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实用口才学(Mbook随身读)
3692200000013

第13章 尴尬时刻:智慧应对,巧妙解脱(2)

这里实习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装聋作哑”的技巧,避实就虚,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既巧妙地告诉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敲打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学生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的局面。

“装聋作哑”,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在一次竞选演讲中,遭到一个捣乱分子的挑衅。演讲正在进行,捣乱分子突然高声喊叫:“狗屁!垃圾!臭大粪!”这个人的意思很明显,是骂威尔逊的演讲臭不可闻,不值得一听。但是威尔逊毫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报以容忍的一笑:“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了。”随之,听众中爆发出掌声、笑声,大家都为威尔逊的机智妙答喝彩。

对于别人的刻薄攻击,不仅可以当作耳旁风,而且还能对其反讥一番,这可是化解尴尬的最好途径。

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提问者一般不直接就问题的本质提出质疑,而是从其他貌似平常的事物着手,旁敲侧击地进行诱导性询问。这时,我们可以故意装作不懂对方的真正用意,而站在非常表面的、肤浅的层次上曲解其问话,并将这种曲解强加给对方,使对方意识到我们的有意误解实际上是在表达委婉的抗议和回避,从而识趣地放弃自己的追问。

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避免尴尬。

言语失误时积极补救

言语失误是生活、交往、工作中常面临的一种困境,此时,你虽然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你应积极寻找措施摆脱困境。

言语失误及时改口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加之他年岁又大,在欢迎宴会上,他脱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低声提醒他说错了,里根忙改口道:“很抱歉,我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西。”

当那些听众还来不及反应时,里根的这一口误已经淹没在他后来的滔滔大论之中了。这种及时将口误加以掩饰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时丢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

在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有几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1)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个错误纠正过来了。

(2)反问法:迅速对错误言辞进行否定,避免在错误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难道这种错误说法能被大家接受吗?”或者说:“难道大家能被这种错误观点所左右吗?”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顾左右而言他

某班在一次高考中,数学和外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校长在总结会上这样说:“数学考得好,是老师教得好;外语考得好,是学生基础好。”

在座师生听罢沸沸扬扬,都认为校长的说法有失公正。一位教师起身反驳道:“同一个班,师生条件基本相同。相同的条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原是很自然的事。原有的基础与以后的提高有相互联系,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差而能提高得快,也不能设想学生某一学科基础好而不需要良好的教学就能提高。校长对待教师的劳动不一视同仁,将不利于团结,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会场上有人轻轻鼓掌,然后是一阵静默,而静默似乎比掌声对校长更有压力和挑战意味。校长没有恼怒,反而“嘿嘿”地笑起来。他说:“这位老师能言善辩,真是好口才。看来,我们老师的素质都很高嘛。”

尽管别人猜不透校长说这话的真实意思,然而却不得不佩服他的应变能力:他为自己铺了台阶,而且下得又快又好。

巧妙转换话题

错话一经出口,在简单的致歉之后应立即转换话题,以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话语改变现场的气氛,使听者随之进入新的情境中去。

有一个毕业的大学生去某合资公司求职,一位负责接待的员工递过来名片。大学生神情紧张,匆匆一瞥,脱口说道:“滕野先生,您身为日本人,抛家别舍来华创业,令人佩服。”那人微微一笑道:“我姓滕,名野丹,地道的中国人。”大学生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片刻后,他诚恳地说道:对不起。您的名字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他教给鲁迅许多为人治学的道理,让鲁迅受益终生。希望滕先生日后也能时常指教我。

滕先生面带惊喜,点头微笑,最终录用了他。

将错就错

为了使错话能够及时得以补救,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会话环境,最要紧的是掌握必要的纠错方法。

将错就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在错话出口之后,能巧妙地将错话接续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其高妙之处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地改变原先的思路,不自觉地顺着说话者的思维而思维,随着说话者的话语而调动情感。

某次婚宴上,来宾很多,大家争着向新人祝福。一位先生激动地说道:“走过了恋爱的季节,就步入了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时常需要润滑,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对旧机器……”其实他本想说“新机器”,却脱口说错,举座哗然。一对新人更是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们都是离异后结合在一起的,自然认为刚才之语隐含讥讽。那位先生的本意是要将一对新人比作新机器,希望他们能少些摩擦,多些谅解。但话既出口,若再纠正过来,反为不美。他马上镇定下来,不慌不忙地补充一句:“已过磨合期。”此言一出,举座称妙。这位先生继而深情地说道;“新郎新娘,祝愿你们永远沐浴在爱的春风里。”大厅内掌声雷动,一对新人早已笑容满面。

这位来宾的将错就错令人叫绝。错话出口,索性顺着错处续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换了语境,使原本尴尬的失语化作了深情的祝福,巧妙地摆脱了窘境。

矛头指向“替罪羊”

有时,突然遭遇尴尬场面,寻找“替罪羊”就很重要了,可以将自己的失误向“替罪羊”身上一推,自己就可以安然处之了。

老王的老同学到家里来聊天,二人在客厅里天南地北地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用餐的时间。老王5岁的儿子跑了进来,趴在老王的肩膀上“咬耳朵”。老王聊得正高兴,很不耐烦地训斥儿子:“没礼貌!当着客人的面说什么悄悄话?有话快说!”

儿子顺从地大声说:“妈妈叫我告诉你,家里没有菜了,不要留客人吃饭。”一时之间两个大人都愣住了,场面很是尴尬。

老王脑筋一转,伸出手来,在儿子的小脑袋上轻轻打了一下,然后说:“小笨蛋!我不是告诉过你,只有隔壁爱唠叨、让人讨厌的林阿姨来的时候,才要跑出来说这句话。你怎么弄错了?”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不管普通人还是伟人,一生都会犯许多错误,所以,说话犯错误也不是什么大事。对一个想要达到既定目标的人来说,正确对待自己过错的态度应当是:闻过则喜、知过能改。

人们大都有一个弱点,喜欢为自己辩解、为自己开脱。而实际上,这种态度常会使一个人在人生的航道上越偏越远。知过能改需要一种坚强的纠错意识和宽广的胸怀。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首要的原因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出于对面子的维护,人们会找理由开脱错误,或者干脆将过错掩盖起来。另外的原因是怕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威信及信誉。其实,作为下级,及时纠正自己的过错,更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与信任;作为上级,敢于正视自己的过错,也会使下属对自己更加敬重,从而提高自己的威望。

当你说话时不小心犯了错误,最好的办法是坦率地承认和检讨,并尽可能快地对事情进行补救。人们对犯错误的人都有同情、谅解之心,但对不承认错误的人却难以原谅。当你犯了错误时一定要想清楚这一点。

巧妙地运用语言,会弥补言语失误造成的损失。其实这种话并不难说,只要你镇定自若,一定能找到化解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