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061

第61章 再也见不到的恩人

第二天一早,有志骑上车找到了手管局,手管局在一个旧式的俄式小楼里。“你找谁?”看门的工作人员问道,“俺找常兆兴。”有志答道。

“谁?”看门的工作人员又问了一遍,“俺找常兆兴。”有志以为工作人员没有听清楚,提高了嗓音又问了一遍。

“你找常局长?你是他什么人?”看门的工作人员问道,“常局长?”有志问道。

“对呀!常局长啊!你是他什么人?”工作人员上下打量了有志一番,“昨天他去俺厂找过俺,叫俺今天过来找他。”有志答道。

“是这样啊!常局长正在开会,你到值班室等他一会儿吧!等开完会我通知你。”工作人员说完把有志安排进值班室等着,不一会儿的功夫,七八个找常局长的都进来排队坐着等上了。

“我说看着不一般呢,原来是局长。”有志心里想,局长在当时那就算挺大的一个官了,“可看见常局长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啊!和咱没两样啊!”有志心里想着。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工作人员进来叫他,“曾有志,你可以进常局长办公室了,跟我来吧!”有志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二楼的一间办公室。

“小伙子,是你呀,哎呦!快来快来,小张,快给曾厂长倒茶来。”常局长说道,“曾厂长?”工作人员惊叹一声看了貌不惊人的有志一眼,出去给有志端茶了。

“小伙子,怎么样,想的咋样啊?”常局长笑着问有志,有志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说的都很有理,我想通了,可我这么大一摊子,我总得给的老少爷们一个交代吧!”

老人对着思想有了松动的有志趁热打铁的说:“一但合并首先把你厂里的工人技师全部安排进工厂,并给所有人自愿原则,不管在哪里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建设者·······

有志同意了,两人商量着合并细则·······

从手管局出来,有志兴奋的骑着车往青石村回,一边骑一边想着新厂子的未来,想象着更高大的厂房,更多的工人,有志心里已经美的不得了,昨晚的挣扎困惑早已烟消云散,脸上终于又恢复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得先去美珍那儿看看”,有志一想到镇上决定改变回家的方向。

“老掌柜咋样了呢?”想到老掌柜有志不由得担心起来,虽说厂里忙,但究其原因是心里一直都很难过去月仙这个坎儿,他害怕去镇上,可现在新的形势下他又很不放心美珍守着的老掌柜的绸缎庄,他做不到袖手旁观,老掌柜的知遇之恩,早已烙进了他整个的生命。

“会碰见月仙吗?”有志这么想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没了,“如果碰见......她一定在绸缎庄”新的纠结涌上心头,很久不再去想的往事渐渐涌上心头。

“她的孩子会叫我舅舅,对呀!孩子会叫我舅舅,我不该再怕见到月仙了。”就这么说服自己继而战胜自己.

“老掌柜呀你还好吗?你回来了吗?”有志愈发的惦念起肖掌柜来.

“有志,来了?”“美珍,快给有志倒茶!”每一次自己到了绸缎庄的门口老掌柜热情的相迎,他多盼望着能再一次看见老掌柜和蔼的笑脸,热情的声音啊!

自己第一次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进绸缎庄遇到肖掌柜的情形再次占据驮在大飞鸽上的脑袋,一个是穿着细布衣裳的掌柜,一个是穿着补丁衣裳的山里娃,那是有志忘不了的和肖掌柜的第一次打交道。

“如果没有老掌柜,我今天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还扛着毡卷走在土坡路上?如果没有老掌柜......”万般滋味涌上心头,这个憨厚朴实的汉子再想到美珍说的老掌柜的病,眼眶是湿的,心是沉的。

就在车上这么骑着,前面有一家糕点店,停下来,支好车,进去,一包一包的灰色草纸包好的鸡蛋糕,正中间有一块红纸,纸绳把鸡蛋糕连同包装包的方方正正的,买了两包那个时代农村里最奢侈的食物,小心翼翼的挂在大飞鸽的车把上,继续往镇上赶。

远远的看见绸缎庄,看见绸缎庄的招牌,有志下了车,他觉得自己怎么也走不过去,把车子停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坐在一块儿石头上再也忍不住自己的心绪,抱着头哭了起来,一个看似沉稳又有主见的山里汉子想着绸缎庄未卜的命运,想着这块以后或许再也见不到的招牌,情不自禁悲从中来。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更是懂得感恩的,可老掌柜的知遇之恩还没有享受到自己的回报,那张为证明质量被刀子割开的毡子,那些临过年被彪叔送到窑洞里的黑白灰花布,那些所谓的分红其实为补贴他的钱,那些替他抵垫上的羊毛钱,大飞鸽,座钟......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怎么都关不上,一个是情深义重吃着白面馍馍的镇上人,一个是感恩涕零为生计奔波停不下来刚刚能吃上白面馍馍的山里人,两个同为商人却是一老一少的两个男人生命中的交集成就的不只是毡子的事业,更是彼此的人生,更是有志的人生,仅是绸缎庄的这块招牌曾经承载了有志无数的梦想,老掌柜和绸缎庄早已深深的烙在有志心上。

“老掌柜才是真正的大商人,我要做老掌柜这样的人。”有志自言自语道,伤心了一场,抹干眼泪,再次跨上大飞鸽,他没有直接往绸缎庄,而是来到了河边,洗了洗脸,看着河面上的自己。

“不能让老掌柜失望”有志回头骑上自行车往绸缎庄走去。

“有志哥”美珍一如既往在柜上,绸缎庄也一如既往,这让有志的心略为平复了一些,拿着鸡蛋糕走了进来。

“美珍,近来可好?”有志嘴上问着,眼里看见美珍依然比以前憔悴了不少,“还行吧!”只是三个字,从前活泼可爱的美珍不见了。

“美珍,咋了?”有志关切的问。

“没咋。”美珍把头扭向一边,努力的眨着睫毛,她是在忍着眼泪,眼明心细的有志如何能够看不出来呢?

“老掌柜--咋样了?”有志还是忐忑不安的问了美珍。

美珍小心谨慎的往后院看了看说道:“嘘!有志哥,小声点,不能让我娘听见”,说完已是泪流满面,听到美珍的回答,看见美珍的泪,有志心里已然有了七八分的答案,只是他始终不愿意去相信。

“美珍,老掌柜他?”有志艰难的低声再问了一遍。

“有志哥,爹走了已经快一个月了,大哥写信回来告诉我们的,娘不知道,我们一直瞒着娘。”美珍哽咽着说。

美珍的话犹如五雷轰顶,虽然之前就有预感,但真的得到答案时整个人却像没了知觉一样,被老掌柜的精神支持着的腰脊瞬间软塌在柜台外,有志努力扶着柜台,又一次痛苦的转身,走到店门口,扶着绸缎庄的门框,只觉得心疼的直不起身。

“有志哥”美珍喊道,有志用左手慢慢的背对着美珍挥了一下,站了片刻,慢慢的挪着脚步吃力地走到了对面巷子口拐弯处一个无人的角落瘫坐在地。

看见有志出去,美珍能想象得到有志现在的心情,美珍呆呆的看着有志消失在巷子口。

无声的眼泪吞噬着有志已经薄的像雾一样的心,噩耗来的如此的猝不及防,老掌柜的音容笑貌不停的撕扯着有志疼痛的记忆。

努力再努力的平复自己,擦干眼泪,理理被手抓乱的头发,闭上眼睛,让自己屏气凝神,觉得能回绸缎庄了,这才走回去。

“美珍,咱镇上收到成立供销社的消息了吗?”有志问美珍。

“听大伙议论了,但没准信儿,就是没人来送羊毛了。”美珍答道。

“美珍,是这样......”有志把百货公司和供销社的情况给美珍详细讲了一遍。

“美珍,你要有心理准备。”有志叮嘱美珍。

“如果不行这店也就不准备开了,爹走了,原本想这是个念想,店在,娘心里也觉得踏实。”美珍满是伤感。

“如果能加入供销社,是很好的出路,和老掌柜打交道多年的陈掌柜加入供销社了。”有志说道。

“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件事到时候再说吧!我把花毡的账给你结了。”美珍还惦记着给有志结账的事。

“美珍,我还该咱店里的羊毛钱呢。”有志道。

“有志哥,羊毛钱没多少了,倒是花毡有不少每给你结账,你等一下”美珍道。

“美珍,俺需要布,这样,俺再添些钱从柜上拿些布吧!”有志知道给美珍兑换成钱或许才是最实在的事,

“有志哥,你要布干啥?”美珍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有志,“美珍,俺需要不少布,但城里现在已经买不上了。”

“真的?”

“当然真的。”有志眼前根本不需要布,他只想力所能及的帮美珍过渡即将到来的转型。

“这么多布,你的车带不了,回头我让彪叔给你送过去。”美珍平静的说道,曾经的机灵劲儿因为忧伤而荡然无存了。

“大娘在家吗?我去看看大娘。”有志想看望美珍娘。

“在,有志哥,你先别去看了,我娘很好,我怕她看出啥来,人上年纪了,经不起事了。”美珍用略带恳求的眼神看着有志说道。

“那行吧!过两天我再过来。”告别了美珍,有志骑上车慢悠悠的往回赶,此刻的心情沉重的仿佛怎么骑也骑不到家。

“回来了!”老曾看见儿子进大门。

“爹”有志应了一声,毡匠们还在汗流浃背的干着活,绣工们手里的活依然做的井井有条。

“有志,这羊毛收不上来,很快毡子就擀完了。”老曾忧虑的向儿子说。

“爹,没事,擀完了让大伙儿先休息等音信儿。”

“那咱这毡子还能卖出去不?”

“现在有百货公司和供销社了......”有志把市里的情形向父亲讲了一番,又把厂里的情况挨着讲给父亲。

“国家是为咱广大的老百姓着想,爹,咱要支持国家。”

“嗯!有道理。”

“我明天去县里看看卫东,尽快回厂里,手管局的同志们还等着我回去配合工作呢!”有志向父亲说道。

傍晚志高志远娟儿和三虎回来了,“大哥回来了?”有许久没见过大哥的兄妹几个很是高兴。

“哥,有个天大的好消息。”志远高兴的像有志说道。

“好消息?”有志面无表情的问道,他还没有走出老掌柜去世的噩耗。

“二哥考进咱通县一中了。”志远抬高了嗓门,一双满是笑的双眼看着有志,志高在旁边一只手摸着脑袋,嘴巴害羞的笑着。

“那就是说你要进县里念书了?”有志吃惊的看着志高。

“嗯!哥,你高兴不?”志高看着有志问道。

“高兴,哥当然高兴,银贵呢?银贵考上没?”有志依然惦记着银贵。

“哥,俺们年级考了六个,有我,有银贵。”志高微微笑着说。

“高兴,哥怎么会不高兴呢?啥时候去县里念书?”“下学期”

“中,这可是好消息,娟儿,去叫咱娘摊煎饼给你二哥高兴高兴。”有志努力的让自己对期待自己笑脸的弟弟妹妹们笑了笑。

“三虎,哥送你回家。”有志牵着三虎回家去了。

“咱买这么多盐和棉花弄啥呀?”夜里老曾不解的问有志。

“爹,腾出两口缸来,晒干了把盐装进去,把口密封好,放进窑里,把棉花包严实了,吊起来。以后您就知道了。”有志不解释,老曾知道儿子有儿子的道理,也就不再多问。

把家里安顿好去县里看过仍在经营的卫东,有志匆匆赶回了厂里。

“合并是好事,合并以后国家会给大家按时发工资发粮食,大家今天还是山里娃,明天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人了······谁勤勤恳恳工作了,被评上劳动模范还有机会上北京去看看天安门·····你们想不想?”常局长在有志厂里给工人开合并动员大会上讲着。

旁边的有志和大伙此时一起大声回答着:“想!”大家举起右手喊着“我要当劳动模范”群情激奋。

“好,同意到胜利日用品厂上班的在右边我们手管局田栋才那里报名。”常局长用手指着在会场边上的桌子边坐着的那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