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097

第97章 留“神”

老教授接过花儿端过来的第二碗白面疙瘩汤,这次不再狼吞虎咽,而是一口一口品了起来。

“叔,您是被下放到哪个村了?”等老教授吃完,有志继续问了起来。

老教授又恢复了沉默,这时老曾进来把有志叫到了另一孔窑里,有志一看奶奶和母亲,还有花儿都在用异样的眼神看自己,心理一下明白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还有心思笑呢?有志,咋回事啊?救人咱不反对,问题你咋不把人送回人家家呀?咱自己都吃不饱呢。”有志娘不解的问道。

“志啊!你娘说的没错,看见人家这发烧一时半会儿肯定好不清,看他那身子骨没有个三五天是好不清的,为啥不把人家给送回家?”奶奶接着说道,花儿在一旁显然也发了愁,老曾则坐在炕沿上抽起了旱烟。

“是啊!快说说,今儿下午俺们还要去地呢。”老曾抽着旱烟补充道,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家庭,添一张成人的嘴在目前的情形下那搁谁家都是一件大事儿,更何况是在这么大一个家里呢!

“第一,路上碰见了不管是哪个村的俺都得管吧!第二叔是教授,被下放到咱公社的,他家是哪儿的还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咱这边的,具体是被下放到哪个村儿也不知道呢,一会儿俺问清楚,但不管是在哪个村,咱都得等他烧退清了,病好了再送回去,俺一会儿问清楚情况再说,这个时候教授在谁家都很难,让他先在咱家,中不?咱不能不管。”有志的话让憨厚的一家人无力反驳,将心比心谁也不忍心把一个发烧的乡亲送走,更何况他家不在本地呢!

看见家人都不做声了,有志笑笑说道:“教授是个文化人,还不是一般的文化人,我和教授聊聊再说。”

有志掀门帘出去,家人却有些无奈甚至不知所措。

有志回到老教授身边:“叔,你别嫌怕,俺们庄稼人都实诚,俺家人你就尽管放心好了,他们不会对您咋样的,您现在告诉我你是在哪个村,我也好去告诉他们一声,赶天黑不见你大伙儿都得到处找您不是?”

“我不回去,我不回去。”刚才才要说走的老教授突然出尔反尔让有志百思不得其解。

有志看看教授紧张的神情,去拿了一把核桃和枣放在笸箩里端过来放在教授手边儿,和颜悦色的说道:“叔,在咱自己家,没啥好东西招待您,您先将就将就。”

老教授拿手摩挲着核桃自言自语道:“我不回去,我不回去。”

“行,您不回去,以后就在咱青石村。”有志看着老教授紧张的神情宽慰他道。

“我真的不用回去?可是地里的活儿我干不了,我也当不好石匠。”教授总算说出你自己的苦楚。

原来是这样,有志瞬间明白了。有志看看老教授继续说道:“叔,这样,您就告诉俺您的尊姓大名,俺去公社想办法把您要到俺村来,您身体不好,先养着病就行,等身体好了再说,您看中不?”

有志的诚恳让老教授将信将疑:“真的?不用干石匠活儿?不用砸土坷垃?”

“嗯!叔,养好病以后俺只让您干轻活儿?中不?”

老教授再度仔细打量有志:“我叫任杰,省农大的教授,因为说错话被下放到县里,县里又交给公社,公社又给分到了下面的王里堡村,石匠的活儿干不了,地里的活儿也不拿手,到哪儿都不招人待见,最近实在吃不饱了,这不今天就去找粮食了。”说完扶扶眼镜。

“原来是这样”有志这下终于明白了。

“叔,您就放宽心在俺家歇着,看您这烧就算暂时退下来就怕夜里还会反复,您得彻彻底底养好,天儿不早啦,俺这就去找公社领导。”

“嗯!”

已经是半下午了,有志一刻也不敢耽误,骑上大飞鸽直接往公社找章庆豹。

“章书记,俺们青石村现在人口比较少,干活儿缺人手,青壮年劳力总共也就三十来人,地里活儿多,人手着实紧张,听说下放下来一些知识分子,能不能往俺们青石村争取一部分?”

“呵呵!有志,别的村儿都推着不愿意接收呢,你倒是主动要了,这是好现象啊!这样,咱们公社的下放名单以及对口村的表都在我这儿,你可以抄上一份儿,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嘛,只要对口村同意你们交接好就行。”章庆豹爽快的同意了。

有志拿过章庆豹的名单表心里一块儿石头落了地,抄了一份后再急急忙忙奔赴王里堡村。

“啥?你要那个教授?俺们正愁粮食不够吃呢,你就快把那尊啥也干不了的神快请走吧!”对方居然还真就是求之不得呢,这让有志既觉得顺利又觉得忐忑,自己村里何尝不缺粮食呢?但老教授他是一定要管的。

想到老教授能落脚青石村了,有志突然莫名的兴奋起来,也许是缘于从小对文化人的崇拜,也许是白老师对他的影响,总之把陷在困难时期的一个大文化人留下让有志觉得踏实更是觉得安慰。

终于回到院儿里,干活的家人都回来了,有志先去窑里看了老教授,人已经睡过去了,轻轻关上窑门,压好门帘。

“刚才又让他喝了一碗葱姜水,这不睡过去了,就怕晚上再发烧,晚上得操心呢。”奶奶对有志说道。

“嗯,知道了奶奶。”有志回答了奶奶把家人叫到做饭窑里,把教授要到青石村的情况和家人讲清楚了,从此意味着家里又多了一双筷子一只碗,对于有志的决定家人只有皱着眉头默认了。

晚上有志没敢睡,老教授果然反复发烧,昏黄的煤油灯下,有志一次一次的摸额头,端水给老教授喝,毛巾不停的给老教授敷,折腾了一夜,天亮的时候,退下烧的老教授和有志都睡了过去。

有志醒来再摸老教授的额头,总算体温正常了,看看老教授单薄的衣裳,有志拿出家里存的布和棉花让花儿和奶奶给教授赶制了棉衣棉裤,罩衣罩裤,又让母亲给做了毡靴毡帽。

“花儿,这么冷的天要冻坏人的”有志担心妹妹有想法。

“哥,放心吧!俺懂,人家在咱家住下以后就是咱家人。”花儿的回答让有志顿时觉得轻松了起来。

三天后,老教授有了精神,终于下炕了,看见从头到脚全新的行头起初怎么也不肯穿,推让着中间脸又变黄冒汗。

“叔,你这是咋了?”有志赶紧扶住老教授。

“胃,胃疼。”

“你这胃疼咋这么重。”

“老毛病了,一会儿就好”可老教授的表情和老教授的话有志都不放心。

“爹,任教授这胃病得瞧啊!”有志和父亲商量。

“那就得找五丈沟的赤脚医生老杜,他专用土偏方治胃病。”

“你是说五丈沟的杜大爷。”

“可不,那名声也是打出去的,咱这方圆几十里的老乡们有不少都是找他瞧好的,你金旺叔早些年不就找他瞧好的?”老曾的话让有志想起了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儿。

“爹,那咱俩过一趟”有志兴奋地说道,考虑到后生们都去打猎了,只能让父亲陪自己去跑这一趟,又考虑到老教授虚弱的身体,因为山路不好走,过了枣树凹想去五丈沟就只能走路上了,因此可以先赶马车到枣树凹,把车放在枣树凹再走路去五丈沟。

“中,去一趟,这已经晌午了,明儿吧,明儿早天亮就走,赶天黑咱还能回来。”

“俺和教授先打声招呼。”有志说完回窑里去了。

任教授听完有志的打算,完全不相信,扶了扶眼镜道:“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哪儿能行?我在省城时候医院里的医生给的药都治标不治本呢!”

“教授,俺们农村有些土方子还真是好办法呢,您与其疼成这样为啥不能试一试?”

老教授没有回答有志,在他眼里医院医生都搞不定的事儿赤脚医生那根本就不可能。

“叔,俺在市里遇到发烧的看见都得打针,你看咱喝山毛桃仁水不是也退烧了吗?这就是俺们山里人的办法。”有志试图说服任教授去试试赤脚医生的办法。

老教授想想也对呀,可是囊中羞涩又让他的表情尴尬了起来。

“叔,不用顾虑,俺不缺钱,现在也有些日用品,瞧病的事儿您不用操心。”有志的话打消了教授的顾虑,总算是同意了有志的建议。

这一晚的窑洞里,老教授看着身旁熟睡的有志心里甚是感激,虽然来到了一个更小的村里,但有志和家人还有老宋的热情让他对以后的日子有了新的盼头,没有炉火的窑洞让他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的三个人准备上路了,“煤油,一斤煤油。”很久没再去山的那头行走的老曾一日也没忘记上次狼的遭遇。

“拿煤油做什么?”老教授好奇地问道。

“叔,一会儿路上俺给你讲。”拿上煤油和手电以及棍子还有十斤粮食,三个人去村里的牲口棚牵了白马套了马车往枣树凹赶去,往枣树凹的大路虽然宽却绕了一些,远没有有志和父亲走的羊肠道近,有志边赶车边给教授讲起了当年和狼的那场搏斗,把教授听了个目瞪口呆,山里老百姓的不易也让教授有了新的感触。

看着车两旁的山,崖下的土地,有志却发起了别的愁,他想到了这些小的只有两三户,大的最多七八户的比青石村还小的村,想到了村里他曾经常年感受过的乡亲们的善良和热情,想到他们正势单力薄的面临着同样的灾难,心里忍不住的痛苦,纠结,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里酝酿开来。

“有志啊!老久没上来了。”在往五丈沟路口不远的枣树凹的乡亲院儿里,有志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老乡亲。

“叔,最近还好不?”

“好啥呀?咱分的那点儿粮食不够吃呢!”乡亲果然和青石村的情况一样,简单说几句把马车放在老乡亲家三个人先往五丈沟看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