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年人应该这样养生
3748800000001

第1章 良方一保持年轻的心态

年轻的心态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保持年轻的心态,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老年人“人老心不老”,才能青春长驻,保健延年,古语说得好“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保持年轻的心态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年龄带来的各种消极心理,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新鲜活力。

1.人老心不老

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人老,指生理上的衰退,白发苍苍,皱纹满面;心不老,指心理上的不衰老,甚至可以说心理上的年轻。乐观,积极向上,“不知老之将至”,此乃心不老的反映。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能避免。自古以来,谁也逃不脱这个自然法则。

但从保健的角度来说,老人在心理上千万不能怕老,年虽老而心不能老是老年养生第一要诀。有些老人一有病就怕生癌,还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好、又健忘、步履不健、食欲无味、睡眠又差等等,认为自己是老已无为,这是不健康的心态。

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不老,身体不衰。正如美国生命科学家萨缪埃尔·霍尔曼所说:“青春不是人生某一时期的标志,它是人应有的心理状态。”既然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要永葆青春,既要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像和激荡的热情,还必须有战胜胆怯的勇气和决不向困难妥协而敢于冒险的希求。人不是因岁月的流逝而朽,理想之火的泯灭才是暮年的开始。”所以说,“人与他的信念成比例地年轻,与疑惑成比例地衰老。”谁能精神不泯,拥有年轻的心态,谁就富有青春的活力、年轻的体魄。

人是精神动物,精神状态的激进及颓废直接影响大脑及器官的变化。奋进而乐观的精神,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消化、吸收、分泌排泄的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衰老自然就会推迟。反之,不良的精神因素,如过度紧张与忧郁悲伤,不仅促人衰老,而且也是“促癌剂”。

因此,人老不怕,怕的是人老心也老。心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成天关上门总想自己的老,越想越消沉,以至人还没死,而心先死了。

老年医学考察队曾对广西巴马以寿乡几百个80~100岁的老人进行调查发现,长寿之人多是胸怀开阔,无所顾虑,性格爽朗,精力充沛,毫无暮年老朽之态。这是心理健康,即心不老的表现。80岁左右的老人大多还下田耕种,放牧,也能担水打柴。有的百岁老人除生活自理外,尚能煮饭,洗衣服。

总之,人老心不能老,不要怕老,每天都在想着老已无为,将近就木,这是不健康的思想。应当精神焕发,有乐观情绪,再配合生理上的强健就可身心健康而延年益寿。

专家忠告

衰老的真正含义只有一个,即不再有生活的欲望,对周围的一切不再感兴趣。因此,老年人永远不要陷入“我老了”的思虑中,而要拥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年轻心态,乐观地对待自己,乐观地对待生活。

2.让心变得年轻快乐

如果你是为往事而悔恨,为未来而担忧,那你就是在与长寿为敌。这种情绪会使你陷入惰性与悲观的泥潭——失去现在,丢掉未来。

许多长寿学者的研究都指出,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是所有长寿老年人的共同特点。因而,老年人应尽力保持愉快的心境,优化自己的性格特征。

一个老年人偶尔心情不好,是很正常的,也不至于引起老年人的性格变化,当烦心的事或不顺心的事情解决了,老年人的心情一般也就随之变好了。但如果老年人的心情长期不畅,长年累月都在生气、烦恼、担忧,则有可能对老年人的性格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使老年人变得忧郁、暴躁或是沮丧。因此,老年人应想方设法在日常生活中常保持心态的愉快、年轻。

老年人的生理年龄老了,但心理年龄仍然可以保持年轻。有人说,青春其实是一种意念,不在乎你有多大的年龄,只要保持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敏感,对生活充满热情,并有着较强的自信心,那么,无论你是中年还是老年,都一样拥有青春,只要你有心营造年轻的心态,就可以保持青春。

每个老年人的生活中都可能交织着烦恼和快乐,如果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宽容待人,豁达一点,悠然一点,久而久之,烦恼就会越来越少。有一首“快活歌”云:

快活快活真快活,以我视物万事乐,任其自然好逍遥,超凡脱俗神仙多。

心病仍需心药医,心不快活空吃药,忧时唱首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专家忠告

老年人要尽力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仁为本,助人为乐;勿施于人,自得其乐;有所不为,知足常乐,优化宽容、豁达、快乐、悠然的性格。

3.交年轻朋友

现实生活中,那些自认年轻和保持思维灵活的人,看来比真实年龄年轻,而与年轻朋友多交往则是获得朝气与活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老年人离退休后,难免会有孤独、失落、惆怅的感觉,如果不与外人接触、交谈,长此下去,就会忧郁成疾,原来有病的也会加重。因此,老年人多交朋友、重新组建新的人际关系,十分必要。

老年人交友的途径很多,但无论哪种交往形式都要持有诚信、平和的心境。

老年人交谈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习惯选择交谈对象。爱象棋的交棋友谈棋,爱诗文的交文友谈诗文,身体不佳的也可以交病友,互相关心帮助,交谈些卫生保健知识,使病愈体健。老年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年轻人多交友,获得朝气与活力。

年轻人对世界的看法比较新潮,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观点、新知识和新事物。老年人通过和年轻人交往可以不断地从年轻人身上吸取新鲜的、激发活力的东西,尤其是当老年人与年轻人结为忘年之交后,将会有效地延缓心理衰老。老年人与年轻人交往还可健脑,因为在交往过程中老年人的脑力能得到充分的调动,思维活跃起来。因此,老年人与年轻朋友进行交往,可以促使心理活动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充满青春气息,使自己无形之中变得年轻,生活得更有乐趣,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专家忠告

和年轻人交往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青春活力,汲取现代新知识,不至于和社会产生隔膜。老年人若只局限在老年人圈子里,往往容易引起心理自闭和社会冷漠,不利于心身健康。

4.不妨做个老顽童

人们希望健康长寿,其术之多,其法之广,不胜枚举。“老玩童”——老年人与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即是长寿方法之一。古诗云:“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古人认为,人到老年,经常和儿童在一起,生活就会丰富多彩,于健康和长寿大有好处。

人至老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社会活动必然减少,儿女们又都有各自的事要做,不可能天天陪在身边,这就难免感到寂寞。但左邻右舍有的是孩子,与他们一起玩,就不会感到空虚寂寞了。

孩子们歌声多,笑语多,经常在儿童中听他们唱的童谣,看他们活泼快乐的蹦跳,就会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尤其是当他们拉着你的手,围着你,左一声老爷爷、右一声老奶奶,你的心里就会产生无穷的愉悦和欢快,“不畏复不忧了”。

老年人应常去儿童乐园走走,那里不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更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玩得那样痛快、开心,穿得那样鲜亮、美丽,一种“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也就使自己更觉得生活在幸福之中了。

古人曰:“衰盛随忧乐。”常和孩子们在一起玩乐,邻里关系必然和睦,和气生快乐,快乐促长寿。这就真的会使自己像金庸小说中写的“老顽童”一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该玩就玩,该闹就闹,只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必然就会获得健康与长寿。

专家忠告

老年人在与小孩子玩耍时,不仅要保证儿童的安全,自身的安全也不可忽视。在做游戏或其他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决不要因一时高兴而忘乎所以,免得乐极生悲。

5.穿衣不妨“老来俏”

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恰当而适宜地修饰,会给他们带来青春与活力,潇洒大方的仪容常使他们感到年轻。这种“还我年轻”的心理,会给老年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老年人心理上的这种愉悦和满足,对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很有益处。

不少人一进入老年,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自己感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没有必要讲究衣饰了,更无须刻意打扮了。特别是一些老年妇女,有心修饰打扮一番,想穿得再俏些,却怕招人说三道四。其实,“老来俏”是心理保健良方,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年人也有爱美的权力,同样需要讲究衣着和仪表美。有些离退休的女同志虽然青春已逝,但她们老成持重、端庄成熟的风度,再配上色调和谐、款式得体的具有老年风格和特色的服装和恰当的发型,略施粉黛,仍是丰采依旧。心理上首先要感到自己还未衰老,还很年轻,这便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

“老来俏”的心态不仅是健康向上的,而且是幸福生活的写照,它还是一种“精神调节剂”不仅可以活跃自身的脑细胞,保持心理平衡,消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还可以起到延缓精神老化,减少疾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老来俏不仅可以使人心情畅快,焕发青春活力,还可以弥补年轻时代丢掉的一片“空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愉悦。外国学者对1428名60~80岁衣着讲究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有90%以上的人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有的看上去甚至要比实际年龄小20岁以上。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恰当的修饰,会带来青春的活力,经过打扮而显得潇洒、大方、有风度。这种“我还年轻”的心理对健康十分有益。老年学者认为,老年人通过对仪表美的物质体验,能使他感到自己还年轻,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促使机体分泌有益于健康长寿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以增强防病和抗衰老能力。这就是有的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道理。在国外,男性老年人爱穿西装,系色泽鲜艳的领带,老年妇女爱穿色调明快的衣服,甚至追求流行色调,打扮得都很时髦。而恰恰正是这种时髦,给予老人一种心理上的快慰。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在心情愉快时,肌体能够分泌出更多的酶、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物质。这些生化物质分泌的增加,能使体内血液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以及内脏器官的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并能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就是“老来俏”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奥秘所在。

专家忠告

老年人的衣着要防止衣料上的有害物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养成新制的内外衣服一定要先洗后穿的习惯。

②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内衣内裤以不带颜色的本色衣料为最好。

③不要穿粗、硬衣料做的服装,尤其要避免这些衣服直接接触皮肤。

④不要用化纤衣料做内衣内裤。

6.把烦恼抛到脑后面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烦恼有损健康是不争的事实。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却不能没有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了健康就会失去一切。为了健康,你有什么理由不把烦恼抛到脑后呢?

愉快而充满活力的精神对个人的体质保健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处在现实社会中,烦心的事总是多于顺心的事,真正做到精神愉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贫者为生活所烦恼;富者为财富所烦恼;当平民的有当平民的烦恼,当官的有当官的烦恼。总之谁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谁都有烦恼的缘由。这样就不能不研究摆脱烦恼的精神修养方法。

一切烦恼都起源于自己对人生认识的深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浅,也就是个见识问题。譬如说,常人都喜欢金钱,因为金钱能买来所有的物质,从吃的、穿的、住的到行动的方便都能买来,但对它的要求超过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就变成了一种无益的精神负担。

人到老年,远离了名利。就更应该生活得萧洒。实际生活中的一切有利和不利都是相对的,都是暂时的。只有生命及生存权才是自己最宝贵的。

人一生确实会有许多不顺心的事,如果有了很好的精神修养,就会不在乎一时一事的荣辱得失,当然也就很少有烦恼发生。追求健康人生的人,自然应把名利看得很淡很透,端正自己对人生的认识,消除一切对身心健康不利的烦恼。这样才能延缓衰老。

专家忠告

经常烦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害健康。老年人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到以下几点:

①豁达开朗,凡事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顺乎自然不强求。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攀不比,有所不为,知足常乐。

③宽以待人,不强加于人,自得其乐。

④以仁为本,默默奉献,不图回报,一心向善。

做到以上几点就不会产生烦恼,即使有了烦恼,也能很快排解。

7.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宽容是指人们正常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容人容事,有良好心理反应能力的一种社会心理素质。宽容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宽容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衰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有时候不被人理解,以致受委屈,甚至遭到诬陷。如果你心胸博大,宽容忍耐,不仅能使你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还对你的身体大有好处。“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宽容是一种美德。为人处事,只能得不能失,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是不切合实际的。宽容实质上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表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当时关羽、张飞没少冷嘲热讽。以后诸葛亮出山,并当了丞相,但他胸怀全局,不与关、张二人计较,并且重用他们。诸葛亮指挥新野一战,大获全胜,这时关、张二人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心存芥蒂,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就不可能有以后的胜利,也就没有流芳百世的关于诸葛亮的佳话。

宽容是大度的表现,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容得下天下难容之事。

宽容还是理智的表现。当双方发生矛盾冲突时,特别是当个人的人身权利和经济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有理智的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耐心地讲道理,进行说服、规劝,及时化解矛盾,而不会恶语伤人,轻易地采取过激的行为。

地球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许多格言都告诉我们对人对事应克制容忍。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宽容,让宽容带给我们健康的身心。

专家忠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怨恨是一种被动性和侵袭性的心理,它会使怨恨者失去欢乐,情绪低落,危害健康。无宽容之心,不肯宽恕别人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他们会因此而发生失眠、焦虑、胃肠不适,以及产生心血管疾病等等。因此,以宽容之心态对待世人,既是爱心的体现,也是一种有益于心身健康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