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科院古生物所绝密档案:龙
374300000233

第233章 鱼神像

抬头望去,上面台阶上像这样的塑像还有许多,姿态各异,活灵活现。或摆尾下潜,或昂首望天,或鱼跃高飞。只是一条条大鱼眼中发出点点黄光,惟妙惟肖之中又多了一种说不出的邪气。

我估计上面的台阶也是如此,每三十层有一个小平台,而平台上就塑立两尊雕像。如此反复,累计而上,才出现了那么多鱼像,那么多黄光。

我们都感到很奇怪,因为自古宫殿、庙宇里塑立的不是佛像,神像,就是文武百官,飞鸟神兽,从来没听说过哪里有给鱼塑像的。古丽说很有可能这城楼是一种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西域建筑艺术,很大程度上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但又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结果弄得似是而非,所以才会这么奇特。

老狼还在不停抚摸大鱼雕像,咂舌道:“这鱼像简直就跟真一样。你们说那些雕刻家都是些什么人啊,咋会这么心灵手巧呢?”

① 绍兴人认为猫吃了酱缸里的腌黄瓜眼睛会花掉。

绍兴二十三年四月。为江水所坏……州县用命督工甚整。次年四月十二日正昼。忽有巨物。浮宣江而下。蹙浪蔽川。昂首游其闲。如蛟螭之类而戴角。村民老弱。夹岸呼噪。争携罔罟篮畚。循水旁捕鱼。邑尉黄德琬。适董役见之。问其人。皆云螭龙也。或一年。或二年。或三五年。必一出。其体涎沫甘腥。故群鱼逐而啖食。但掠岸时。渔人所获无百斤以下者。是日此物穿丹阳湖而去。至岁暮。石臼湖水合。舟楫不通。月望夜。又一螭自湖中徙丹阳。声如震霆。坚冰裂开一丈二尺余。鼓浪亦高。冰破处经两日不合、乃知圩堤决溃。盖是兽所为也。

——洪迈•夷坚志《夷坚丁志•卷五》

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我们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古丽。

姑娘查看良久,说道:“从给鱼立像这种现象来说,应该是原始部族一种崇拜鱼的行为,这一点倒跟古若羌的风俗很是相像。若羌古人以鱼为生,打鱼,吃鱼,还用鱼皮混合兽皮缝制衣服,搭建帐篷,鱼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