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36904400000099

第99章 迁移计划(二)

“哥,哥?”铁柱的声音从窑顶传过来,有志赶紧跑到院儿里冲着窑顶喊:“铁柱,咋了?”

“哥,俺爹叫你和大爷上后边商量事儿呢!”铁柱在窑顶喊道。

有志和老曾披上衣裳就往上面跑,“铁柱,出啥事儿了呀?”

铁柱看看有志笑着说道:“哥,是好事儿,今儿俺们打猎有大收获。”

“是吗?那得赶紧走”这样的消息让有志和老曾格外的惊喜,大步流星跟着铁柱来到了九叔家,大家伙儿已经都围在地上的一堆猎物旁,另一边则是从地里找回来的粮食,除了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几乎都在场了。

“志啊!你过来说吧!咱大伙儿今儿的猎物和粮食都在这儿了,呵呵!”金旺像打了胜仗一样的合不拢嘴。

有志仔细看了看粮食和猎物,又看看大伙儿:“乡亲们都辛苦了,今儿猎物没想到能打这么多,粮食找到的也不少。虽说猎物多,但咱也得按计划煮好分好分到各家各户,细水儿长流,咱得保证能熬过这个冬天,在大雪到来之前,在春天雨水到来之前,咱不能不保持警惕啊!”

有志走到不大的那堆粮食布袋前看了看继续说道:“粮食更要保证熬过春天,所以待会儿粮食分完后大伙儿各自回去保存好,猎物呢这次看起来真不少但要分到每家就不多了,我想这样,拣大的明儿在家的奶奶婶子们负责过来有贵叔家去皮毛,收拾完然后拿咱办喜事儿的大铁锅按原计划咱说的那样炖,小猎物先挂在墙上罩好冻着,回头咱再炖,皮毛熟好后分给打猎的叔和后生们,家里负责给他们缝制成衣裳,再有了咱再往各家分,进山不容易,有了毛皮袄就暖和多了。”

“是,有志说的是。”犇的娘两手捅在袖子里说道,其他人也纷纷赞成。

“还要和大伙儿说一件事儿,咱村分来个被下放的知识分子,我带他去五丈沟瞧胃病了,过阵子就回来了,他以后也要分粮食。”有志话音刚落,人群里嚷嚷了起来。

“啥?又多出一个分粮食的?”“那咋行,咱自己粮食还不够吃呢?”都是反对的声音。

“既然分到咱村,以后就是咱村的人了,他是教授,以后也会为咱村出力,大家伙想想谁愿意背井离乡的跑这么远来咱村呢?人家要有三分奈何能来咱村受这个罪吗?”有志的解释显然说服不了大伙儿,一时间里嚷嚷声停不下来。

“这是公社派给咱的任务。有志的这句话才算平息了心有不甘的乡亲们。”有志心里自然是明白的,自己家人接受都有一个过程,更何况是不明就里的乡亲们呢。

“既然是公社分给咱村的,同意不同意都得接受,有志不会做没道理的事儿。”九叔补充了一句。

“那倒是,有志多咱不是为咱村里着想啊!多一个就多一个吧!”人群里的声音渐渐变得妥协了。

金旺看看会开的差不多了,也站出来说话:“听有志的没错,咱得拧成一股绳。”

“对,就是。”有贵也附和道。

“要是没啥事儿大伙儿分粮食都回家吧!天也不早了。”有志下了散会的决定,大家伙儿都去分粮食了各回各家了。

有志把村里的几个长辈们连同父亲老曾都集中到九叔的窑里来,把自己准备把山后面小村的乡亲们迁移到自己村和枣树凹村的打算和大家讲了讲......

“我之所以会这么想,因为今年的旱灾空前的严重让我放心不下那些乡亲们,那些村里咱村的不少亲戚,还有当年咱擀毡子时赊羊毛给咱的乡亲们,咱路过人家门口说住就住下说吃饭就吃饭,这个时候咱大伙儿得抱团儿想办法渡难关呀!俺下午在咱村和周围转了转,盘算了盘算,光咱村能安顿一百多户,枣树凹和咱村之间如果能架坐桥,那枣树凹也能照着咱村这样引来那些更偏僻山里的乡亲们。”有志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

金旺不理解了:“娃儿,你是好心,可这么多人来了咋住?更要紧的是粮食咋解决?这可是头等大事儿。”

“叔,你考虑的没错,住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考虑准备咱每家每户先尽可能的腾出几孔窑来借给他们住一阵子,俺家最少管五户的,只要能守近点就能相互照应,快过年了,熬到过完年开了村咱就动工挖窑,众人拾材火焰高,表面看吃饭的人多了,但以后去打猎的也多了,咱村也有医生和更多的石匠更多的木匠,到时候不是咱怕狼了,是狼都不敢近村了,枣树凹也是,毕竟人多力量大啊!”有志迎着金旺的问题一一说着自己的想法,化解着大伙儿的担心。

有志看看大伙儿都不说话,继续说道:“开了春,挖窑的挖窑,开荒的开荒,地平整出来,窑挖出来,人住进去,咱就成大村了,村大能人也就多了,遇到问题不是更好解决了吗?以后还怕咱村的好姑娘都抢着往外嫁咱的小伙子们娶不上媳妇吗?”

有志的最后一句话戳到了大伙儿的痛点,这些年村里的好姑娘眼睁睁的都嫁到了大村,村里好几个过了三十还没成亲的光棍呢?

“俺觉得有志说的有道理,只要有窑住有地种,咱成大村还好呢!”九叔率先赞成,另外几位长者也纷纷赞成了。

“是啊!我咋就光考虑眼前的这碗粥呢?真是的。”煤油灯下,金旺不好意思的拍着自己的脑袋,在晚辈有志面前自觉自愧不如。

“你们几位要同意了,咱找个合适的时候和咱村里所有人开个会,大家伙儿都同意了才好,我也向公社汇报一声。”有志想尽快推动工作的实施。

“中,有志你考虑的就是比咱们都强。”金旺忍不住夸这个自己眼皮下长大的小伙子。

大家明天或者后天给大伙儿分粮食的时候咱就准备开这个会,你觉得如何?”有志知道事情需要尽快定下来,只有腾出窑来才能动员人迁移进来。

“中,要动员就得尽快,很快就要过年了。”金旺说道。

看见大家都同意了,油灯下的有志露出了高兴的笑容:“明天我先开始一个村一个村的做工作,明天傍晚咱召集大伙儿开会。”

“有志,可以这样,咱村里有亲戚在那些村的,可以让咱村人去动员亲戚,再由亲戚动员大家伙儿,还有每个村都有带头人,要找先找带头人。”九叔的建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

“教授做了那个埋线手术,身体虚弱得很,我先给他拿只野兔送过去让他补补身子,这超过的分量啊从俺家肉汤里扣出来。”

“你这娃呀!总是为大家伙儿好,挑只肥的拿上。”有贵给有志挑了一只大肥野兔递给有志。

有志让父母和花儿她们先回家,自己则去二虎家,二虎家显然已经吃过饭了,整个院里一片漆黑,这是没舍得点煤油灯。

“叔”有志喊了一声,小三虎从窑里跑了出来。

“有志啊!”二虎爹也从窑里迎了出来。

“赶紧点灯,赶紧点灯啊!”二虎娘听见是有志来了在窑里喊着老伴儿点灯。

小三虎拿了个剥过玉米的干棒子去火里点着,然后把煤油灯点亮。

“快叫你哥烤烤手暖和暖和呀!志啊!快烤烤手。”二虎娘显然气色很好,热情地招呼着有志。

“婶子,这几天感觉咋样啊?”有志没去火边儿而是坐在了炕沿边儿,二虎娘摸着有志的手高兴的泪眼婆娑。

“娃儿啊!俺前些日子还以为见不上你了呢!”

婶儿,说啥呢?咱好日子就快来了.”

“娃儿,俺信俺娃儿的话儿,上回你说好日子来了,俺们就上镇上赶集了,也穿上新衣裳吃上白面馍了,这回啊,俺还相信俺娃儿的话......”娘儿俩手拉手聊了起来.

临睡前,有志来到父亲窑里对父亲老曾说道:“爹,明儿早我起早去五丈沟,你们抽空就把其它窑开始腾出来,把没窑脸的窑准备和九叔做窑脸,冬天盘炕不合适,不行从打猎的人里抽出俩人手搭配上三四个去地的叔们先锯树,再帮着俺九叔破板,到时候没炕的窑里准备搭床板睡人。等到开春都好办了。”

“儿啊!这迁移可是天大的事儿啊!这件事想办好可比你学擀毡子卖毡子难啊!”老曾不无担忧的对儿子说道。

“爹,咱不能怕难,这关系到那么多老乡们的生存,越偏僻越难活,这件事再难咱也得办成。”有志没有丝毫的犹豫。

“那就这么定了,可你一个人出去俺不放心,这样,从后面叫上个小后生跟你作伴吧!”老曾很不放心有志一个人在山里来回的走。

“爹,这一抽人啊,能去地里的就又少了,我早去早回都有了,放心吧!明儿抽空你先腾窑,明儿傍晚我早点回来开完会定了就抽人后天就开始锯树。”

“中,记得出门带上煤油。”

“中,放心吧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