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气场价值百万
3738200000016

第16章 提升自我气场,重塑身心灵能量圈(12)

有一家跨国企业曾经在招聘中出了这么一道题:“就你目前的水平,你认为十年后,自己的月薪应该是多少?你理想的月薪应该是多少?”

结果,那些回答数目奇高的应聘者全部被录用。其后主考官解释说:“一个人认为自己十年后的薪水竟然和现在差不多或者高不了多少,这首先说明他对自己的学习、前进的步伐抱有怀疑,他害怕自己脱离不了现在的圈子,甚至干得还不如现在好。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没什么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信心,我们又怎能对他有信心呢?”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财富有背景,但是不能正确评估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只能白白浪费强大的气场能量。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有认清自我才能获得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够为自己赢得美好的人生。所以,不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都不要丧失自信,不要自贬价值。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估,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努力去做好,相信你一定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出光芒,干出一番事业!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气场才会更强大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宾——比尔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比尔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而且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请立刻举手示意。”

说完,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儿工夫,只见学生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教授告诉学生:比尔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个瓶子里装的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

心理系的学生之所以“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因为受到了“比尔博士”的暗示。他暗示瓶子里装的是一种他正在研究的物质,气味很小,所以学生们就相信了,并且似乎闻到了那种特殊物质的气味。

暗示是一种奇妙的心理现象,可分为他暗示与自我暗示两种形式。他暗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预言,虽然它对我们的生活也起一定作用,但却不及自我暗示的力量大。

所谓自我暗示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暗示,它是思想意识与外部行动两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它还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

自我暗示又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内在的火种,它可以让我们的气场充满无限的能量。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调动人的巨大潜能,使人变得自信、乐观。当你习惯性地想象快乐的事时,神经系统便会习惯性地让你拥有一个快乐的心态。拳王阿里在每次比赛前都会对着镜头喊:“Im best(我是最好的)!”“我是最好的”,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但又有什么关系?反复不断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你最后就会接受这种观点,并成为你想成为的这种人!而消极的自我暗示,则会让你走向失败。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受到暗示的巨大影响。良好积极的暗示能把人带进“天堂”,消极的暗示则把人带进“地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给自己良好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那么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呢?有没有什么技巧呢?以下是几种培养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

——每天用充满希望的语调谈每一件事,谈你的工作、你的健康、你的前途,对每件事采取乐观的态度;

——乐于接受各种创意,要丢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陈旧思想;

——与自己亲近的人或好朋友谈谈心,请他们帮助你告别过去,让他们在你犯下老毛病时提醒你注意;

——不要说“我也没办法”,而要说“只要努力一下,我就可以改变自己”;

——不要说“我一直是这样”,而要说“我一定要做出改变”;

——不要说“我就是这样”,而要说“我以前曾经是这样”;

——不要说“我天生就是这样”,而要说“我曾认为自己生性如此”。

一个人想着成功,就有可能会成功;想的尽是失败,就一定会失败。成功只会光顾懂得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的人身上,失败则根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想法的人自身。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妨每天花上几分钟时间,全身放松,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时间长了,你就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克服人生短板,解除气场发挥的阻碍

一位老国王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些长短不同的木板,让他们各做一个木桶,并承诺:谁做的木桶装下的水多,谁就可以继承王位。

大儿子为把自己的木桶做大,每块木板都削得很长,可做到最后一条木板时没有木材了;小儿子则平均地使用了木板,做了一个并不是很高的木桶。结果,小儿子的木桶装的水多,最终小儿子继承了王位。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短板效应。

西方有句谚语:成功需万事俱备,失败则只需一因。的确,一个人如果有很多的优点,但如果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会让人感到厌烦,很难让别人接受他。一个没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又怎会有强大的气场呢!

人的每一个弱点和短处,如恶习、犹豫不决、犯错、忧虑、嫉妒等,都对自己的气场产生着影响,也影响着你与其他气场之间的能量交换。根据短板效应,这些人性弱点往往是影响我们气场发挥的阻碍,是限制我们能力的关键。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用最长的木板来衡量的,而是用最短的木板来衡量。木桶装水的容量受到最短木板的限制,所以,要想让木桶装更多的水,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气场,就必须克服人生“短板”。

恶习

我们经常在无意识中培养着习惯,这令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要臣服于习惯。然而,好的习惯可为我们的气场提供动力,不好的习惯尤其是恶习(如懒惰、酗酒等),会严重地拖自身气场的后腿。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习惯分类,改掉不好的习惯,以免让人生毁在自己的恶习上。

犹豫

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犹豫不决则是很多失败者的共性。犹豫不决的人在做事时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草草了事,他们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行为产生怀疑,永远都在犹豫不决之中。有时候,他们看准了一项事业,但刚做到一半又觉得还是另一个职业更为妥当。这种人也许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能够取得另人瞩目的成就。

犯错

人们通常不把犯错误看成一种缺陷,甚至把“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成至理名言。但是,在两种情况下,犯错误就是一种缺陷:一种是不断地在一个问题上犯错误,另一种是犯错误的频率比别人高。这些错误,或许是因为态度问题,或许是因为做事不够细心、没有责任心,但无论哪种,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因此,平时要学会控制自己,改掉马虎大意等不良习惯;犯错后不要找托词和借口,要正视错误,并加以改正。

忧虑

有位作家曾写道:给人们造成精神压力的,并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对昨天所发生的事情的悔恨,以及对明天将要发生事情的忧虑。忧虑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而且会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更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无休止的忧虑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看待问题。

妒忌

妒忌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感情之一。它的存在,令我们不能理智地、积极地做事,于是,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平和、宽容地对待他人,消除无谓的忧虑,客观看待自己。

自卑

自卑会抹杀我们的自信心,扼杀我们的气场。所以,做事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告诉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虚荣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但是过强的虚荣心会使人很容易陶醉于赞美之词中,变得自负自大。所以,我们要控制虚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

此外,根据短板效应,做事情遇到问题时不要蛮干,要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短板,彻底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家刚起步的电子商务公司,采购与销售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公司规定两个部门的资料每周要交流两次。然而,由于平时业务繁忙,再加上两个部门的员工不能及时交流沟通,总是造成销售人员在认为商品有货源的情况下接受了顾客的订单,但采购部实际上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货源,导致顾客不能按时收到商品。公司因此经常接到投诉和顾客不满的抱怨,严重影响了业绩和公司的形象。

总经理发现了两个部门缺少沟通这一关键而又薄弱的环节后,在全公司所有员工的电脑上安装了即时沟通软件,保证两个部门的员工能及时沟通;同时,还在公司建立了库存与近期货源一览表,从而避免了有单无货的不良现象,既提升了顾客满意度,又提高了公司的业绩。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采购和销售两个部门沟通的这块“短板”,无论销售人员如何努力接订单,对解决问题仍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抓住导致问题的短板,并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你和竞争对手同时争取一个项目,那么,你就需要了解对方的薄弱之处在哪儿,如何用你的优势攻克对手的弱处;家里因家电超负荷导致停电,检查电线和电器往往不起丝毫作用,而真正的解决方法应该是修好脆弱的保险丝;孩子成绩不好,解决的方法不是靠家长来帮他做题、写作业,也不是用训斥来打击他幼小的心灵,而是要找到孩子在学习上的薄弱之处,从这里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成绩……

不断丰富你的学识,才能改变你的气场

气场与知识密切相关。博学多才、知识丰富的人,他的气场才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极具智慧的犹太人就对知识特别重视,他们认为,无知的人不可以做商人,而他们做生意时,也往往愿意跟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交易。

一个做钻石买卖的犹太人同时面对几个国外的合作伙伴,因为对合作方不是太熟悉,无法从具体的方面去考量,所以犹太人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谁能告诉我大西洋里有多少种鱼类吗?”

合作方都很奇怪:“他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这和做钻石生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嘛。”正当大家都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位日本商人回答了犹太人的问题。而最终,这个犹太人选择了与日本商人合作。

原来,在犹太人看来,如果对方连大西洋有哪些鱼类都了如指掌,那么可见他的知识是多么的渊博,而他肯定也熟悉钻石这个行业,和这样的人合作就可能盈利。

知识是有用的,拥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人的气场,继而改变人一生的命运。然而,生活中有些人,他们天赋很高,但却不懂得充实自己,不懂得增进自己的知识和气场,不懂得在读书和学习中进取。所以他们一辈子都处在平庸的职位上,浑浑噩噩地过活。

拿破仑·希尔说:“有人因过食而亡,有人因喝多而亡,更有人因无所事事而死去。”人会无所事事,很显然是因为不知进取。真正积极向上的人,生怕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为了让自己趋于完美,就会不断以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地更新换代。而人们的所知是有限的,单凭从学校里学来的东西,很快就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的智力增长也处于这种状态。只有不断地学习新东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所创新。

系山英太郎,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30岁便拥有了几十亿美元的资产,3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系山英太郎个人净资产为49亿美元,排行第86位。他的赚钱秘诀何在?系山英太郎回答道:“不断学习是制胜的法宝。”

系山英太郎一直信奉“不断学习新东西”的信念,碰到不懂的事情总是拼命去寻求解答。通过推销外国汽车,他领悟到销售的技巧;通过研究金融知识,他懂得如何利用银行和股市让大量的金钱流入自己的腰包……即使后来年龄渐长,系山英太郎仍不甘心被时代淘汰。他开始学习电脑,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即使已近老迈之年,系山英太郎依然勇于挑战新的事物,热心了解未知的领域。

正是凭借不断学习新东西,系山英太郎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浪尖上。通过学习超越以往的表现,人们才能得到不断发展的机遇。没有人能够大言不惭地说,他始终拥有过人的资本,因为任何人即使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说他已经彻底精通、研究透了。不仅如此,只通晓一门学问,往往会让人的性格和行为变得有所偏颇。必须见多识广,不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才更能适应现代的多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