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你就是下一个有钱人
3743400000027

第27章 抓住理财的机遇(3)

在一次休假旅游中,小瀑布的水声激发了美国商人费涅克的灵感。他带上录音机,专门到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游逛。他录下了许多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然后回到城里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尤其买“水声”的顾客川流不息。费涅克了解到许多城市居民饱受各种噪音干扰之苦,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奇妙的商品,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使那些久居闹市的人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还可以使许多失眠者在水声的陪伴下安然进入梦乡。

商机在于积极发现。人的穷富不会是恒久不变的,时代造英雄,特别是现代这个信息时代,一夜暴富或暴穷都是很让人容易理解的。一出生就是富翁的人,那也是靠祖辈的原始积累,靠自身的艰苦奋斗闯出来,才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经济王国和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那些依靠自己真正的能力变成富翁的人,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赶上机遇。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胡思乱想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没钱人来说,整天胡思乱想,认为天上会掉馅饼,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天上会不会掉馅饼,不用说是不可能的。但没钱人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天上肯定掉过馅饼,要不然也不会有人说,就像那个守株待兔的老先生,要不是有傻兔撞死在他面前,让他捡了个大便宜,他才不会呆子似的瞎等一辈子,到现在还是人们的笑料。越是没钱人越喜欢做梦,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前梦中的火炉烤鸭。也有人们说贫困的地方容易出作家,就是因为在他们那不长庄稼荒地里能生长蓬勃的想象力,没有什么却偏要想出一些什么,经常想得天花乱坠。

商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俗话说得好,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其实许多商机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注意从生活中发现商机,留意身边的潜在商机,这就是流水声也能热卖给予我们的启示。

美国人约翰有一次到某空军基地去参观,这时恰巧有喷气式飞机升空,它的轰然巨响震得约翰头晕眼花,双耳发聩。而机场上的地勤人员却好像无动于衷,他们能够照常工作,轰然巨响好像对他们没有干扰。

一般的参观者几乎都主观地猜想这些地勤人员在机场工作时间久,已经习惯成自然了。约翰却不这样想。他有一个可贵的喜欢寻根究底的习惯。经过打听了解,才知道那些地勤人员的耳朵都塞上了一副“耳堵子”,“原来如此”。心中的疑团刚一解开,他又灵机一动,把“耳堵子”稍加改动,就创造出一种学生用的“清静器”,开始专门向机场附近的学生们推销,结果很受欢迎,学生们因此不再受噪音困扰之苦了。后来,约翰又把它们向全美国的学校推销,在各大城市设立了数千个代销点。学生读书、思考,特别需要安静,这样“清静器”正好满足了学生们的这种需要。约翰为它打出的广告口号针对性强:“耳根清净,读书效率倍增。”引来购买者如潮。这样,约翰一举便迈进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正是如此,成功的人从这里发现了发财的机遇,生产出能帮助人们避害的产品。俗语说:“一招鲜,吃遍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机遇从来都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在我们抱怨生意难做之时,却有无数的商机在我们身边溜走或等待我们去发掘。发掘新的商机,比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更具发展前景,因为谁是新商机的发现者,谁就是市场的独占者,没有竞争,任君驰骋。

永不言败的人生强者

民间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即便再有钱的人,也很有可能遭遇财务危机,最后变得一贫如洗。还有一句古话,叫穷不过三代。根源是什么呢?因为富裕了,长辈的财富遗留给子女,往往容易导致子女缺乏进取精神,反而把子女给毁掉了。而穷不过三代的道理恰恰相反,穷则思变,因为贫穷,生存的欲望容易提升人的进取心,从而在奋斗人生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据最新统计,全球的超级富豪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部分都无法守住巨额财富,“财富贬值者”高达八成以上。究其原因,除了因为财富巨大管理困难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富豪们缺少如何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的正确理财办法,平时又不注意节约开支,常常肆意挥霍,最后沦落到近乎破产的惨淡境地。

下雨天,一个人站在屋檐下避雨,忽然看见观音撑着伞经过。这人惊讶地说:“菩萨,普度一下我吧,带我一段路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个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了,您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笑着走了。

第二天,这个人遇到了难事,准备去庙里求观音帮忙。走进庙里,这个人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女人在拜,简直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这个人问那女人:“您是观音吗?”对方答道:“正是。”这个人又问:“那么,您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唉,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凡事求人不如求己呀!”

有钱人往往善于自救,正如观音菩萨打伞避雨、拜自己转运一样,依旧不改强人的本色。靠天靠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不要把你的生活和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要靠自己的力量扭转颓势。稍具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债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缺乏理财观念造成的。一个陷入债务危机的人,不但无力保证他的房产和财产,他的所有收入必须用于清还债务。而且面临债务时,常会让人感到意志消沉、处境悲惨。

相信80后年轻人都听过《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首歌,也许还能简单地哼唱几句。但是你知道吗?这首歌的演唱者钟镇涛在过去的几年里“过得并不好”。作为红极一时的香港艺人,1996年钟镇涛和当时的老婆章小蕙,趁着当时香港楼市最火的时候,以钟镇涛本人的名义为担保,短期借贷近2亿港币,买下了香港的五处豪宅。但是随后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楼市大跌。结果钟镇涛债台高筑,光每个楼盘的负债利息就高达6万元港币,他不仅很快被迫与妻子离婚,在2002年7月还被香港法院宣判破产。由于欠债逾亿,钟镇涛的许多好友也是有心无力,帮不上忙。

钟镇涛面对突如其来、足以逼人“跳楼”的债务既没有绝望也没有垮掉,虽然知道未来还债的日子会很艰难,但是他决心从头开始,一步一步还债。直到2006年10月,钟镇涛终于基本上还清债务,法院宣布撤销对他的破产令。

忆往昔峥嵘岁月,钟镇涛坦言:“当时真的不知所措,但我始终相信即使是穷途末路,自己还是可以再走出来的,虽然好艰辛、好难走,但今天我可以很欣慰地说:我终于挺过来了!”

目前,钟镇涛每年的收入如日中天,2007年年初,他一连举办13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并且以8位数的价码加盟新唱片公司。钟镇涛表示自己并没有受到此前投资失利的影响,现在仍然敢投资房地产:“现在只能赚到第一勺金,第一桶金尚需时日,收到演唱会的酬劳后,我会用来投资。现在我有很多投资分析员,有了这些专业人士帮忙,我再也不会走错财路。”

钟镇涛之所以能够渡过危机,没有不负责任地逃避债务,完全在于他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和韧性。没有钱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境。每个家庭都是一样,结婚以后,夫妻二人如果不能搞好收支平衡,难免会出现财务危机,影响夫妻感情。有些家庭,钱归一方(一般是女方)管理,如不能财务公开,当另一方经济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家庭矛盾。这些是值得警惕的。要坚持“一人为主,一人为辅”的原则,坚持夫妻二人共同理财、量入为出的持家理念,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手中要始终留有一些机动经费,以防不测之用。这样,就能防止财务危机于未然,拒感情危机于千里之外。

出现危机不要怕,更不要轻易向别人借钱,因为这样你只会把“坑”越挖越大。

香港著名喜剧明星周星驰的搭档吴孟达至今还很感激好友周润发当年“不借钱”给自己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吴孟达是香港无线培训班的优等生,毕业后拍戏初尝走红滋味,难免年少轻狂,对工作不认真,并且沾上赌瘾,欠下巨债累累,遭到无线雪藏。走投无路的吴孟达向同班好友周润发借钱,但是周润发狠下心拒绝了他:“借给你钱,你又会拿出去赌!是男人的话,自己欠下的债就自己去还!”

有时候,帮助一个债务人的最好方法不是借给他钱,而是切断他的全部退路,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债务问题。吴孟达当年虽然“恨”周润发不讲义气,但是后来终于想通,用数年时间把债务清偿干净,并在此期间熟读许多表演大师的著作,研究学习各种表演方式。这一切苦功都在遇到周星驰后有了施展的空间,吴孟达也由此成为香港影坛的“金牌绿叶”。

一旦克服掉负债带来的心理阴影和精神压力之后,还清债务将是迟早的事儿,从中你收获的将是继续投资的信心和勇气。自助者天助,没有永远成功的投资者,只有永不言败的人生强者。

准确地把握和利用机会

作为一个没钱人,你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你所认识的人中,肯定有很多理财高手、创富行家,虽然他们可能不太出名,但却都有着成功的经验——要么在某个领域取得过出色的业绩、有过赚大钱的经历,要么才智非凡、背景雄厚、资本和资源都很丰富。总之,你要承认他们确实在某些方面比你有优势。这些人有着不为人知的成功优势,而你却并不了解其中的玄机——如果你无从知晓,只因平常跟这些人接触的还不够。书本上学到的理财东西只是皮毛,能够经常与他们“混”在一起,耳濡目染,那可真是“胜读十年书”了。

29年前,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要在伦敦举行耗资10亿英镑、轰动全世界的婚礼。消息传开,伦敦城内及英国各地很多工商业都绞尽脑汁想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有的在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装印染上王子和王妃结婚时的图案。但在诸多的经营者中,谁也没有赚过一位经营“望远镜”的老板。这位老板想,人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最赚钱的东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最需要的东西。

盛典之时,将有百万以上的人观看,有多半人由于距离远,而无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礼盛况。这些人那时最需要的不是购买一枚纪念章、买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看清楚景物的望远镜。于是,他突击生产了几十万副简易望远镜。那一天,正当成千上万的人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王妃的丽容和典礼盛况,急得毫无办法的时候,老板雇用的上千个卖望远镜的人出现在人群之中。高声喊道:“卖望远镜了,一英镑一个!请用一英镑看婚礼盛典!”顷刻间,几十万副望远镜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位老板发了笔大财!

成为有钱人的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就看谁抓得准、用得好。其实,在这个事例中,众多的英国工商业企业也不是没有去抓机遇,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抓准,所以也就没有抓牢。而生产简易望远镜的那位老板才是真正抓准、抓牢了机遇的人。说到底还是那位老板比别人研究得更细一层,他看准了那一天人们最大的需求同时也是最需要的东西:望远镜。

正如一位有钱人所说:“所谓的成功者,是那些认真分析市场,有效利用信息,善于抓住机遇、把握机遇的人。”的确,一个想成为有钱人的人,除了精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作风以外,更重要的是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居住在伦敦的杰夫·巴恩斯是一位孤独而富有的老人,他无儿无女,体弱多病,决定搬到养老院居住。为此,老人决定出售自己位于伦敦郊外的漂亮公寓。买房者闻讯蜂拥而至。公寓的底价最初定为8万英镑,但是很快就被炒到了10万英镑,并且价钱还在不断地攀升。斯蒂夫·特里是一个普通的单身打工族,他看到媒体的报道后,也对这座房子产生了兴趣,尽管他目前的积蓄只有可怜的1万英镑。但他决心想办法买下这幢房子。怎样才能用1万英镑买到价值10万英镑的房子呢?如果换作是普通人,恐怕早就打退堂鼓了,认为自己是在做“白日梦”。但是,特里却不这么想。他看着报纸上巴恩斯老头的照片,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经过一番考虑后,特里决定亲自见巴恩斯一面,试试自己的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