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气场价值百万
3738200000025

第25章 高效利用,发掘气场的最大潜能(8)

曾经有两个人在黑夜的沙漠中行走,水壶中的水早就喝完了,两人又累又饿,体力渐渐不支了。在休息的时候,其中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现在你能看到什么?被问的那个人回答道:“我现在似乎看到了死亡,似乎看到死神在一步一步地靠近。”不过发问的这个人却微微一笑说:“我现在看到的是满天的星星和我的妻子、儿女等待我回家的脸庞。”

最后,那个说看到死亡的人真的死了,就在快要走出沙漠的时候,他用刀子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另一个说看见星星和自己妻子、儿女脸庞的人靠着星星的方位指示成功地走出了沙漠,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故事中的这两个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仅仅是当时的心态所形成的气场有所不同,但在最后却演绎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其实,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便有不同的看法,正面的想法产生积极的效果,形成积极的气场;负面的想法产生消极的效果,引发消极的气场。乐观的人,在每一个忧患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看到忧患。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幸与不幸取决于你的内心。内心处于平衡状态,周围形成的是积极气场,则会感到幸福;相反,则感觉不幸福。

有一位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多达数千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如此巨大的打击,他没有颓废,也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东山再起。不久,他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当他还清所有债务人的欠款后,这位金融家实现了他的承诺。

有人问他的第二笔财富是怎样积累起来的。他回答说:“这很简单,因为我从来没有改变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个性,就是积极乐观。从我早期谋生开始,我就认为要以充满希望的心态来看待万事万物,决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实际的情况比一般人设想和尖刻批评的情况要好得多。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事业成功的秘密。记住总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地生活,也是让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内心是自己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而你的内心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平衡的心态可以让你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相反,失衡的心态则会妨碍自我价值的实现。

乐观开朗的人,他做事一定是很积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这类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相对比较多。自我价值实现得越多。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也就越多,这样就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气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反,悲观、抑郁的人整天愁眉苦脸地面对生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积极,甚至错误百出,那么他的自我价值就会实现得越来越少,自我否定的因素就会增加,这样也就使心情更加消极抑郁,继而滋生消极气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样的事情,可以选择不同的态度对待。选择积极的方面,并作出积极的努力,就一定会看到前方的风景。

一个人的内心往往会关系到一个人的气场性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要想时刻都过得愉快,那就得让自己的内心永远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你拥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拥有什么样的气场能量,这种能量将决定你是否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美国著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对瑞德说过一句话:“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

安迪,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大银行副总裁,因涉嫌枪杀有婚外情的妻子及其情人,被判处两个无期徒刑,送押至肖申克监狱。

服刑期间,安迪辅导犯偷窃罪的年轻囚犯通过高中考试,为扩建更好的图书馆争取经费以给“生活失去希望的人们”带来文化和思想食粮。安迪心怀着希望,在行动中带着希望,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凭借这种因希望而形成的强大的气场,安迪逐渐被狱友接纳,并赢得了老狱犯瑞德的友谊。

后来在瑞德的帮助下,安迪弄到了一把小小的鹤嘴锄和一张大海报。借助这样的工具,安迪每天晚上为自己挖掘通向自由的密道,最终在十九年后的一个风雨之夜,他与自由拥抱了。

心怀希望的气场能帮助他人,也能振奋自己。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你的人生将会呈现异样的精彩。

有一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

这对他来说不啻当头一棒。他一度情绪低落,但最终这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改变了,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斗争。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

故事中的医生因为心怀希望,所以产生了强大的气场能量,不仅帮助了别人,也让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不过黑夜怎样漫长,只要你心怀希望,白昼就总会到来。

曼德拉说:“心,是一个人最强壮的部分。”假若我们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终存在。人人都希望拥有太阳,但太阳只有一个,还高悬在天空。得不到太阳就设法去争取月亮吧。而月亮也是独一无二,遥不可及。那就选择星星吧。若星星也无法拥有,那就让星光照耀你前行吧!若觉得星光太微弱,那就点亮你的心灯吧!只要人心不死,只要一息尚存,你心中的灯盏就会一路照耀着你!

艾森豪威尔13岁时曾遭遇一场几乎毁及他一生的事故。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只是擦破点皮,连疼痛的感觉都没有。可到了晚上,膝盖突然疼了起来。他毫不理会这疼痛,默默地忍受着,没有告诉任何人。第二天早晨,他的腿已经疼得非常厉害了,但他仍默默无语,照例按时起床,吃完早饭,喂好牲口,然后若无其事地去上学。

第三天早晨,他的腿疼得连走路都十分困难,更无法去牲口棚喂牲口了。他母亲发现了,看到他那条肿得不能脱下靴子和袜子的腿,伤心地哭了:“你怎么不早说呢?”母亲一边用刀把靴子和袜子从他的脚上割下来,一边哭喊着:“快去叫医生来!”医生看了那条腿,连连摇头:“太晚了,只能锯掉这条腿。”“不!”艾森豪威尔大叫起来,“我不让你锯,除非我死!”

医生无奈地离开了房间,艾森豪威尔忍着伤痛,对他哥哥说:“如果我神志不清的话,千万不要让他们锯我的腿。你要替我发誓,发誓!”

哥哥答应了他的要求,两天两夜一直守护在他身旁。他的体温越来越高,并开始胡言乱语。但他还是没有任何妥协的迹象,嘴里咬着毛巾,不让自己疼得叫出声来。全家人都守在他的身边,含着眼泪看着他痛苦而顽强地挣扎着。

医生一次次过来,又一次次回去。最后,出于一种无助而又无奈的气愤,医生大喝一声:“你们都在看他死!”可是,奇迹偏偏在不久后发生了。当医生又一次来时,他看到了一个惊人的变化,那条腿的肿胀正在消退。三个星期后,艾森豪威尔终于战胜了疾病,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这次能奇迹般地从灾难中站起来,对艾森豪威尔的一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两个转折点之一(另一个转折点是他后来当选了美国总统)。

在艾森豪威尔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种对于命运的反抗精神: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人,他的肉体虽受磨难,却并未消亡,他用实际的行动来抗争,并告诉人们: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里还有最后的一点希望,那就还有发生奇迹的可能。

希望是我们的心灯,可以照亮我们的前程,指引我们勇敢地向前进。一个人,只有带着希望才能穿越人生的沙漠,才能度过生命中的各种坎坷与不幸,所以,当生活让你哭泣的时候,一定要心怀希望努力微笑,坚强地傲对不幸。

不耽于羡慕,激励自己才能让气场为人生添彩

对于那些富有与成功的人,我们往往是既羡慕又嫉妒,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有着傲人的成绩和辉煌。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数年过去了,这些还都只是想象,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原因何在?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成功致富的潜能,都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但如果你不用心去做,不在内心树立实现它的坚定信念,那么你永远不会产生吸引美好事物的气场,也不能和成功富有的环境形成强大的气场效应,这样只会让自己永远停在羡慕嫉妒恨里。所以不要去嫉妒别人的命有多好,也不要只是把梦想停留在想象里,告诉自己你会富有,会拥有美好的生活,将自己置于渴望成功的氛围中,然后努力去做,时刻给自己呐喊加油,很快你就会发现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已经变得触手可得了。

羡慕是人的一种本能。通过羡慕,可以审视自身的差距,获得努力的参照,或者在你失望的时候,给你注入重新奋进的动力。但是,我们不能耽于羡慕。羡慕,只应是开启自己美好未来的开始。中国古人有句话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我们与其浪费时间对自己的理想苦思、渴望或者抱怨,不如提升自身的素质,坚守信念,发挥自己的气场能量,尽力让自己变强。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就告诉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附上一封短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小仲马断然拒绝了父亲的建议,他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退稿信,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打动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便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的截然不同。带着这种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造访大仲马家。

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真实姓名呢?”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听后,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茶花女》出版后,法国书评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马一时声名鹊起。

不艳羡父亲的优秀和成功,小仲马用自己的气场打造了一片天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艳羡别人的成就可以,但更要懂得打造属于自己的气场。鲜花虽然美丽,掌声固然醉人,但它们也只能肯定某些人的成就,却无法否定多数人的价值。只要你在梦想的道路上拼搏着,你就要时刻给自己呐喊、鼓掌。

为自己鼓掌喝彩,就是尊重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在无情的竞争中获得一份鼓励和温情。也许你是一只煅烧失败、一经出世就遭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般的釉色,没有精致的花纹,无法被人藏于香阁,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一个泥坯变成一件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已经在烈火中变得光彩而又亮丽,你就应该为此而欣慰。

从生活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发扬往上看的精神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逃避和消沉解决不了问题,也难以获得生活的幸福。唯有以乐观的阳光心态去迎接挑战,形成积极的气场以面对生活,发扬向上看的精神,才能不断汲取前进的动力。

“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夜晚的来临,”罗勃·史蒂文生写道,“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

年,薛尔德太太的丈夫死了,她觉得非常颓丧,而且经济状况很糟。她写信给她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请他让她回去做她以前的工作。她以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过活。两年前她丈夫生病的时候,她把汽车卖了。于是她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才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

她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她摆脱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这几乎令她无法忍受。有些区域简直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很难付清。

年的春天,她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见那儿的学校都很穷,很难找到客户。她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有一次甚至想要自杀。她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她都很怕起床后面对生活。她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她的健康状况变坏而没有钱去看医生。让她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她担心她的姐姐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姐姐也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自己的丧葬费用……这样的消极气场一直围绕着她,让她看不到生活的出路。

直到有一天,她读到一篇文章,开始从消沉中振作起来,有勇气继续活下去。她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她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她的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这样,在她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这句话。她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她学会了忘记过去,不想未来,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气场的转变让她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的恐惧和需要的恐惧,现在她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抱着热忱和爱。她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害怕;她现在知道,不必怕未来;她现在知道,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