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111

第111章 双喜临门

一行人走走停停,走至二虎掏蜂窝的地方,张雷义指着前面的空地给牛理正看:“老牛,你看,这儿可以建个鱼塘,水渠从靠这边土崖的地方往村里走。”

牛理正顺着张雷义手指的地方仔细看:“是,不错,这个地方好就好在山和山之间能空出这么多土地和黄土崖来,这一块儿又没有被耕种过,真不错。”

“这块地方离村里比较远了,村里四周的地都开垦不完,所以这边的很多地都闲着,时间久了地面硬化的像石子地一样。”有志补充道。

“嗯!你再看”张雷义又指着这块地往南一些靠着的一座也就是青石村正东的那座低矮的小山,“老牛,你看,这座山不高也不大,正好当了前面水库的一个很好的屏障。”

“老张,你的意思是藏兵山还在后面?”牛理正不解的问道。

“是,在后面,我们过了这片土崖和凹地,再往前走,从北侧一座山的右侧绕过就到了藏兵山。”张雷义显然已是熟门熟路了。

“上次我们从南边的山上过呀,走的路程就长了,这次直接带你走我图上规划的水渠路。”

“嗯!这四周的山真是很多呢!”牛理正答道。

继续走到张雷义定义为水库的地方,张雷义继续指给牛理正:“老牛,你看,是不是个天然的大水库?”

张雷义定义水库的地方四面环山,牛理正再次仔细的看道,有志示意大家伙儿坐下歇歇再走。

“这个地方做水库没问题,水渠从这边走,老张,你真不愧为水利专家呀!”牛理正夸赞着张雷义。

“你看,这个位置就做泄洪口,在这儿做一个大拦水坝,这里上一个放水闸,上边藏兵道我们就改成水渠,从水渠引水到水库。”张雷义给牛理正详细的讲了自己的规划。

“很好,只是这往田间地头的水渠要修的可不是个短距离啊!”牛理正说道。

有志看看两位专家,不慌不忙的说道:“只要能通上水,俺们修水渠没问题,眼下俺村前前后后又迁移过来五十来户,劳力不少,说修水渠大伙儿都盼着呢,只要两位专家大人说开修,那咱就开修。”

有志坚定的表情显然感染了两个专家,牛理正率先起身开始动身,张雷义则带牛理正往行兵道的方向,边走边给牛理正介绍洞口的情况。

依然是先放鞭炮驱赶洞里的野物蝙蝠,有志和臭蛋赵元他们保护两位专家,“简直是诡奇而难以置信啊,山洞居然这么大。”

“何止是大,有意思的事儿在后面呢,老牛,你还不知道,它这是洞中洞。”张雷义笑着说道。

“洞中洞?”

“对,洞中洞,再往里走它向下又是一个洞,这个大洞的深度达到了两千多米,宽度在三百多米,上下的相对高差有有一百五十多米。”张雷义把数据报给了牛理正。

“停,我看看。”只见牛理正停下了脚步。

“给我。”牛理正从有志手里拿过了桐油火把。

“老张,你看,这是软硬相间的岩层。”牛理正指着一侧岩层给张雷义看。

“嗯!之前过来我也发现不同了,你是说”张雷义欲言又止。

“如果真的像你所说的下面有水,那么先面一定是活水水塘。”牛理正欣喜地说道。

“一会儿到了后面下去有我做的挂红的标记。”张雷义告诉牛理正,有了之前来过一次的经验,大家今天的速度显然快了起来。

一行人到了下坡的时候,有志去前面带头:“大家都小心点。”剩下的人跟在有志后面小心翼翼的下到了下面被张雷义标了挂红的地方,拿起之前放在那里做标记的桐油火把,牛理正借着桐油火把的光看了挂红。

“大伙把火把集中起来”在牛理正的指挥下桐油火把聚在了一起,洞底看得更为清楚了,牛理正把洞壁和洞底的岩石层仔细分析,又在洞底做了仔细的研究和测量,取得了具体数据之后,上上面和张雷义两人用专业术语说了些有志他们听不懂的东西。

出洞后,张雷义和牛理正他们继续去藏兵洞上面的山上和周围挨着转挨着看,然后在村里以及地里不停的走,不停的画.....

在这之后连续四天,两个高知分子在藏兵洞周围和里外,拿着笔和纸,反复调研。

有志家的窑洞里,“真是不错,有志,你看。”牛理正和张雷义拿出了他们再次勘探了几次之后的各类密密麻麻的数据。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先修水渠,然后是水库和泄洪大坝,放水闸,这是图纸”张雷义终于给了有志完整的计划和图纸。

“这真是太好了,那就先修水渠,明天就动员乡亲们开始修渠。”有了张雷义和和牛理正肯定的结论,有志终于决定尽快开始修渠。

傍晚,在冬梅家窑顶上,要修渠的消息让大家伙儿高兴的恨不得马上就开工,大家都盼望着看见清冽的山泉水流进村里,有了水就不愁庄稼没收成,有了水对于山里人来说几乎意味着一切都不再发愁了。

“接下来咱大伙儿需要分工,打猎的挑能手出来十二个人,石匠,泥瓦匠......”有志和金旺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有志,俺们女人管搬石头.”犇儿的娘在人群里吼了起来。

“对,俺们管搬石头。”女人们纷纷响应犇儿母亲的提议。

“是啊,有志,俺们天天在地里干活,虽说力气不如你们男人,但给你们打下手搬搬石头刨水渠坑都没问题,反正咱开荒开的也不少了。”村里的五婶说道。

有志看着眼前的大娘婶子大嫂以及姐妹们,这群头系头巾,身穿大棉袄和绑腿棉裤的的女人们,有志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中,一会儿给大家往各队里分人。”有志知道想让这些女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只能先委屈她们加入到男人干的活中来,有了她们的参与水渠才能更快的建成。

于是按照男人女人的分工,哪一队负责修哪一段,有志都进行了详细的安排,犹如一场大战在即,每个人都斗志十足。

“乡亲们,县委支持咱们,乡政府支持咱们,专家教授们支持咱,现在就差咱自己动手让水流进咱村了,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有志继续说道。

“啥过年不过年的,咱先修水渠。”憨子在人群里说道。

“就是先修水渠。”人群里都是赞成的声音。

寒风凛冽的麦场上,一村的老百姓在寒风里期待引水工程的开始,连续的劳作加上冬天的风让人们的脸成了深紫红色,人们把双手交叉在两个棉袄袖子里站在宽大的麦场上,没有人一个人因为寒冷而缺席,几个专家教授站在这样的一群人身旁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时,铜梁从人群里走了出来,来到有志身边,略显腼腆的说道:“哥,俺还有件事儿和你和大家伙儿商量,就是不知现在当说不当说。”

“嗨?这铜梁今儿个咋还会不好意思了?”有志好奇的说道。

“就是啊!啥事儿啊铜梁?你还长虫吃鸡蛋,吞吞吐吐了?”旁边的臭蛋也来打趣。

“哈哈”人群中笑了起来,这下让刚才紧张激动地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铜梁你捣蛋啥呀?你有志哥说的可是正事儿。”金旺带点训斥的口吻对儿子铜梁说道。

“俺来替铜梁说吧!”刚子也从人群里走出来,有志和金旺他们看着这场景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铜梁是想和蓉蓉成婚了。”刚子的话刚一出口,“好啊!好啊!”人群里全是叫好的声音。

“啊?是真的吗铜梁?”有志赶快问铜梁。

金旺半信半疑的走进铜梁身旁:“儿啊!是真的吗?”

只见铜梁脸红脖子粗的点了点头:“嗯!是真的,这不明年是黑春年吗,黑春年咱不是讲究办喜事儿不好吗?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俺和蓉蓉想把事儿给办了,不知道耽误咱修渠不?”铜梁说完看着有志和父亲。

“有志哥,还有俺和英子。”村里的另一个小伙子志强也走到了前面来。

“啥?”还没等有志反应过来,“哥,还有俺和素芳”,身旁的刚子也说道。

“啊?”有志被这突如其来的喜事惊得反应不过来了。

“要我说呀,咱这真是喜上加喜”九叔在人群里说道。

“对,喜上加喜”人群里有人突然鼓起掌来。

铜梁娘和志强以及刚子的父母都走到前面来,不用出村就能往家娶儿媳妇,这是他们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儿,他们眼里止不住的高兴,没想到这村子家户刚一多起来,这儿子的婚事就不用发愁了。

被喜悦刺激的刚回过神来的有志这下明白过来了:“这可是大好事儿啊!咱村这是双喜临门啊!办,办完喜事儿开始修渠,大家伙儿说,咋样啊?”

“对”

“好”人群里纷纷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