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041

第41章 窑洞擀毡厂

“有志,有志?”是彪叔的声音,“彪叔”有志边应声边往场上跑,彪叔和一个高大魁梧的小伙子各赶了一辆车,“彪叔,这位是?”“来,认识一下,有志,这是卫东,掌柜的外甥,一直跟着掌柜进进出出来回跑,年前有事,这不,现在总算回来了。”“卫东,这就是有志,咱路上说过的。”

“卫东,快下来咱窑里歇歇脚。”有志热情的邀请卫东,“彪叔,和卫东下来瞧瞧咱才挖的窑,才修的路。”卫东穿着干净笔挺,“认识一下就好,有志,咱下回吧!我舅还在县里等着我和彪叔呢?不敢耽搁。”看着穿着补丁摞补丁其貌不扬的有志,卫东眼里掠过一丝不屑。彪叔从场边往下一看,“有志,壮观啊!这才回来十来天就挖出这么多窑啊?”“光我哪儿有这本事,还不是多亏了乡亲们帮忙啊?”有志一摸脑袋笑嘻嘻的说。

“掌柜的在县里?”“是,所以真得赶紧走,这马我给你牵下去,怕它认生”“马我自己牵就行,跟它两天就熟了,”“行,那我们就先赶路了”

崭新的马车,一匹漂亮的大白马,有志还是第一次见白色的马,还是匹母马,别提多高兴了,“哥”花儿跟着也跑了上来,“马?太漂亮了吧!”花儿看着马赞叹不已,“彪叔呢?”“彪叔往县里去了”

“这马车跟彪叔赶的马车一样。”花儿欣喜地摸着新马车,有志轻轻地摸了摸马,这匹白马从此陪伴了有志四十余年的时光,有志格外爱戴这匹漂亮又温顺的马。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窑洞里也迎来了它盼望的春天,羊毛一麻袋一麻袋的从四周甚至是山后面的山后面源源不断的送了过来,附近山里的羊肠小道上,或是背着麻袋,或是驮在驴背上,都是往青石村村头送羊毛的山里人的身影。

“这个窑里是弹好的白羊毛,没弹好的放在旧院弹羊毛窑里,这个窑里放弹好的黑羊毛。”像迎接盛大的日子,有志和老曾高兴的和大家开始动工了。

“得这么铺羊毛......”第一张毡子有志和老曾给大家做着示范,直到一张毡子完工。

孩子们好奇有志家院里忙碌又稀罕的场景,纷纷站在有志家的窑顶上往下张望,望一会儿,又成群的在窑上玩起来捉迷藏或是打鬼子的游戏,场下大人忙着干活,场上孩子们忙着欢乐。

在老曾和有志的亲自传授下,大家终于开始了盼望已久的活儿,上午一组人,下午一组人,上午干活的下午还能兼顾家里的地,下午擀毡子的同样上午还能顾得了家里的地,花儿则带着女人们研究花毡的样式,有经验的绣工们开始了第一针,青石村变的一派生机盎然。

“有志,快上来卸羊毛”彪叔在上面喊着,小伙子们跟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扛了下去。“有志,够一车毡子不?”“三车也够了,我想着干透再往镇上送。”“往镇上留一车,剩下的先全拉到县里。”“剩下的先全拉到县里?”“对,掌柜的在县里开新店了,库房也大得很,通风透气,晾毡子没问题,这样,咱俩一人装一车,我跟你跑一趟县里,掌柜的这些日子就在县里呢!下午我再来往咱镇上拉一车。”“行,听您的。”装了满满两车毡子有志和彪叔就上路了。

“老掌柜”“来了,有志”“咱这店够气派啊!”“县里有这么好的优势,咱店就得起眼,气派。”“卫东在啊!”有志友善的伸出了粗糙的手,可卫东没有用行动回应有志,只是鼻孔里“嗯!”了一声,当然忙新店的肖掌柜是没有注意到这一切的。

新店里的规模识让有志万万没有想到的,肖掌柜这次是下了血本的比市里的陈氏绸缎庄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志啊你看,绸缎布料的货基本上上齐了,你看这边,”肖掌柜边说边用手指着店里三分之二的位置给有志看,“有志,这一片地方就是留给咱的毡子的,彩毡的花样要丰富一些,都挂上去,炕毡你看,薄的厚的,双的单的,彩毡,这地儿够不够你展示啊?”

“够够,可够了,这么大的地方,够了。”有志的惊喜溢于言表,卫东在一旁不屑的眼神瞅了有志两眼,“乡巴佬,山里汉。”卫东心里想着。

“走,有志,带你看看库房,以后拉过毡子来好能找见地方。”有志赶上车跟着老掌柜去了库房,的确如彪叔说的,库房很大,一半是放绸缎布匹的,剩下的一半掌柜的都留给了毡子,老掌柜是个有心人,晾毡子的架子做了好几层,毡子做好拉过来就现成。

“这可是好,掌柜的,原先我还发愁每天出的毡子量大了晾毡子得好几天,这下不发愁了。”“我呀!基本上能想到的愁都给你解决了,你要想到啥随时告诉我。”“行嘞!”一想到自己的毡子好像登上了大雅之堂,有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有志啊!别看卫东比你人高马大的,这孩子心眼实诚,以后他有不是的地方你不仅要多担待,还要多帮助他啊!说起来他和你年龄相当,你俩以后能像兄弟一样相处那我可就享福了。”“掌柜的,放心吧!既然卫东是您的外甥,我就不会把他当旁人。”

“卫东是我唯一的外甥,我老姐姐前些年没了,就一个老姐夫了,我视卫东为儿子。”老掌柜说话的功夫卫东进来了,“卫东,来坐下。”话音刚落卫东稳稳当当微笑着坐了下来,“卫东啊!有志是个实在人,咱这店开了外面要跑的事更多了,以后遇事你和有志多商量着来。”

“舅,那是应该的。”“有志啊!卫东跟我跑外不少,还没有具体管过店,以后你们要互相之间多帮衬帮衬对方。”“掌柜的,放心吧!都是自己人,以后卫东需要俺直接叫俺就是”有志看看卫东憨厚的回答。

“真好,老掌柜开了这么大的店,毡子不愁卖不出去了,大伙都能吃上白面馍馍喽!”有志和彪叔赶着马车在回家路上美滋滋的憧憬起来未来。

“卫东,毡子卖出去要及时给有志清账,有志在穷山沟里不容易,收羊毛雇人这成本高他抵垫不起多少?这有志啊不仅实在而且是个能成大事的人。”“舅,你就放心吧!”

“彪子,给我讲讲有志家里现在擀毡子的情况。”肖掌柜很担心有志的毡子断供,彪叔把有志扩建了一院窑洞修了路的事给肖掌柜交代了一番,“啥?一大院一大窜儿窑?十来天?这娃还真能蹦跶啊!这下家里估计得空了,彪子,下午去拉毡子走之前过来找我。”“行,掌柜的。”

“有志,咋样啊?”老曾也盼望着赶紧知道县里的情况,有志十分欣喜的把县里掌柜的大店大库房卫东当掌柜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讲给了老曾。

“有志啊!大了是好,可也不好。”老曾有些忧虑,“爹,你这话咋说的”有志不解的看着父亲,“大了叫你挣钱快,说叫你赔钱那更快啊!”老曾的话让有志心里一沉,“爹,应该没多大事,老掌柜的咱还不了解?”“有志,有句老话说顺是不顺,以后事事多操点心。”“嗯,知道了爹。”

“爹,这羊毛的账要记得清清楚楚,等毡子钱收回来就给大伙结账!”有志的羊毛都是从老乡家里赊来的,“光咱村的羊毛就收了一千三百斤。”“是,羊毛给了咱,还在咱家出力擀毡子,爹,我知道你想啥嘞!放心吧!我不能亏待大家伙儿。”

“大伙儿都歇会儿,”有志边给大伙儿倒水边说,“有志啊!这不干不知道,这擀毡子的活儿比地里的活还厉害啊!”“对,所以才分成两组,大伙才有力气管地里的活儿啊!咱不能因为毡子误了地啊!”“咱这么多活儿,有志,你管好毡子这一摊儿,你家地里的活儿咱大伙分摊了,你叫咱大伙踏踏实实的顿顿能吃饱饭就行。”金旺边喝水边说,“对,有志哥,咱叔说的没错,地里那点儿活儿以后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就操心叫咱每天肚子不叫唤就行。”

“大伙家里地都不少不用给俺家分摊了,忙不过来时大家跟我去地里帮帮忙就行”有志一向都比较实在,他的乡亲他了解,他知道这样的朴实他不能辜负,山这边山那边把羊毛弹好送过来一分钱还没拿的乡亲他也不能辜负。

“彪子,这些钱你替我给有志带过去,来吧粮食搬上车,一挖窑他家估计米缸里都空了,”肖掌柜安顿彪叔,白面小米玉米这就装上了车。

“有志,上来”“好嘞!”听见彪叔的声音一家人总是特别的高兴,“有志啊!老掌柜带你真是不薄啊!”彪叔感慨道,“是,老掌柜对俺有知遇之恩。”老掌柜事事为他着想让有志明白了像肖掌柜这样的商人眼里不是只有利益,“都说无奸不商,可咱要做就要做老掌柜这样的商人。”有志心里这么想着。

“彪叔,这是最先擀的几张毡子,干的没问题了,镇上的库房比不得县上的,我专门腾了一孔窑用来晾往咱镇上的毡子,您再来拉毡子记得交代他们分清楚是往镇上的还是往县里的。”“行,你想的真周到。”“彪叔,这是俺娘前些天磨的炒面,您带回去跟美珍他们尝尝。”看着彪叔的马车远去,有志心里有无限的感慨。

“这下咱眼下不用挨饿了,老掌柜的待你的情分不薄啊!”“爹,我知道,这钱您保管好,毡子钱没影呢?这钱留着应急,谁家急需时就用上。”“对。”

地里也忙碌起来了,小草绿了,每天天微亮有志和父亲还有花儿就扛着锄头上地了,等大伙吃完早饭来开始擀毡子的时候老曾带着儿子女儿也返回院里来了,下午六七点大伙下工的时候,他们父子又开始去地里干活了,天黑的越来越晚,在地里干活的时间可以更长些了,不久土地也被整理的松软平整,院外的肥料都给拉到地里了,奶奶在有志娘开垦出的小地块儿里不停地忙碌着,身边的龙龙一会儿爬上地里的树上,一会儿又跑到地头逮蚂蚁。

到底是年轻体壮的小伙子,活儿越干越麻利,挣钱的愿望又催生了新的力量,原本一上午一组五张毡子,小伙子们干顺当了,忍不住擀起了第二组,一个班迟半个多小时收工,这样原本一天十张厚毡子被小伙子们擀成了二十张厚毡,原本一天二十张的薄毡擀成了四十张,力量在精神的鼓舞下兴奋的膨胀。

爱开荒的有志娘正忙着烧一锅又一锅的热水,场下的窑洞院里,远处的地里,除了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产妇和幼小的孩子们,其余的人都在忙碌着,青石村从来没有过这样充实的场面,大家盼着多擀毡子来补贴肚子补贴盐份补贴补丁摞补丁的身上,窑洞里外的一切正像田野里的春天,一派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