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102

第102章 请“神”

“这就是任教授教咱的办法。”有志把任教授讲给他的东西讲给了父亲,还有金旺和有贵他们。

“这教授还真是有能耐啊!”

“嗯,真不赖。”听有志讲完,大家纷纷表示赞成老教授的想法。

老曾“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旱烟说道:“文化人懂的东西多,咱村太缺这样的人才了,等教授好了咱早点接他回来。”

“爹,放心吧!金旺叔,村里的会由你来动员大家吧!我尽快去找水文地质专家回来,解决水源这是头等大事儿,发动乡亲们和自己住在偏僻山沟里的亲戚们迁移过来,不然等到断了粮就真来不及了。”有志继续说道。

“中,这个工作俺来做。”金旺全力配合。

有志回家拿上从公社带回来的下放名单表仔细的看了起来,下放名单上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甚至是十分简单,有的甚至只有名字和下放到的村名,在靳家庄村显示有两个下放人员,一个的名字后面写了水利,另一个的名字后面写了教授,“水利?”有志自言自语道,继续看别的下放名单,没有更可喜的发现。

看看老座钟,时间还早,靳家庄离得不算远也不算近,骑上大飞鸽天黑前能往返,装上那两盒大前门出发了。

“啥?都迁移到咱村来?那咋行?”

“咱村现在就跟一家人似的,都来咱村落户那不乱套了吗?”村里的会议上金旺刚张口传达了会议精神,乡亲们就纷纷议论起来......

二虎娘的意外去世极大地刺激了有志,老教授的提醒更让他明白了水源的重要性,告别悲伤,尽快找到专家,找到水源,已经成了有志现在最迫不及待的事情,他不能让二虎娘的悲剧再次上演。

寒风凛冽,有志的毡帽此时显得如此的弱不禁风,眉毛上帽檐上都是白霜,两只脚虽奋力的蹬着车,可脚还是冷的生疼。

靳家庄到了,有志问乡亲们打听村长家的位置,“村长啊!在牲口棚呢,有母牛下崽儿,都在那儿正忙活呢。”一个乡亲用手指给有志牲口棚的位置,这时一个围墙里面的树上飞下一只鸡,从有志头顶飞了过去,然后传来狗咬的声音,原来有志的到来惊了围墙里的狗,狗又惊了鸡。

谢过老乡,有志回头看看枣树上上其它的鸡,嘟囔了一句:“回头还得再来两趟。”然后直奔牲口棚去。

牲口棚外围着一群等着进去看稀罕的人,牲口棚里已经忙成了一团,人们把小牛犊放在干草上,角落里有两个手脚笨拙的男人正给刚生产完的母牛用炉灰和土垫圈,牲口棚里弥漫着牛圈特有的臭味和母牛刚生产完的血腥味儿,两者混合起来就是现在这股扑鼻的味道。

有志看见牛犊已经平安的被照顾好了,随即问道:“请问哪位是咱村的村长?”牲口棚的人闻听此声都抬起头来看有志。

一个歪戴帽子正在洗手的男人抬头答了声:“俺是,你哪个村的?”

有志观察此人,又看他的手,脾气估计好不到哪儿,但干活应该挺实在。

“俺是公社新来副主任的曾有志。”边说边向村长友好的伸出手。

村长只顾擦手,擦完手也没伸手回应,一看这架势有志知道这是个山大王,刚要张口继续说话,只见村长吩咐角落里两个笨拙的男人:“你俩赶紧收拾啊!收拾利索了去拿玉米杆把这棚子外再给俺结结实实围上两圈儿,小牛犊要给俺冻坏了开春就拿你俩当牛使唤。”

有志一听这话再一看角落里两个瘦削笨拙的人他也猜了个八八九九,那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人就该是他要找的人。村长出来脸虽不带笑,嘴上却说道:“曾主任?找俺啥事儿?”边说着边往外走。

“呵呵,我顺路过来通知你下把下放在你们村的人,一个叫张雷义的公社让他到更艰苦的青石村劳动改造。”

“你要,直接俩都要了呀!那俩在俺村那就是多了两张吃饭的嘴,你刚才看见牲口棚我指挥的那俩人了没?啥都不会,一箩筐土都提不动,干个啥活还得手把手教,这俩就是大家伙儿的笑话,都是念书念傻的人,还啥专家教授呢?还不如咱这土老粗呢?就这还得派民兵看着怕逃跑了”村长边说边摇摇脑袋。

“俩?”有志一听俩也犯了愁,已经带回去一个了,再带回去俩?靳家庄已经是水源村了都发愁养他俩,自己村那少的可怜的粮食再一下添两张嘴?

“俩书呆子,你要就都领走,剩下一个俺们还得给他操心呢,要不都领走,要不一个也不领,他俩在一起,也不用人咋挂念不是?你看那弱不禁风的,这要大半夜有个病有个啥的也没人知道呀?咱还得对上面负责不是?”村长的话不无道理。

有志想想也是,任教授在地里那一幕就是警钟,“俩就俩。”就这么答应了,之前想着只是一个人,自己用大飞鸽载回去就现成,这突然变成俩人,走回去可就又要碰到狼了,这么一想决定明天再来领人。

“明天就明天,不差这一晚上,说实话大伙儿可是在乎呀!都是要命的粮食闹的呀”村长妥协了有志第二天领人的要求。

“村长,俺再和您商量个事儿行不?”

“你说。”

“能不能把村里的猪啊,鸡什么的卖俺一些。”

“还猪呢,鸡呢,人都吃不上就剩一头母猪刚下了一窝,鸡呢,估计能有十几颗鸡蛋,再说了这年头钱顶多大用啊?换不成粮票换不成布票,顶多抓几服药,估计大家伙儿啊不愿意呢!”村长的回答让有志皱了眉头,这可怎么办呢?

想到从厂里拉回来的一车半的日用品,有志眼前一亮:“村长,你问问大伙儿,俺用日用品换行不行?”

“日用品?你能搞上日用品?大家伙儿最缺的可就是日用品了。你真能搞上?”村长半信半疑的问有志。

“嗯!这样,俺明天就拉上日用品来跟大伙儿换,中不?”

想着猪圈里瘦骨嶙峋的老母猪吃的是可以看得见人影的泔水和吃不饱奶常常饿的叽叽叫的猪娃还不知道能活几天还不如给村里换点实惠的,“中,不过也是刚生下的猪娃和鸡蛋。”村长的回答让有志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下有志终于可以回家提前做准备工作了。

九叔家的院子里乡亲们终于意识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好处,想着男娃们以后不用打光棍了,从一开始的反对声质疑声渐渐变成了一片赞成声。

“接下来俺替有志说一下以后娃们不能再上树掏鸟窝,不能拿弹弓打鸟的事儿。”金旺话音还未落,酷爱用弹弓打鸟的小俊红代表村里一帮玩弹弓的娃娃们出来抗议了。

“那鸟飞的到处是,打下来烤烤还能吃,以前一直能,以后为啥就不能了?”

“那是因为开春儿如果还是旱,咱地里可到处是蝗虫,鸟留着替咱消灭蝗虫呀?”金旺告诉孩子们。

“这样啊!那俺收起弹弓来。”小俊红的话成了这次村里会议的结尾,大伙儿纷纷回家开始给迁移户们腾窑。

“啥?又来俩?”老曾显然是被有志的话给惊到了。

“是,要不一个也不要,要不就要俩。”有志也无奈的答道,今天整个村缺粮的窘迫,即使他再有心多养些知识分子,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一两顿饭的问题。

“爹,为了水源必须答应靳家庄的条件,咱只能在打猎上多想想办法了,如果能找到水源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有志拿上志远带回来的铁丝让花儿给九叔送过去,自己着手给专家和教授收拾窑洞里的起居必备,老曾抽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发起了愁。

第二天一早有志和父亲赶了一辆马车装了些日用品前往靳家庄,本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突然发生的意外让他措手不及。

“我们俩不去,我们又不是物件想放哪儿就放哪儿?”水利专家的一句话让靳家庄村的村长和老曾父子意外的很。

“我说你们俩还要赖上俺村不行?告诉你呀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要不然派民兵把你两个捆起来押过去”村长有些恼火。

“不想去就是不想去,爱干啥干啥,既然在哪个村都一样还叫我们跑来跑去做什么?”专家看上去倔强得很,村长一看他这说话的态度脸色马上就变,有志赶紧把村长拉到门外。

“村长,别急,我先和他们谈谈,你先帮我问问小猪娃和鸡蛋的事儿。”村长听了有志的话这才先出去找猪崽和鸡蛋去了。

“两位前辈,俺不敢无缘无故来冒犯两位,是省农大的任杰教授特意嘱咐我来找到你们,为你们改善一下生存环境。”有志看看比较敏感的两位前辈,小心翼翼的说道。

水利专家扭头看看教授,教授也看看对方,两个人似乎有什么话要讲。

“这样,二位前辈,你们要想降低劳动强度,加强营养就得跟我走,要不你俩再商量商量,俺去外面等你俩的消息。”有志说完看看已经默认的两个人,自己先出去了。

不一会儿,村长和村民们拿篓子逮着几只猪崽儿和一笸箩鸡蛋,有志看着大伙儿拿着日用品高高兴兴的离去,看着粉白的猪崽儿和白色的鸡蛋心里亦喜亦忧。

再次推开门,专家和教授主动站了起来,一辆车上是专家和教授,另一辆车上是吱哇乱叫的猪崽儿和鸡蛋,两辆马车在村民们异样的眼神里从靳家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