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053

第53章 眼光

“得返回去”说话间有志下车牵着白马掉头,伙伴们一时不知所措,“哥,为啥?”铜梁不解的问,“最西头是好几条大路,说明西头通往好几个地方,就像咱通县一样,是不是有好几条大路?”有志有着敏锐的直觉,“没错,河南河北市里的都来咱通县。”铜梁恍然大悟。

“所以,咱得返回去,”有志边说赶着马车边往回返,“大爷,俺能问您打听件事儿吗?”有志拦住了西头一个刚从大门里出来的老人,“小伙子,想打听啥呀?”“大爷,俺问一下咱这边的大路都通向哪儿?”“咱这边的大路啊往北是直通往江县,吴口县,江县是咱市最富有的县,再往北就是咱省城,往西就是苏县。”“大爷,咱这西头可有往这几个县搞批发的商家?”有志迫不及待的问。

“你们问这个干啥呀?”老人看见是几个壮小伙,很谨慎的问他们,“大爷,不瞒您说,俺们是从通县青石村过来的,俺们村做毡子,是来卖毡子的。”有志很诚实的回答老人。“原来这样啊!你们跟我来。”老人说完带他们继续往西走。

“到那块儿,瞧,”老人指着大路西边的一排高大的房子,“那儿是咱西头最大的一家批发商,省城的都给他家送货,市里的都来他家买货,咱市的厂子作坊生产的一些个东西他那儿都能批发到这几个县甚至是省城。”“大爷,那真是太谢谢您了!”告别了老人,四个小伙子直奔批发商那儿了。

“哥,这家咋这么奇怪,房子这么大”铜梁看着孤零零的在大路西边却是一连排的比平常百姓家要高大了许多的大仓库说,“没准,那就是专门买卖货的,而不是以住人为主的。”有志看着完全不同的房子有完全不同的判断。

“汪汪”马车还没进去,狗已经咬了起来,“嚯!好大的大门呀!”俊明忍不住惊叹,大门很大,并且敞开着,“瞧,哥,里面有马车。”刚子探头看着里面说。四个人赶着马车就往里走,“站住,干啥的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来到大门口,“掌柜的,俺是卖毡子的,俺想”有志话还没说完,“我不是掌柜的,你要找掌柜的?”“是”“你在这儿等等啊!”

于是,大伙儿就在门口开始等,不一会儿,一个年轻后生出来了,远远的第一眼看见是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子有志多少有些失望,但小伙子热情爽朗,过来就伸出手“你好”和有志打招呼,有志哥四个没见过这个动作,愣了一下,还是有志反应要快,急忙伸出手“你好!”和对方握了握手,“你是想?”小伙子问道。

“掌柜的,俺来是想让您看看俺们村的毡子的。”有志道,“对不起,我不是掌柜的,我叫方博,掌柜的是我父亲,我父亲出去办事没回来呢!我是给我父亲打下手的。”小伙子彬彬有礼,“俺叫曾有志,那俺和您说管用吗?”“管用。”“那太好了。”“二叔,叫他们马车进来吧!”小伙子对刚才出来的中年男人说道。

“来我办公室你说。”小伙子说道,“办公室?”四个人听着很纳闷,进来院里才发现,大房子的对面有一排小房子,其中一间上面写着仨字“办公室”,“哥,你跟人家大哥进去吧!俺们在门口等。”“中”

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样品,包括山西的老传统布老虎,堆锦等等,有志说明了来意,去马车上拿了花毡给小伙子看,“咱这儿还有这么好的工艺品?”小伙子边看边赞叹,“工艺品,啥是工艺品?”有志不解的问,“你这花毡就是工艺品呀!通过手工加工成的产品叫手工艺品,平常也说工艺品,你看这布老虎,堆锦都是工艺品,这些咱山西的老传统工艺品会从我们这儿卖往咱全国各地。”小伙子真诚的说。

“啥?全国各地?”有志太惊讶了,“是,全国各地。”小伙子一本正经的回答让有志不容置疑。然后带小伙子看了炕毡,彩毡,“花毡我们考虑,炕毡彩毡往大地方走不属于热销产品,所以我们暂时不考虑,花毡的价钱咱们谈好就考虑供货。”小伙子干脆利落。谈好价钱,方博在本上用钢笔龙飞凤舞,写上了关于花毡关于有志的详细资料。“方博,俺尽快把花毡送过来。”“好。”两个人握手告别。

这一次,有志学会了握手,方博的气质无意中感染了他,尤其方博写字时候那种文化人身上的气息让他想到了志高志远,是的,一定要让他们也像方博这样身上有这种文化人的气息。

“走,回家,”虽然炕毡被拒绝了,但花毡的定购还是让有志欣喜异常,“哥,那咱的炕毡咋办?”铜梁发愁了,“炕毡咱回头再来,炕毡是县里边的热销货,咱不用发愁。就在这附近肯定还有往县里的批发点,咱还得来这儿找。”有志信心满满。看见已经是下午了,“咱赶紧回,最好能赶上集市,实在不行明天再去赶集。”

县西边暴村的斜对面大北村是牲口交易的重要集市,有志赶着马车从市里往回返,可天生的不紧不慢的脾气让白马赶到集市后到底晚了一步,“还是来晚了,钢子有些沮丧。”“没事,明儿再来。”有志倒显得不着急了。

“哥,咱得快点,天开始黑了。”铜梁紧张起来,“没事,咱四个人呢,车下边有一斤煤油,咱还有手电,车辕下边各有两根棍子,不用怕”有志还是不紧不慢,拿开手电交给刚子“刚子,你管往前打着手电。”“哥,你这车上没看出来,车下边还都是武器呢!齐全着呢!”铜梁笑说,有志只是“嗯”了一声。

“嗷嗷”狼恐怖的声音传来,白马突然惊了,有志赶紧拽紧了马缰绳,白马一向性情温和,现在却让狼给惊了,“铜梁,快点,点煤油,你们拿棍子。”有志吩咐道,铜梁拿起车上垫着坐的破布浇上煤油,点燃了火把,刚子拿着手电,俊明拿着棍子,有志紧紧地牵着白马,四个人说这话互相给彼此壮着胆儿回到了村里。

天黑的厉害了,回到窑顶,有志牵着马,刚子打上手电晃路,铜梁和俊明帮着拉马车两边的辕,有志家门口的坡虽然已经加宽,白天看起来不觉得有什么,但晚上牲口往下面下因为黑直往后退,不肯往下走,因为马是很聪明的动物,遇到危险直觉会让它去逃避,有志牵着白马硬往下走,铜梁俊明护着辕,唯恐白马失惊翻了车,要知道,坡下面是几十米高的土崖,后果不堪设想,一段二十多米长的突破路,四个小伙子费了好一阵子才人和马车都下来,这是白马第一次走青石村的夜路。

“不是说要去几天吗?咋突然就回来了?”四个小伙子的出现让老曾很是意外,老曾赶紧把几个孩子挨个儿打量了一番,有志一家都出来了,看见大家担心的样子,“噗嗤”铜梁忍不住笑了,“大清早四点多就走了,这黑更半夜的又回来了?”老曾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

“叔,咱毡子卖出去了,你说俺们不回来干啥呀?”俊明高兴的说,“啥?花儿和老曾几乎异口同声,“就那么快?”花儿紧跟着问,“花儿,你去跟咱娘给哥几个做点饭。”“好嘞!”有志和哥几个把一天你的经历给老曾讲了个详详细细。

“这样,明儿铜梁跟我早些去集市,俊明和刚子你俩在家给咱准备套包,牲口槽,牲口圈,多铡些草料。”“行嘞!”安排完任务,小伙子们各回各家的窑洞里去了。

“爹,花毡的事咋样啊?”有志问父亲,“不赖,地都种进去了,大伙儿也有功夫做,就是没跑几个村儿,她们瞧瞧样毡,花儿再跟她们聊聊,这不一天功夫就没了,我和花儿明儿先把薄毡毛线送过去,然后再去其他村。”“嗯!咱这边越是山里越有好绣工。”有志答道,有志的话不无道理,越是山远偏僻的地方女红做得越好,这也是有志为什么让父亲带花儿在山里找绣工的原因。

“枣树凹和宋家村的擀毡工的事呢?”“宋家村找了六个劳力,枣树洼找了四个”老曾答道,“这就没问题了,尽快让大家伙儿干活吧!”听到父亲的回答有志深感欣慰。“你金旺叔今儿送的毡子钱都结算回来了,羊毛也定下不少。”“行,那继续现进羊毛给大伙现结羊毛钱。”

第二天一大早铜梁叫上有志走上路出发了,“哥,市里的自行车也没见上几辆啊!”“嗯!还是稀罕吧?”“那你咋就能骑上来?”“俺的车是镇上老掌柜的托他儿子从天津给捎回来的。”“他儿子还能在天津?”“嗯!听说人家儿子在天津的大学里教书,文化高着呢!”“市里虽说咱只走了东西头可俺看着气派着呢,那天津啥样子?”铜梁好奇地问。

“听老掌柜说天津市最少得有咱市里七八个大,不仅大而且热闹,人多,有汽车,有电车,火车,好着呢!”“是吗?那咱啥时候也能去瞧瞧就好了。”“能,咱挣上钱也能去瞧瞧大天津还有大北京。”“哥,你说咱真能去?”“能,只要想就一定能。”有志坚定的话语让铜梁充满了憧憬。

“咱要是叫三虎志高他们都能去大城市里念上大学,那没准咱的爹娘爷爷奶奶们都能跟着去瞧瞧大城市呢!”“也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