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骗术
非法集资惯用的几个招数有:在公园或小区等地散发传单,以组织免费旅游、讲课的名义吸引老年人;先用小恩小惠骗取信任,再引诱老年人大笔投入;移花接木,让老年人“眼见为实”,或请“专家”到场造势,让人深信不疑;许以高额回报,让老年人“利令智昏”。
在这类案件中,受骗的老年人既有退休工人也有知识分子,甚至还有领导干部或教授。可见,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即便是一些学识水平较高的老年人也会“利令智昏”。因此,老年人要防止上当导致资金损失,最根本的是要认识到投资理财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不要轻信高回报的宣传,做到不贪小便宜,拒绝小恩小惠,特别是在面对那些能“保证”年收益达到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几十的投资品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此外,最好在投资前多与家人沟通商量,多听听家人的意见,这样能有效地防止“一叶障目”“偏听偏信”。
针对老年人身体不佳的保健骗术
许多老人体弱多病,缺乏与社会和子女的交流,对社会上不断翻新的骗术缺乏了解,容易成为各类诈骗团伙的目标。
很多“健康讲座”的举办者都会聘用一些闲散人员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散发“健康登记表”,通过免费发放纪念品、义务为老人体检、按摩等“亲情服务”,让老人留下电话号码。主办者根据掌握的电话号码与老人单线联系,发出邀请。
邀请发出后,骗子就开始布置“健康讲座”会场,到会主讲的“专家”通常会讲一些让老人们信服的健康知识。在“专家”讲的过程中,夹杂在听众中的一些“托儿”就会以“亲身感受”的方式来证明某种“神药”的神奇疗效。在这种轰炸下,渴望健康长寿的老人们很少有人不动心。
根据法律规定,利用“健康讲座”现场兜售保健品或药品的行为是违法的,不法分子之所以把很多老人圈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就是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管和打击。
针对老年人迷信的神医骗术
该骗术的骗子一般在3人以上,男女搭配,目标盯在迷信的中老年人身上。首先,骗子甲主动接近受骗者后,谎称其家庭成员中有人身潜重病,必须及时救治。待受骗者为此着急时,他就介绍去看“神医”。而骗子乙装扮的“神医”在接到骗子甲用手机发来受骗者的信息时,一言道出了受骗者的担忧,以“祖传秘方”治病骗得受害者的信任后,以为其消灾为由骗取钱财。有的骗子则谎称老人家庭成员中会有血光之灾,必须以“法宝”消灾,进而骗取钱财。
这种骗术主要针对迷信的中老年人,并抓住绝大多数老年人关心子女的心理进行诈骗。这种诈骗以多种方式实施,他们有的事先踩好点,有的在接触中观察情绪,然后化装成尼姑、和尚用“治病”“消灾”为诱饵,趁老人一个人在家时上门讨水喝接近老人,给老人看面相、算命、诊病,让老年人上钩,骗取钱财。
老年人要防止上当导致资金损失,最根本的是要认识到投资理财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不要轻信高回报的宣传。
针对老年人的认熟骗局
骗子施展认熟骗术一般的做法是:在街头选择高龄老年人为对象,称自己是其老战友、老同事或其子女的同事,待对方相信自己后,相机“借”走或“搜”走老年人的钱财。
认熟骗术的主要特点有:
1.施骗者大多为一人。
2.热情地认熟,善攀谈,满嘴甜言蜜语。
3.借交谈作秀,引导被骗者认为自己是大款。
4.借交谈之机了解被骗者身上的钱财或家中的钱财。
5.突然接电话,以种种急需用钱的理由,“借”走或“搜”走受骗者的钱财。
面对这种骗术,老年人需要注意:
1.与陌生人打交道,应该保持应有的警惕性。
2.当陌生人终于将圈子绕到“钱财”上时,不要当即答应他。
3.怕误解对方,可以留下其联络方式,进一步核对其身份。
(第四章 商务篇 找到财富密码 成就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