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006

第6章 集市上的灵感

接到有志,爹嗔怪他,“交代你迟了就去你姑家住,你姑又不是不待见你,这要遇上狼还去哪儿后悔去?”

“爹,这不我手里有棍子吗?再说我觉得差不多能赶回来嘛,哎,爹,我卖了毡子了,卖了二十块钱。”“二十块钱是啥样啊?回家快给你奶奶瞅瞅,你奶从天没黑就去大坡头等你了。”

“奶,回来吧!”有志跑上坡,从坡口搀上奶奶,“奶,我今儿卖了二十块钱嘞,嘿嘿!”“再卖多少钱也没我大孙子稀罕,以后不许搭黑回。”奶奶似乎没那么高兴,张口就责备,“奶,我记住了,下回迟了我就去住俺姑家”有志赶紧的向奶奶保证,他知道让奶奶担心坏了。

那一晚,在煤油灯下,两张从未见过的十块钱让全家人拿着传了好几圈,看了闻了小心翼翼的摸了,然后让奶奶存放了起来,奶奶是一家之主,重要的东西都由奶奶保管。那一夜全家人都兴奋难眠。

从那以后,除去农活和邻里亲戚的红白喜事还有换羊毛,只要有空有志就和爹娘擀毡子,晾干了等到天好就去镇里赶集,其实一年里能去的日子不多,毡子怕水怕潮,刚下完雨去不好,冬天里天冷了路远白天短去了往往毡子还没卖成天就要黑了,下了雪更不能去,阴天不能去,一年里能去的日子也就因为路远交通不便而变的为数不多了。

有志走着走着,后面过来辆毛驴车,“娃,这是往哪儿去啊?”“大爷,我去镇上,”“我回王家庄,到俺村口离镇上就不远了,你上来我稍你一段吧。”毡子往车上一卸,坐在大爷旁边,驴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着,对有志而言这可省了好大劲呢。

“娃?哪个村的?”“大爷,俺家青石沟的。”“老远呢。”驴车到底快得多,有志身上的汗落的差不多了也到王家庄村口了,“大爷,这是俺娘给俺烙的锅盔,您别嫌弃。”有志从兜里掏出娘给他的干粮锅盔,锅盔是一种干面酥饼子,在铁锅里用油钪的,中间厚厚的一层一层的的甜甜咸咸的,出门在外不能赶回家吃饭的老百姓常给出门在外的家人带这种饼子,充饥的很。

“你这娃,乡里乡亲的弄甚呢这是,不过是捎段儿路,哪儿那么多说道呢?留着自个儿晌午吃吧!”“大爷,那你以后去了俺村要去俺家串门啊!”“中,娃呀,你快走吧!”有志告别了憨厚的大爷又上路了,刚走里把地就到镇上了。

找了个位置开始等买主了,边等边打量集市的周围,有志喜欢琢磨,在他心里“见识”这俩字的意思就是见了了解透了这才能叫长见识了,他挨个儿的看,看周围的馆子,铺子,还有各种摊子,卖布的,吹糖人的,卖脂粉的,卖鸡蛋的,还有卖耧的.......

正看着走神呢,“卖毡子啊?”一位大婶过来问,“对,婶子,你先看看,要不解开卷儿给您挨着看看?”“不用解,我先看看你的手工。”大婶看看摸摸,再看看毡边,“好是好,就是太窄啊!”有志因为路远要么只能背单人的厚毡子,要么只能背双人的薄毡子。

“婶子,如果是一张大厚毡子那太重啊,翻晒时太费劲了吧?”“娃,俺想要张薄的大毡子,俺家是木头床,不是炕。”大婶略显失望的问有志。“婶子,如果是大薄毡子,俺家里还真没有了,得现擀,擀好了晾干隔天天好再给您送过来,您看中不中?”

“行是行,得多长时间呐?这样,你要一个礼拜内能拿过来那行,因为俺给俺小子结婚用的,不能等的时间长了。你要不中俺得赶紧去别处找找。”大婶的话也提醒了有志,集上还真没见过别的卖毡子的,“婶子,快了就是两三天,反正一个礼拜之内应该没问题。”

“行,你看这样行不?俺也不知道你哪天来,你来了直接给俺送到俺家行不?”“”咋找您家呢?“俺家啊,俺男人是医生,姓王,在正北边那个路口有个铁匠铺,铁匠铺再往西走第二个巷子进去第五户就是了,再记不住你一问大伙王医生就能问着。到时候你问铁匠铺的老张头也行。”

“中,婶子,俺记下了。”大婶走后有志陷入了思考,婶子是用来给儿子结婚用的,他总觉得差点什么,这时候卖布的吆喝着“卖布喽,大花布,喜庆鸳鸯布喽!”

“喜庆鸳鸯布?”有志一下子机灵了,索性去卖布的跟前看个究竟,以前只知道自个儿家的花布好看,可是没有真正留意过布。他挨个看,看见喜庆鸳鸯布的时候,他心里已经在打小九九了,“大哥,你这布是自己染的吗?”“这是俺舅作坊里的布,俺是管来镇上卖的,咋了老乡?来几尺啊?”

“这布是咋染的呢?”“这个学问可大了,用的是染料,咋染俺可不知道。”“大哥,你知道镇上哪有卖染料的吗?”有志迫不及待的问,“镇上啊,俺也不清楚啊,前面路南有个杂货铺,里面东西可多着呢,有没有染料就不知道了。”谢过卖布大哥有志心里有底了。

正打算着卖了毡子去杂货铺呢,这事以前买过有志毡子的一个大娘过来了,“娃,俺邻居也想买毡子,过来几趟没遇着你,我回去问问她,你在这儿别换坡儿(方言,就是别换地方的意思)了,等等啊!”

好一会儿,大娘领着邻居来了,邻居左看看右看看“毡子解开给俺看看,”“行嘞,大娘”解开绳子,毡子展开,黑亮亮的,挨着一点一点瞧仔细了,反过来再瞧。

“这娃的毡子厚实,羊毛也好,俺上回买回去俺家那个人直夸这毡匠的手艺好呢,俺那人说这娃的毡子那是老手艺人出来的活。娃,这毡子是你自己擀的还是师傅的手艺啊?”先前买过毡子的大娘一边夸一边问有志,“大娘,毡子是俺爹和俺们兄弟一起擀的,俺爹俺爷爷都是传下来的毡匠,细活都出自俺爹。”

“还真就是呢。”“行嘞,给俺送家里去吧!”有志扛着毡子给人送了回家,卖了二十四块钱,谢过了两位大娘,就去找杂货铺,杂货铺好找,去了杂货铺一看,已然挪不动脚了,被染料深深地吸引住了,“大伯,这大包的染料咋卖呢?”“单要还是各色儿都要啊?

“各色儿都要”,“大包的贵点,全色儿一共三块”有志虽说很心疼钱,可还是买了,又买来一块钱小糖块,想着娟儿和龙龙看见糖块的表情他忍不住笑了,一边走一边继续打他的小九九,忽然他觉得得记住杂货铺的位置,当他回头看见杂货铺的招牌时,他又眼前一亮了,他再看别的铺子,都有块招牌,有的铺子前还插个旗子,比如饭铺子前旗子上写着“油条,豆浆,菜包子,肉包子”云云。

刚走出几步,他又返回来,沿着镇子上的街道走了又走,这么转了两三圈,“招牌,旗子”他心里不断的念叨,大娘带邻居来了几次我都不在,如果我也有个铺子,也能在这儿卖毡子那该有多好呢?想归想,还是先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