看到一个油罐就偷偷地跑过去,站在油罐边先四处张望几下,发现没人,便爬上了罐口。然而,罐子太深,老鼠的嘴偷吃不到油,除非他跳进罐内。但这一现实是难不倒老鼠的,他根本就不需要跳进罐内,而是转过身支起长长的尾巴伸进罐内,用尾巴沾满油后再放进嘴里舔食。聪明老鼠的狡猾,让人真是目瞪口呆。其实,不应该是“狡猾”,准确地说应该是“智慧”,而这种智慧就是变通。

熟男,最大的优点应该是懂得变通,能动地应变周围环境的客观变化。

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办事的机遇是很重要的。顺应了形势,能把握时机就能成事,而断送时机则会功败垂成。珍珠深埋于沙砾之中,永远不会为人所知,唯有机遇中被人掘出,才会大放奇彩,才被人谓之瑰宝。人的成功也一样离不开机遇。

台湾天作实业公司的女老板周玉凤,从报纸上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消息。说西亚的科威特,由于国土完全是沙漠,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泥土种植花草树木。这则消息启发了这位颇具商业头脑的老板。她想,进口泥土并不是科威特人的最大需求,因为对一个到处都是沙子的国家来说,靠进口泥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无土的事实,科威特人进口泥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所以,周玉凤认定,科威特最缺乏花草,对他们来说,花草比泥土更宝贵。事实也是如此,科威特人要泥土的目的,就是要种花草。于是,周玉凤请来了专家,投入资本开始研制一种不需要泥土的花草。不久,果然研制成功了。这种在别人看来最不值钱的小草,其实应该称为“植生绿化带”,是一种可以用人工大量生产的标准草皮。可在周玉凤手里竟然变成了抢手的商品,成了周玉凤的摇钱树。

天作实业公司开发成功新产品后,将自己的产品在西亚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宣传,他们的营销足迹遍及西亚的众多缺土国家,这种“植生绿化带”在西亚各国得到了认同。因为这种草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具有定沙、固沙、防沙等多种功能。因此,这些国家的酋长和王子们都深深爱上了这种产品,称其为“台湾创造的现代神毯”。如今,天作实业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不起眼的小草为周玉凤带来了滚滚财富。

跨世纪、跨世界的石油大亨亚蒙·哈默,总是为自己公司的发展寻找机遇,因此无论是在制酒行业,还是在石油业,他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三十年代初,美国新总统罗斯福上台后禁酒令被废除,随着酒的产量增加,酒桶的需求量骤增。亚蒙·哈默建成酒桶生产线,酒桶大量上市之际,正值禁酒令废除,酒桶成为抢手货,很快被销售一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由于粮食供应紧张,不准酒厂用谷物酿酒。哈默认准行情,威士忌将成为紧俏货!他以每桶90美元的价格买了5500桶威士忌,两个月后每桶涨到150美元。作为股东的哈默把威士忌改成瓶装,用上自己的商标,很快在市场上销售过半。剩下的两干多桶酒,哈默在一位化学工程师的帮助下.掺进80%的土豆酒精,廉价的土豆酒精的威士忌仍然受到酒客们的欢迎,2000桶变成10000桶并很快售出,哈默可谓点石成金。

1956年,哈默开始做竞争最激烈的石油生意,他雄心勃勃地想跻身于石油行业的排行榜。他筹集了大笔资金投入开发,在旧金山以东德土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历经艰险,终于钻出了价值约两亿美元的加利福尼亚第二大天然油田。几个月后又钻出了蓄量丰富的天然油田。哈默作为石油巨人的生涯开始了,他领导的西方石油公司开始跻身大石油公司的行列。

事业中的机会如此,人的富有也是如此。台湾某报记者奉命采访大陆国画大师李可染,他赶到李可染先生的家里时,不巧李可染已经“魂归故里”,没法再接授他这个远方来客的采访了。由于某些原因,李大师辞世消息尚未公开。这位记者灵机一动,马上筹集巨款到荣宝斋等书画店里买下了寄售的李可染绝笔作品,两天之后,人们才得知李可染去世的消息,于是纷纷抢购大师遗作。可是到哪里去购买呢?这个记者因此发了一笔“横财”。

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偶然,实际上充分表现出了这位记者有准备的意识。机会来了,就看你敢抓不敢抓,只要有准备就可以抓住!

遇变不惊,临危不乱

要超常发挥自己的直觉思维能力,要在实现快速反应,前提就是遇变不惊,临危不乱。

面对意外,如果手忙脚乱,胡乱动作,或不知所措,都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如果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乱方寸,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则可以稳操胜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伯瑙德夫人,她丈夫被德国人抓走,身边只留下两个孩子--12岁的独生手雅克和10岁的女儿杰奎琳。为把德军赶出法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她家成为秘密情报站,每周四有人送来装有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为确保情报安全,她把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插在烛台上,摆在明处,躲过敌人的多次突然搜查。一天晚上,屋里又闯进三个德国军官,这次他们没搜查,而是坐下来,一个少校军官掏出报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在长官面前。这时伯瑙德夫人心情紧张起来,她知道,蜡烛点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被敌人发现,不仅一家三口的性命不保,而且情报被缴,情报站遭破坏,损失就大了!虽然她心里很紧张,表面上却显得非常平静,她走进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上,说:“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换上吧。”说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

可是,那位中尉又把刚吹灭的蜡烛点起,说:“一起点,不是更亮吗?”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伯瑙德夫人的心七上八下,表面却还是平静如常。小儿子雅克慢慢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搬些柴生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把夺过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争执无用,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上火。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危险在一步一步迫近。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可爱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你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杰奎琳镇定地端起烛台,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这是一场内急外静的斗争,它没有剑拔弩张,惊心动魄,但其惊险程度不亚于大敌当前的险境。伯瑙德夫人家多次被德军搜查,说明已被敌人注意上了;这次又突然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他们不是没有目的的。这种情况下,一家三口必须想办法使蜡烛熄灭,但如果为此而显出急躁、不安等异常神态,就会引起德军军官的怀疑或警觉,那势必露馅。由于一家人神态自然,平静自如,才解除险情。脑中却在紧张思考,表面却装得若无其事。伯瑙德夫人和雅克的做法虽未奏效,因为他么从容而自然,未引起敌人的怀疑,而小女儿却成功地把问题解决了。可见急中生智,需以镇静为前提;慌乱就谈不到什么机智。

突发事件难免给人带来一些惊慌的情绪,但关键在于想办法控制。有些人并非智力低下,只是因为自我控制力较差,在关键时刻惊慌失措而不能理智思考;有些人并不是没有计谋,只是由于不能控制自己情绪,在决定命运的时刻不能理智地应对。

为对付突发性事件,当事人必须迅速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要做出这种决策,则需大事上处变不惊。因为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思考,而正确的思考必须以冷静的心境为前提。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