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年人应该这样养生
3748800000011

第11章 良方十一学会按摩保健康

按摩在古代称之为“导引”、“按跷”、“爪幕”等。它是一种适应症十分广泛且简易有效的物理疗法,临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五官科、预防保健、防衰抗老等。

按摩,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摄生保健方法。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深为广大人民喜爱,历来是群众祛病保健延年的一种外治方法,尤其适于中老年人保健强身。

1.按摩防治疾病

按摩作为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疗法历史悠久,扬名中外。老年朋友相对来说闲暇时间较多,学会按摩,自我保健,既经济又实惠,是老年人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

按摩疗法是,以运用推、按、点、拿、拍、搓、捏、揉等手法操作为主,并概括了气功、体操等疗法的部分效用而形成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从中医理论来讲,按摩的治病原理,是以脏腑和经络理论为基础的,通过按摩手法使经络通达,气血流畅,阴阳平衡,脏腑各器官相互关系协调,营卫气血合宜,人体内部生理机能趋于正常,则可防未病,或其病自愈。祖国医学将它的作用归纳为:通经络,活气血,调阴阳,濡筋骨,理毛窍,蓄精气,养脏腑,灵活关节,松弛肌肉,从而达到预防、健身、祛病、防衰抗老的目的。

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者对体表的特定部位做功,通过点穴按摩刺激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疾病和疲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的手法运做,确实可以刺激体表末梢神经,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局部皮肤和肌肉的营养供应,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和再生修复。而且,能促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增加,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祛病能力。强而快的手法,可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轻而柔缓的手法,则能抑制大脑皮层,抑制神经、肌肉的功能活动;并能对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过程,促使脑细胞机能复原,这对于老年人祛病养身来说,更具有积极的主导意义。对血糖过多的老年病人,推拿后可使血糖值下降;对血糖过低者,也可促使血糖值升高。它还能调整血压、心率,调节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还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延缓心肌纤维退化,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促进血氧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加强心脏功能,防治冠心病等。它还能反射性地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其吸收能力,从而增加食欲,促使其消化系统的功能恢复正常。按摩能增加血液中内啡肽的含量,使部分乳酸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大量乳酸被还原成能量物质,从而起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或痉挛,缓解疼痛和恢复机体的工作能力,增强体力等作用。大量实践表明:按摩对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均可起调整作用。总之,按摩不仅能强身健体,防治许多疾病,而且在延年益寿、抗衰防老和健美等许多方面,都有显着效果。对此应该给以充分肯定,不应低估。所以老年人学会按摩,对祛病、保健、延年大有裨益。

许多老年人在按摩中使用了“按摩器”,按摩器对人按摩有许多优点,如按摩部位、按摩时间、按摩地点不受限制。特别是用电池的电式按摩器更是轻便实用。机对人按摩除有机械效应外,还有电磁波刺激效应和热效应,某种程度上,它优于人手按摩,但它却代替不了手按摩,所以在使用“按摩器”这种有益的理疗器械时,有以下情况者不宜用:

①皮肤不完整,皮肤化脓。

②皮肤寄生虫性及真蓖性疾病。

③局部出血及有出血倾向。

④骨折肿瘤。

⑤心脏病及眼部病变。

⑥精神病患者、脑部损伤者脑部按摩。

此外,使用交流电的“按摩器”注意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同时,按摩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若“按摩器”出现振子不动、剧振、松脱、响声大、过热等现象时,应排除故障后再用。

2.自我按摩治落枕落枕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颈部扭伤,落枕后其疼痛和不便勿须多讲,进行自我按摩可快速有效地治落枕,其神奇之处尽在按摩之中。

落枕,又称为颈肌扭伤,好发于秋、冬、春季节,冬季发病率最高。它是由于颈部肌肉过度旋转扭曲所造成的。本病多因睡眠时姿势不正确。枕头过高或过低、过硬,使颈部的肌肉长时间处于过伸或过屈位置而造成静力性损伤,患侧肩部、背部、肩胛均有明显压痛,颈部运动受阻。风寒湿邪侵袭,也可导致本病加重。自我穴位按摩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1)自我穴位按摩法:患者用手按摩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两筋之间),左侧落枕,按摩右侧内关穴;右侧落枕,按摩左侧内关穴。在做穴位按摩同时,头部向左右转动,按摩5~10分钟症状即可缓解。按摩时不要突然用力,用力要由小逐渐增大,均匀而持久,按摩时一定要找准穴位,消除杂念,肌肉尽量放松。

(2)功能锻炼法。准备姿势:患者采用站立或坐位,两手自然下垂,颈肩部的肌肉放松,自然呼吸。治疗方法:①前屈后伸法。头后伸两眼看天,然后还原,头向前屈两眼看地,再还原。②左右侧屈法。头向左侧作侧屈活动,然后还原。再向右侧作侧屈活动,还原。③左右旋转法。头颈向左右上方旋转,眼睛看左后上方天空,然后还原,头颈转向右后上方。眼睛看右后上方天空,还原。④左右回环。头部先向左环绕一周,再向右环绕一周,交替进行。以上方法可反复进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锻炼时的次数。动作要轻柔和缓。通过锻炼可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的目的。

专家忠告

落枕多因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对,前屈、后仰、左右转动过度并兼受风寒所致。所以老年人睡眠要讲究枕头合适,姿势舒展,不迎风而卧。

3.搓背按摩

搓背按摩是一项很适合老年人的养生功法,背部有许多穴道通过搓擦按摩促使血液循环流畅,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沐浴中的搓背按摩,不仅能去污秽,解除疲劳,而且也是一种较好的医疗保健法。

沐浴的水温一般在40℃左右,这个温度,易清除污垢,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并能防止感冒。搓背首先接触的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按传统搓背法搓过之后,再从百会穴至长强穴运用推加法,用双手拇指压督脉两侧,自上而下推压几遍,然后再叩打三次,运用掌根揉压肾俞穴,最后将双腿的殷门、委中、承山三穴,点压三遍,此法治疗急慢性腰痛、腿痛、肩周炎、肩背肌劳损效果较好。由于仰式搓背的接触面是任脉和足阴胃经,此处多以补法为主,在搓背中手法要灵活柔软,乳中和会阴不能压擦,要重擦前胸膻中穴。此法能调节肺功能,特别对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在搓背中,应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法,在搓摩完后,四肢分别牵拉几次,这样能够使全身肌肉放松,筋血疏通,对于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的防治效果较好。

专家忠告搓背按摩要注意预防感冒,一般开始时间不宜过长,2~3分钟即可,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好。

4.眼目按摩

眼睛是心灵之窗,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它。有了一双健康的眼睛,才能保持身心健康。然而眼睛是一个非常娇嫩而脆弱的器官,需要极其用心地保护。

眼睛按摩保健法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唐代孙思邈就提倡眼睛的“自我按摩”。其养生导引法说:“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祖国医学认为,眼的每一个部位都通过经络与脏腑关联。《素问》中有“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灵枢》中亦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等记载。

在古人眼按摩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眼目保养法,现将老年人常用眼目保养法和按摩法简介如下:

(1)眼目保养法

①摩面。单手摩面,重点在眉眼部位,面部皮肤有微热感即可。

②搓头。用双手的指腹搓揉发根,可使头脑清醒,眼目明亮。

③远眺。注视窗外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可起调节视力作用。

④眨眼。眼睛眨动几下,再紧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大眼睛,重复几次。

⑤顾盼。头部不动,眼球向左右眼角移动几次。

⑥虎视。扭颈回头,左右交替,各向后面看5次。

⑦瞪目。瞪视室内或室外某一与眼平的目标,然后闭目瞬息,暗想留在脑际的视觉印象,重复3次。

⑧轮睛。闭目转眼珠,顺、逆各5次,再睁目转5次。

⑨熨目。两掌相合摩擦,至手心发热,以掌熨贴两眼,并轻轻按压眼部5次。

⑩掐眦。闭目,以拇、中两指掐住近耳两眼角,以食指点按在两眉中间的印堂穴,把气闭住,3指同时连点带掐,微闷时吐气,1次即可。

(2)眼目按摩法准备:闭目静坐,全身肌肉放松,约1分钟。

①按摩晴明穴。端坐闭目。晴明穴在内眼角外。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按在晴明穴上,挤按眼根,先向下按,后向上挤,一挤一按为1拍,连做4个8拍。

②按揉太阳穴和轮刮眼眶。太阳穴在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约一寸的地方。轮刮眼眶的穴位有5个: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承泣。做时先刮后揉,用左右手的拇指罗纹面,按在左右太阳穴上。用左右食指第2节内侧面轮刮上下眼眶。上眼眶从眉头到眉梢,下眼框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先上后下,各2拍,轮刮1圈是4拍。再用拇指罗纹面揉太阳穴4拍,一共8拍,连做4个8拍。

③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下眼眶骨下面的凹陷处。按揉时,手指不要移动,按揉面不宜过大,连做4个8拍。

④按揉风池穴。风池穴在颈后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的凹陷处。两手食指与中指合拢,置于风池穴上,每拍按揉一下,共做4个8拍。

⑤干洗脸。两手四指并拢,从两侧两翼旁开始,沿鼻梁两侧向上推,一直到前额,然后顺着两额骨沿太阳穴向下拉。向上推是4拍,向下拉4拍,共8拍,连做4个8拍。

结束:两眼远望,思想默念四八呼节拍。一直望到数完4个节拍为止。

专家忠告

做眼保健操思想要集中,两眼轻闭,指甲要短,两手清洁,手法要轻,面部有疮疖或眼发炎时,暂停练。持之以恒,视力不衰。

5.揉腹按摩

中医认为,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则认为,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揉腹按摩,是一种最适合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好方法。它应用方便,容易自我掌握,节省金钱药物,促进健康长寿,深受人们欢迎。

揉腹按摩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传《易筋经》中就有揉腹之法。

有节奏而轻松的自我按摩,多在睡前、醒后仰卧床上进行,也可在晚饭后散步中进行。祖国医学认为,揉腹按摩神阙、关元、气海、中脘等穴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风邪,消内生之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揉腹按摩可使胃肠及腹部肌肉强健,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增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食物能消化吸收,从而使整体机能逐步得到改善。揉腹按摩法的主要作用是:

(1)揉腹可预防胃肠溃疡的发生。发生消化道溃疡的关键是胃酸分泌过多,而胃酸分泌过多是由于胃肠内肥大细胞分泌和释放出组织胺和其他内含物。专家认为,经常揉腹,可能促使胃肠粘膜产生前列腺素,阻止胃酸的过量产生,这是揉腹能预防胃肠溃疡发生的因素之一。

(2)揉腹可治便秘。经常便秘者,在晨醒和睡前仰卧床上,双脚屈曲,用手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次50~100次,并配合多吃含纤维素的蔬果,多饮温白开水,一般7~10天即显效。

(3)揉腹可减肥健美。俗话说,人到四十五,肚皮向外鼓,这对健康长寿不利,而且还影响体型健美。国内外报道,坚持揉腹是减肥的有效方法。揉腹减肥法是:以肚脐(神阙穴)为中心,用手轻松旋摩腹部,先顺时针方向50次,后逆时针方向50次,共揉30分钟,每天1~2次。

(4)揉腹治手术疤痕和术后粘连。用揉腹按摩法对腹部手术者20例试验,每天按摩轻揉2~3次,每次20~30分钟,术后疤痕不明显,并预防了粘连。

实践证明,揉腹不仅可以养生,对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均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疗法可收到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专家忠告

揉腹前应排空小便,也不宜在过饱过饥的情况下进行,如有胃肠穿孔,腹部急性炎症及恶性肿瘤时,最好不要揉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