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瞬间读懂身体语言
3751600000002

第2章 关于身体语言(2)

仔细观察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其实是我们忽略了多方地了解观察,而单纯地以为某人就是什么样的人,等到出现问题时,才吃惊不已。

比如说在公司里,传出有关某重要人物的谣言。像这种情况下,这个恶意中伤的另一面是否有什么用意呢?传播谣言的人居心何在?谁会因此受益?谁会因此受损?这些问题都必须深入分析,不可单纯地相信谣言。

看到一个现象,不能不经思考就全盘接收,还必须考虑到其中的原因或是背景。看到人的表面就相信他,或是看到事情的表面就骤下结论,这些都是太过单纯、头脑简单的人所为。你应该及早脱离这种直线式的思考,懂得如何看透现象的里层,看见一个人深层次的东西。

要真正看透一个人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经生死变化,才知道交情的厚薄;经贫富的变化,才知道交情的深浅;经贵贱的变化,才知道交情的有无。

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于识别虚伪和诚实。这是因为人们的内心和他们的面貌一样,千差万别。真正的聪明人看起来都像是愚笨的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麻痹他人。

所以,看人务必看透他行为表面所掩盖的深层次的东西,只有这样,为人处世才能无往不利。

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知识

社会认知过程

要掌握从身体语言认清他人内心真实所想的能力,你就要知道你究竟有一个怎样的认知过程。学点心理学,能让你“知其所以然”。

在社会心理学中,将认识他人的过程称为“社会认知”,即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外部特征,对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等内在属性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包含知觉、判断和评价等一系列社会心理活动,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是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之间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对人的认识和了解也同样如此。一方面,认识他人的过程需要由表及里,通过一个人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和判断他的内在属性,而其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容易为表象所掩盖,这就使得这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并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活动客观上也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感官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到大脑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对表象的认识到对本质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我们一般可以把认识他人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知觉、判断评价和归因。

1.知觉:得到最基本的信息资料

他人一般都以某种穿着、打扮、容貌和行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总是首先运用感觉器官接收他人的形态、动作、声音等感性特征,因此,对他人的认识总是先从知觉开始的,这是认识他人的第一步。

2.判断和评价:形成印象并作出评价

通过知觉过程,我们可以搜集到有关他人的基本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依照以往经验(你头脑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对他人作出判断和评价。这种关于他人的社会判断和社会评价是认识他人的第二步。

3.归因:对他人行为的解释

人们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除了会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价外,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及存在状态作出推论和解释,即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行为的归因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个体对他人及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将影响其进一步的行为,对同样事件和行为的不同解释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后继行为。另外,行为的归因也往往意味着认识他人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人们对某人的某种行为有了一个基本和完整的认识。

社会认知的这三个步骤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我们认识他人的完整过程。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感觉到,认识他人的活动是通过对别人的言谈举止、仪态神情、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从而作出判断评价,并进一步推论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比如说,连续多次看到一个女孩儿穿着红色的衣服,我们可能就会想,这个女孩儿一定非常喜欢红色,而红色给人明艳、奔放、热烈的感觉,那么这个女孩儿也应该具有热情、活泼、开朗的个性。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我们对颜色的视觉感知开始,进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对他人形成完整认识的过程。

认识他人是一项长期工程

我们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是积极的、正面的,因此,研究和认识他人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他人和采取正确的行动,也能帮助我们树立更佳的形象,在社会交往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中国的老话道出了认识他人的难度。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又必须对他人——至少是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进行观察、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对他人的看法,以决定我们在与其交往时应进一步采取的行动。

只有深入地了解他人,才能够保证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即心理学知识,只有运用好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学知识,我们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

辨识身体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身体语言的民族性

身体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地域、历史、风俗习惯的不同都会使得不同群体之间的人拥有不同的身体语言。也就是说,身体语言有民族性。

以最简单的点头和摇头的动作为例。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会认为点头表示赞许、同意等正面的意思,而摇头则是表示否定的意思。但实际上,保加利亚人就会用点头表示“不”。而摇头到了德国就变成召唤人的意思了,在印度则用来表达肯定的意思。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在他的著作《手势、种族和文化》一书中认为,某种程度上,决定手势方式的是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理遗传因素。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表示同一个概念时可能用不同的身体语言,或者同一种体态语言在不同国家的人看来就表示着完全不一样的含义。

今天,国际交流越发频繁,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沟通困难就比原来任何时期都要大了。所以,我们在学习身体语言时,也要注意到身体语言的民族性。当你需要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沟通时,不妨先了解一下他们的习惯,然后有备而去。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数年前,美国出版了一本研究身体语言的书,引起了轰动。书中叙述了这么一件事:一个叫亚伦的美国青年,住在西班牙一个小镇上。一天晚上,他在公寓的楼梯口看到一个姑娘在他面前扭着腰走过去,他立刻被姑娘的动作吸引住了。亚伦鼓足勇气,上前去和姑娘搭讪,结果却碰了壁。

原来,在西班牙语系国家中,人们的生活作风比较开放,年轻姑娘受了该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男性面前不会显得过于拘谨,走起路来,也充满性诱惑。因为亚伦不知道民族间的差异和因此造成的不同的身体语言,所以他误以为那个姑娘在诱惑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埃弗龙,对人类的手势做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写下了《手势、种族和文化》一书。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手势方式的是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理遗传因素。这也应验了“体语是一种文化”的结论。

事实上,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证明埃弗龙的结论是正确的。

这种差异性是双向的。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表示同一概念时,手势动作会不一样。例如,俄国人把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日本人做这个动作,表示被人家“炒了鱿鱼”。两者的差异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些流行的身体语言千万别滥用

1.OK手势

OK手势是美国人用来表示同意、赞赏等意义的身体语言,就好像在对着别人说“OK”。随着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这个手势也被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所接受。但如果在哥伦比亚,你把OK手势放在自己的鼻子前方,就表示你所谈论的人是个同性恋。在巴西,这个手势被认为是最粗俗和代表威胁意味的手势。日本人则认为它表示“钱”。法国南部的人看到这个手势,又会觉得对方表达的是“不值钱”的含义。

2.表达亲昵的抚摸和拥抱

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当他与美国总统会面时,总统上前紧紧拥抱了他以表示欢迎。福田首相吃了一惊,日本代表团成员也愣住了。日本人会用鞠躬来表示敬意,但美国人则用拥抱来表达亲近感。

在中国,西方妇女常常抱怨中国人抚弄了她们的婴儿和小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捏捏还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因为这种动作在她们的国家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但在中国,长辈对小孩子的抚摸则是表示亲昵。如果客人摸摸小孩子的头,父母会认为对方很喜欢自己的孩子,而由此在心理上拉近了与客人的距离。

在阿拉伯国家,同性之间拥抱或者拉着手走路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而在美国,男人之间拉着手走路则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

3.V字手势

这个手势因邱吉尔而闻名世界,被人们用来表示信心、勇气等含义。据说有一次,他在地下掩体内举行记者招待会时,用食指和中指同时按住作战地图上的两个德国城市,大声地对与会记者说:“请相信,我们会反击的!”这时记者询问他是否有把握,邱吉尔将按在地图上的两指指向天花板,大声回答:“一定胜利!”这一动作被胶片记录下来,刊登在了第二天的各大报纸上。从此,这一手势便在世界各地迅速流行开来。

这个手势源于英法交战中,法国人砍掉英国弓箭手的中指和食指,让他们变残废,不能再用弓箭。但后来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胜利后,英国人伸直中指和食指,掌心向内,向法国俘虏示威,意思是:我们的手指头是完整的。这个手势后来延伸成羞辱对方的意思了,大体等同于向对方竖中指。因此,如果把手背对着对方比一个V字形手势,在英国就表示侮辱对方的意思。

(第三章 男女有别

我们总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似乎两性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尽管身体语言并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我们还是应该分男性和女性两个部分来进行认识。

生理基础导致的心理区别

为什么身体语言做了性别的划分