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108

第10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你们的领导者们过去长时期间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远及云、贵、川、康、青海,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江浙。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20页)“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 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皆论礼乐之事,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加之礼乐又与论学、论政有相通之处,编者就将其放在“学而”、“为政”两篇之后,作为《论语》第三篇。引文中提到的季氏,指的是鲁国大夫季平子,长期把持鲁国国政。佾(y 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人为一行,称一佾。八佾共八行六十四人。按照封建礼仪,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身为大夫,却于家庙之中以八佾为舞,僭用天子之礼,犯了不可宽恕之越轨大罪。所以,孔子说:“这种事,他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不忍心做的呢?”随着汉语的演化,“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这件事情都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言外之意,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爆发了反对苏联干涉其内政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歧。美国借机调整了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政策。1957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演说,扬言要消灭一切社会主义国家。从这年12月起,美国先是单方面中断了中美大使级会谈,继而纵容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对大陆沿海进行骚扰破坏。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的飞机钻入中国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等地,空投特务和反动传单,甚至到福建、江浙沿海进行轰炸。与此同时,蒋介石还不断向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增兵,至1958年夏,国民党已在两地屯兵达10万之众,新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实际上,早在1955年四月万隆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就逐步确立了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但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竭力阻挠。在紧张的台海局势面前,毛泽东等领导人只好暂缓和平的做法,从两方面应对美国政府咄咄逼人的气势:一方面,从外交领域与美国进行交涉,阐明中央政府的立场,抗议美国“划峡而治”、“一中一台”的图谋;另一方面,针对美国政府的军事支持和国民党军的武力威胁,积极稳妥地酝酿和筹备炮击金门的诸项事宜,必要时在军事上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进而震慑美国。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在美国无视中央政府声明和国民党军咄咄逼人的形势下,毛泽东正式下令炮击金门,近三万发炮弹从福建前线猛轰金门国民党军阵地,击毙击伤六百余人,摧毁了大批军方设施。紧接着,人民解放军又经过随后几天的炮击,基本上控制了对金门的封锁,实现了既定方针。10月5日早八点,毛泽东致信彭德怀,要求暂停对福建前线的炮击。为了安抚台湾民众并阐明中央政府立场,次日凌晨一时,毛泽东撰写了这篇《告台湾同胞书》,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在当日的《人民日报》上。

文章一开始,毛泽东就写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既表明发动炮击战斗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无奈举措,也阐释了中央人民政府历来以和为本的立场;接着,毛泽东分析出国共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一个共识:“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这一点你们是同意的,……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从政治上为国共双方架起了联系的桥梁。随后,笔锋一转,指出“美国人总有一天肯定要抛弃你们的……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的最终结局,彻底让国民党方面抛弃幻想。最后,为了人道主义和同胞亲情,毛泽东建议台湾同胞放弃武力,坐到谈判桌上来,“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为台海局势的稳定和双方长远大局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情理并重、严慈俱存,在炮击金门的武力震慑之外,又从心理上折服对手,一武一文,运用自如,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